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正赞专利>正文

可调整行李箱角度的轮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9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整行李箱角度之轮座结构,包括:行李箱护角、盖片、弹簧、轮座、轮子及筒座等构件,其中行李箱护角下方设有二平行之延伸叉片,该二延伸叉片上适设穿透孔,利用行李箱及其内物品之重最压缩弹簧,令轮座缩入而接近行李箱护角,并令行李箱产生一倾斜角度,藉以达致令行李箱便于携拖行位移之功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调整行李箱角度的轮座结构,特别是利用行李箱及其内物品之重量压缩弹簧,令轮座缩入而接近行李箱,并令行李箱产生一倾斜角度,以利推或拖行的新型结构。习用旅行用行李箱之轮座结构,概为锁固在行李箱底部,而轮座(轮轴)舆行李箱之距离则为一定,换言之,行李箱系四平八稳地枢设在轮体上,并当欲推或拖拉行李箱时,必须由使用者自行按使行李箱产生一倾斜角度,以利推或拖行,实很不方便且浪费使用者体力。有鉴于此,本创作之目的即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整行李箱角度之轮座结构。本创作的技术方案是藉由在行李箱护角下方适设二平行之延伸叉片,而可固接一筒座,而在筒座内置入轮座、弹簧及盖片,并轮座亦设二平行之延伸叉片得固设一轮子,且轮座系挡于筒座内所设之挡垣,而可利用行李箱及其内物品之重量压缩弹簧,令轮座缩入筒座而接近行李箱护角,俾令行李箱产生一倾斜角度,藉以达致令旅行箱便于推拖行位移之功效。本创作之详细构造及其实施作动,则将配合图式叙述于后。附图说明图1系本创作实例一之分解图。图1A系本创作实例一之筒座之倒置立体图。图2系本创作实例一之外观图。图3系本创作实例一之组合剖视图。图4系本创作实例一之作动示意图。图5系本创作实例一操作示意图。图6系本创作实例二之组合剖视图。图7系本创作实例三之组合剖视图。图8系本创作实例四之分解图。图8A系本创作实例四之筒座之倒置立体图。图8B系本创作实例四之组合剖视图。图9系本创作实例五之分解图。图9A系本创作实例五之筒座之倒置立体图。图9B系本创作实例五之组合剖视图。图10系本创作实例六之分解图。图10A系本创作实例六之筒座之倒置立体图。图号说明1、1A、1B 行李箱护角 411 穿透孔2 2A、2B 盖片42 枢销3 弹簧43 凸点4、4A、4B 轮座44 翼片5 轮子61 穿透孔6、6A、6B、62 固定销6C、6D、6E 筒座63、63A 挡垣7 行李箱 64、64A 穿透孔11、11A延伸叉片65、65A、65B环垣111、111A 穿透孔 651 螺栓12 螺孔67 滑槽21 凸点71 把手22 翼片41 延伸叉片图1~3所示,本创作之实例一,主要包括行李箱护角1、盖片2、弹簧3、轮座4、轮子5及筒座6等构件,其中行李箱护角1下方设有二平行之延伸叉片11,延伸叉片11上适设穿透孔111,而盖片2下方则设有凸点21,轮座4下方亦设有二平行之延伸叉片41,延伸叉片41上亦设穿透孔411,以供一枢销42穿枢轮子5,又,轮座4之上方设有凸点43,而筒座6则在上方两侧设穿透孔61,以供一个固定销62将筒座6穿固在行李箱护角1下之延伸叉片11上,筒座6之下端向内突伸一环状挡垣63,挡垣63内为一穿透孔64,组合时,轮座4之延伸叉片41及轮子5穿透筒座6之穿透孔64,并轮座4挡于筒座6之挡垣63,而在轮座4上之筒座6内则置放弹簧3及盖片2,且筒座6上段含嵌行李箱护角1之延伸叉片11,并当盖片2被延伸叉片11抵下后,则将固定销62穿透孔61及111,而将筒座6穿固在行李箱护角1下之延伸叉片11上。作动及操作时,如图4、5所示,只要轻轻握住行李箱7之把手71,行李箱7下之轮子受压使其上方之轮座4上抵弹簧3,并连同轮座4适度缩入筒座6内,从而使行李箱7之后方下沉,但行李箱7之四轮仍均系贴地滚动,而使行李箱7之把手71在被握持并被推动时,可呈倾斜状且直接被推动,较之习用必须倾翘起行李箱7再推行,实具有较省力及各轮体平均受力增加使用寿命之功效。图6所示,为本创作之实例二,其舆实例一相比系在于其筒座6A上端向外水平突设一环垣65,以获舆行李箱护角1有较佳之靠贴、组合舆支撑者。图7系本创作之实例三,其舆实例二之不同点系在于其筒座6B上端之环垣65直接以螺栓66锁定在行李箱护角1A下,且行李箱护角1A下无延伸叉片11之设置。如图8、图8A、图8B所示,系本创作之实例四,其舆实例一之不同乃在于盖片2A及轮座4A分别设有翼片22及44可嵌套于滑槽67内,且轮座4A可藉由其翼片44导滑于滑槽67内。