一种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974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先将分散剂溶于水中,加入铜盐,调节pH,得到铜盐分散液,再将还原剂溶于水中,得到还原液,然后将保护剂溶于水中,得到保护液,最后将上述制备好的铜盐分散液、还原液和保护液同时送入微混合器中反应后,纯化产物即可得到纳米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先独立制备分散液、还原液和保护液,再将三种混合液通过微混合器反应制备纳米铜,实现了纳米铜的连续制备,试验条件温和,后期纯化容易、成本低,微观混合的时间被缩短,能有效控制晶体的成核与生长,制备得到的纳米铜颗粒粒径小而均一,所采用的保护剂能使纳米铜胶体长时间保持稳定而不发生团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铜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与常规铜材料相比具有更优异的性能,比如具有强吸波性、低熔点和高韧性等,同时价格比金、银更实惠,储量更丰富,因而被国内外广泛研究,可用作催化剂、润滑油添加剂、导电材料、微纳链接材料以及抗菌材料等。目前制备纳米铜的方法主要有微乳液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球磨法和液相还原法等。其中,利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铜存在不能连续生产,反应物分布不均匀,不能用高粘度物料等不足;利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铜需要高温高压;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铜的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常需要几天或儿几周,原材料价格比较昂贵,凝胶颗粒的烧结性较差;利用球磨法制备纳米铜,纳米铜的晶粒尺寸不均匀,球磨过程中易引入杂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的优点有:反应温和,合成方便,操作简单,产率高。而传统液相还原法是采用搅拌釜反应器进行纳米铜粉的制备,纳米铜的形成经历成核及生长过程,通常情况下该过程的时间长短决定了铜颗粒的大小,为了获得粒径小而均一的纳米铜粒子,需要控制好成核及生长的时间。传统搅拌釜反应器由于微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盐溶于水中,加入分散剂,调节pH,得到铜盐分散液;(2)将还原剂溶于水中,得到还原液;(3)将保护剂溶于水中,得到保护液;(4)将所述的铜盐分散液、还原液和保护液同时送入微混合器中反应后,纯化产物;所述微混合器的内部空间体积为0.1μl~1ml,所述微混合器为四通型微混合器,所述四通型微混合器包括三个直径均为0.2~5mm的入口通道和一个直径为5~20mm的出口通道;所述铜盐分散液、还原液和保护液送入微混合器中的流速为0.5~10m/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盐溶于水中,加入分散剂,调节pH,得到铜盐分散液;(2)将还原剂溶于水中,得到还原液;(3)将保护剂溶于水中,得到保护液;(4)将所述的铜盐分散液、还原液和保护液同时送入微混合器中反应后,纯化产物;所述微混合器的内部空间体积为0.1μl~1ml,所述微混合器为四通型微混合器,所述四通型微混合器包括三个直径均为0.2~5mm的入口通道和一个直径为5~20mm的出口通道;所述铜盐分散液、还原液和保护液送入微混合器中的流速为0.5~10m/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与分散剂、还原剂和保护剂的摩尔比分别为1:(1~16)、1:(2.5~20)和1:(1~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pH范围为9~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分散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汾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彩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