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义权专利>正文

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4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是在于具备滑轮的旅行箱体其一侧底端更设有一容置空间,以便容纳一可滑动的踏板,而该踏板自由端并设有一滑轮;藉此,使用者可将该踏板自容置空间内拉出而以该滑轮抵接于地面上,以便可手扶该握把而站立于踏板上,藉由滑行的方式推动旅行箱。(*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旅行箱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按,习知旅行箱的构造大体上是由可掀开的二半壳体相对盖合组成,其中一半壳体的侧边更设置有一握把,以便可供使用者握持于其上而携行。惟,由于使用旅行箱的时机,多在于外出旅行时,而人们外出旅行时所携带的物品通常甚多且杂,因而常导致旅行箱甚为沉重,不易提带携行。因此,遂有业者设计出可推动的旅行箱。前述可推动的旅行箱其构造大致上是于旅行箱体底侧设置相对的二个滑轮或四滑轮,并于旅行箱体一侧设置一握柄,该握柄的型式一般可分为长度固定式或长度可调整式二类。使用时,使用者是握持该握柄并将旅行箱朝自身倾斜,以便可将旅行箱推进。虽然可推动的旅行箱其携带的方式已较习知提携式的旅行箱方便,不过,使用者于推动旅行箱之际仍须负担部份的旅行箱重量(分力),是以,其虽有省力的效果,但仍然十分有限。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可供使用者以滑行的方式携行,以便俱备省力、易于使用的实用性效果。缘是,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包含有一箱体,其底端设有开口朝外的一容置空间,底侧设置有至少二第一滑轮;一握把,设置于该箱体的侧边;一踏板,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其对应容置空间开口的一端并设有至少一第二滑轮;藉此,使用者可将该踏板自容置空间内拉出而以该第二滑轮抵接于地面上,以便可手扶该握把而站立于踏板上,藉由滑行的方式推动旅行箱。其中该容置空间的开口其下缘与箱体底侧的距离是大于该容置空间底侧与箱体底侧的距离,该踏板可贴置于容置空间底侧而不会脱出该容置空间的开口。其中该踏板对应容置空间内侧的一端设有一挡缘,以便将该踏板自容置空间内拉出时,该挡缘可抵制于容置空间的开口下缘内侧,使该踏板不会脱出该容置空间。其中该踏板置于容置空间内侧时,该第二滑轮是位于箱体外侧。其中该踏板上对应第二滑轮的位置还设有一刹车盖。其中该容置空间的开口是设置于箱体对应握把的一侧。其中该握把是伸缩拉柄。其中该踏板二侧缘分别设有一滑轨,该容置空间内相对设有可导引滑轨移动的二导轨。其中各该滑轨是呈管状,其上并设有多数沿轴向分布的卡制点,各该导轨是呈与滑轨互补的半圆形管,其上并设有多数可与各该卡制点卡接的定位点。其中该踏板上对应第二滑轮的位置还设有一刹车盖。以下,兹举本技术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后,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踏板与容置空间的空间关系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旅行箱10,是包含一箱体12,该箱体12是由一上半壳22及一下半壳24枢接而成,该下半壳24底侧设有四第一滑轮26,该上半壳22上更设有一握把14,该握把14是习知的伸缩拉柄,又,该下半壳24底侧更设有一容置空间28,用以容纳一踏板16。如图2所示,该容置空间28的垂直方向高度是大于该踏板16的厚度,而其开口端的下缘是较其底侧为高,以便使该踏板16置于容置空间28内时不致脱出;此外,该踏板16内端设有一挡缘30,而其自由端外侧更设置有一第二滑轮32。藉此,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使用该旅行箱10时,可将该踏板16拉出置于地面上,使该第二滑轮32抵接地面,并拉出该握把14;此时,该踏板16内端的挡缘30是抵接于该容置空间28开口端的下缘内侧,而不会脱出。如此一来,使用者即可以双手扶于该握把14上并站立于踏板16上,藉由操作滑板车的方式将该旅行箱10推动滑行。藉此,使用者可轻而易举地推动该旅行箱10,以便产生携带省力、方便的实用性效果。如图4所示,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旅行箱40,其与前揭旅行箱10不同之处在于其踏板42末端对应第二滑轮44的位置更枢设有一刹车盖46,以便可受踩踏而压制于第二滑轮44上,进而产生刹车的效果,增进其实用性。请再参阅图5所示,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旅行箱50,其与前揭旅行箱10不同之处在于其踏板52二侧缘分别设有一滑轨54,各该滑轨54是呈管状,其上并分别设有多数沿轴向分布的弹性卡制点56,其容置空间58内相对设有可导引各该滑轨54移动的二导轨60,各该导轨60是呈与滑轨54互补的半圆形管,并以开口相对设置,其上并分别设有多数可供卡制点56卡接的定位点62,是凹孔,以便使用者可控制将该踏板52拉出容置空间58的长度。藉此,该旅行箱50亦俱备携带省力且方便的实用性效果。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旅行箱70,其与前揭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其踏板72是设置于箱体74底侧所设开口朝旁侧的容置空间76内,而与其握把78位于箱体74的不同侧,以便供使用者可以单脚滑行,且滑行时该箱体74是位于使用者身体的侧边。此外,本技术该旅行箱的踏板末端亦可设置二个滑轮,以便使滑行动作较平稳。综上所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俱备可供使用者以滑行方式携行的创新设计,以便可较习知旅行箱携带时更省力、方便;缘是,本技术确实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箱体,其底端设有开口朝外的一容置空间,底侧设置有至少二第一滑轮;一握把,设置于该箱体的侧边;一踏板,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其对应容置空间开口的一端并设有至少一第二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容置空间的开口其下缘与箱体底侧的距离是大于该容置空间底侧与箱体底侧的距离,该踏板可贴置于容置空间底侧而不会脱出该容置空间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踏板对应容置空间内侧的一端设有一挡缘,以便将该踏板自容置空间内拉出时,该挡缘可抵制于容置空间的开口下缘内侧,使该踏板不会脱出该容置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踏板置于容置空间内侧时,该第二滑轮是位于箱体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踏板上对应第二滑轮的位置还设有一刹车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容置空间的开口是设置于箱体对应握把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把是伸缩拉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踏板二侧缘分别设有一滑轨,该容置空间内相对设有可导引滑轨移动的二导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滑轨是呈管状,其上并设有多数沿轴向分布的卡制点,各该导轨是呈与滑轨互补的半圆形管,其上并设有多数可与各该卡制点卡接的定位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踏板上对应第二滑轮的位置还设有一刹车盖。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是在于具备滑轮的旅行箱体其一侧底端更设有一容置空间,以便容纳一可滑动的踏板,而该踏板自由端并设有一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以滑行的旅行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箱体,其底端设有开口朝外的一容置空间,底侧设置有至少二第一滑轮;一握把,设置于该箱体的侧边;一踏板,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其对应容置空间开口的一端并设有至少一第二滑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义权
申请(专利权)人:徐义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