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活体牲畜运输船多用途围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802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活体牲畜运输船多用途围栏,包括设置于牲畜运输船上的围栏本体,围栏本体的其中一个侧面通过活动的铰接结构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有围栏门;围栏门包括长方形框架结构的门体,以及横向设置在门体上的三个档杆;在第一档杆与第二档杆之间的门体的两侧、与第二档杆的纵向距离为200mm处设有两个耳板,活动档杆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两个耳板上。铰接结构包括焊接在围栏本体上的连接体、以及焊接在门体上的第二连接板,连接体和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插销穿设在第二通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能同时满足AMSA对活体牲畜运输船装羊和装牛的围栏门的尺寸要求,同时也降低了船舶的制造成本,降低了船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活体牲畜运输船多用途围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体牲畜运输船的建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活体牲畜运输船多用途围栏。
技术介绍
AMSA对于活体牲畜运输船在运输牛和运输羊时使用的围栏门有不同的要求,当运输羊时,要求围栏门栏杆之间最大净间隙为300mm。防止栏杆间距过大使羊钻出围栏外。而在运输牛时没有此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在围栏门上挂上食槽水槽,如果是运输牛,为了不影响牛吃饲料,挂靠食槽水槽的栏杆距离上面的栏杆距离必大于300mm。这样此围栏就不满足AMSA对装羊围栏的要求。如按照常规设计需要设计两种围栏门,来满足装羊和装牛的不同要求。这样会很大程度增加建造成本,也会使船员由于换门而带来大量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活体牲畜运输船多用途围栏,可同时满足AMSA对活体牲畜运输船装羊和装牛的围栏门的尺寸要求,减轻船舶建造成本,降低船员的工作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活体牲畜运输船多用途围栏,包括设置于牲畜运输船上的围栏本体,所述围栏本体的其中一个侧面通过活动的铰接结构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有围栏门。所述围栏门包括长方形框架结构的门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活体牲畜运输船多用途围栏,包括设置于牲畜运输船上的围栏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本体的其中一个侧面通过活动的铰接结构(2)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有围栏门(1);所述围栏门(1)包括长方形框架结构的门体,以及横向设置在门体上的三个档杆;三个所述档杆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一档杆(31)、第二档杆(32)和第三档杆(33);所述门体的高度为1510mm,所述第一档杆(31)与所述门体顶部的纵向距离为300mm,所述第二档杆(32)与所述第一档杆(31)的纵向距离为485mm,所述第三档杆(33)与所述第二档杆(32)的纵向距离为270mm,所述第三档杆(33)与所述门体底部的纵向距离为18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活体牲畜运输船多用途围栏,包括设置于牲畜运输船上的围栏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本体的其中一个侧面通过活动的铰接结构(2)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有围栏门(1);所述围栏门(1)包括长方形框架结构的门体,以及横向设置在门体上的三个档杆;三个所述档杆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一档杆(31)、第二档杆(32)和第三档杆(33);所述门体的高度为1510mm,所述第一档杆(31)与所述门体顶部的纵向距离为300mm,所述第二档杆(32)与所述第一档杆(31)的纵向距离为485mm,所述第三档杆(33)与所述第二档杆(32)的纵向距离为270mm,所述第三档杆(33)与所述门体底部的纵向距离为180mm;在所述第一档杆(31)与所述第二档杆(32)之间的所述门体的两侧、与所述第二档杆(32)的纵向距离为200mm处设有两个耳板(4),活动档杆(5)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两个所述耳板(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活体牲畜运输船多用途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档杆(5)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板(51),所述第一连接板(51)及所述耳板(4)上都设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才涛李洪成丁柏峰杨光吴存民迟翔刘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