图9、图9A、图9B所示,为本创作之实例五,其舆前述四实例之差别在于其盖片2B、轮座4B及筒座6D等构件均改为圆形,但筒座6D之上端仍突设有环垣65B,并环垣65B设有螺孔651,且筒座60之底部仍设有挡垣63A及其穿透孔64A,而穿透孔64A为圆形,另则配合螺栓66A,而可将筒体6D锁固于行李箱护角1之螺孔12;此实例之优点乃在于其可行使任意方向转动。图10~10A所示,为实例六,即实例一改成实例五之圆形,其中行李箱护角1B下设有弧面状之延伸叉片11A,延伸叉片11A上适设穿透孔111A,而筒座6E仍为圆形适设对置之穿透孔61,并筒座6E之底部仍设有挡垣63A及其圆形穿透孔64A。综合上述,本创作确实具有可让旅行箱便于推拖行位移之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行李箱角度的轮座结构,主要包括行李箱护角、盖片、弹簧、轮座、轮子、筒座、一枢销及一固定销等构件,其特征在于该行李箱护角,下方设有二平行之延伸叉片,于二延伸叉征上适设穿孔;该轮座,下方设有二平行之延伸叉片,于二延伸叉片上设穿透孔;该筒座,其在上方两侧设穿透孔,在筒座下端向内突伸一环挡垣,挡垣内为一穿透孔;该盖片,为矩形片体;将轮子舆轮座延伸叉片以枢销穿枢固设,再将座及轮子穿透筒座之穿透孔,轮座挡于筒座之挡垣,在筒座内轮座上则置放弹簧及盖片,筒座上段含嵌行李箱护角之延伸叉片,在盖片被行李箱护角之延伸叉片抵下后,将固定销穿过筒座及行李箱护角下方之延伸叉片之穿透孔,将筒座舆行李箱护角之延伸叉片固设。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可调整行李箱角度的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筒座上端向外水平突设一使行李箱护角有较佳之靠贴、组合舆支撑的环垣。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可调整行李箱角度的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筒座上端之环垣直接以螺栓锁定在行李箱护角下,护角下无延伸叉片。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可调整行李箱角度的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盖片及轮座分别设有翼片,筒座上则对应设有滑槽,盖片及轮座之翼片嵌套于滑槽内,轮座由其翼片导滑于滑槽内。5.一种可调整行李箱角度的轮座结构,主要包括行李箱护角、盖片、弹簧、轮座、轮子、筒座、一枢销及一固定销等构件,其特征在于盖片、轮座及筒座等构件均为圆形,行李箱护角下适设有螺孔,轮座下方设有二平行之延伸叉片,该二延伸叉片上设一枢销穿枢轮子的穿透孔,筒座上端突设有环垣,并环垣设有螺孔,筒座之下端向内突伸一环状挡垣,挡垣内为一圆形穿透孔,使轮座穿设于筒座内时,轮座之延伸叉片及轮子适穿透筒座之圆形穿透孔,轮座挡于筒座之挡垣,在轮座上之筒座内则置放弹簧及盖片,且筒座之环垣系配合螺栓销固于行李箱护角之螺孔。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之可调整行李箱角度的轮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行李箱护角下设有弧面状之延伸叉片,延伸叉片上适设穿透孔,筒座为圆形,并筒座之底部设有挡垣及其圆形穿透孔,当盖片被行李箱护角之延伸叉片抵下后,即以一固定销穿过筒座及行李箱护角下方之延伸叉片上之穿透孔,而将筒座穿固在行李箱护角之延伸叉片上。专利摘要一种可调整行李箱角度之轮座结构,包括:行李箱护角、盖片、弹簧、轮座、轮子及筒座等构件,其中行李箱护角下方设有二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行李箱角度的轮座结构,主要包括:行李箱护角、盖片、弹簧、轮座、轮子、筒座、一枢销及一固定销等构件,其特征在于:该行李箱护角,下方设有二平行之延伸叉片,于二延伸叉征上适设穿孔;该轮座,下方设有二平行之延伸叉片,于二延伸叉片上 设穿透孔;该筒座,其在上方两侧设穿透孔,在筒座下端向内突伸一环挡垣,挡垣内为一穿透孔;该盖片,为矩形片体;将轮子舆轮座延伸叉片以枢销穿枢固设,再将座及轮子穿透筒座之穿透孔,轮座挡于筒座之挡垣,在筒座内轮座上则置放弹簧及盖片,筒座 上段含嵌行李箱护角之延伸叉片,在盖片被行李箱护角之延伸叉片抵下后,将固定销穿过筒座及行李箱护角下方之延伸叉片之穿透孔,将筒座舆行李箱护角之延伸叉片固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赞
申请(专利权)人:周正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