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捷安装式轻质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435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捷安装式轻质墙体,由墙板、附件两部分组成,墙板根据其厚度可制成单排孔或双排孔墙板,墙板的四周侧端面设有凹槽或三凹槽一凸榫;附件分为基层防水垫和固定方条两部分,防水垫由水泥材料或耐水石膏预制成,其上端面设有与墙板底侧端面对应的凹槽,墙板置于防水垫之上,其间形成的空腔可用石膏粘结剂填充粘结;固定条为方形条,其一端面与建筑墙体或结构梁固定,另一相对端面嵌入墙板相应侧端面或顶面的凹槽中,缝隙用石膏粘结剂填充,与墙板之间为石膏粘结剂粘结和槽榫镶嵌式连结。上述墙板的正反面纵向两侧边缘、临近侧端面处还分别设有粘玻璃纤维布条的凹台面。该轻质墙体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安装快捷、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可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非承重内隔墙,如分户墙、分室墙、内隔墙等。(*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构件,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快捷安装式轻质墙体,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非承重内隔墙,如分户墙、分室墙、内隔墙等。
技术介绍
目前,轻质墙板主要有石膏空心条板、石膏珍珠岩空心条板、石膏蛭石空心条板、石膏粉煤灰空心条板、石膏夹心条板以及石膏一水泥空心条板、陶粒条板和GRC条板等,这些内隔墙板其外形都为一槽一榫结构。安装方式在地震频发区,采用柔性连结,顶部用U型防震卡或II型钢板板卡固定,侧面与墙连结,采用方木条或方木块连结,底部用两个L型钢板卡与楼面固定,且墙体与楼面之间,需要用砖和水泥做一层20~100mm的防水垫,否则石膏内隔墙容易烂根,且U型防震卡与L型钢板容易露出以及锈蚀,影响美观。实际应用中,非地震频繁区也采用这种结构固定。因此,目前这种一槽一榫轻质墙板,安装不方便,施工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安装快捷、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的新型轻质墙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捷安装式轻质墙体,由墙板、附件两部分组成,墙板根据其厚度可制成单排孔或双排孔墙板及无孔薄墙板,墙板的四周侧端面设有凹槽或三凹槽一凸榫;附件分为基层防水垫和固定条两部分,防水垫由水泥材料或耐水石膏预制成,其上端面设有与墙板底侧端面对应的凹槽,墙板置于防水垫之上,墙板与防水垫之间形成的空腔可用石膏粘结剂填充粘结;固定条为方形条,其一端面与建筑墙体(或结构梁)固定,另一端面嵌入墙板相应侧端面或相应顶端面的凹槽中,缝隙用石膏粘结剂填满,与墙板之间为粘结剂粘结和槽榫镶嵌式连结。所述墙板正反面纵向两侧边缘、临近侧端面处还分别设有粘玻璃纤维布条的凹台面。本技术是根据框架结构房屋设计的,它以独特的结构取代一槽一榫的石膏类墙板和GRC墙板,这种新型墙体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安装快捷、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可广泛地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非承重内隔墙,如分户墙、分室墙、内隔墙等。附图说明图1为轻质墙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A型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B型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C型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D型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基层防水垫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A型墙板间的接口连结示意图图9为B型墙板间的接口连结示意图图10为C型墙板之间槽榫连结示意图图11为D型墙板之间槽榫连结示意图图12为墙板与基层防水垫的接口连结示意图图13为墙板与侧楼板之间连结示意图图14为墙板与结构梁或顶楼板之间连结示意图图中1-墙板;2-基层防水垫;3-左固定条;4-顶固定条;5-右固定条;6-膨胀螺钉;7-粘结剂;8-玻璃纤维布条;9-结构梁;10-侧楼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快捷安装式轻质墙体,由墙板1、附件组成。墙板1以纵向单排孔墙板为例,A、B型墙板1的四周侧面设有凹槽,C、D型墙板的四周侧面为三凹槽一凸榫。附件分为基层防水垫2和固定条3、4、5两部分,防水垫2的上端面设有与墙板1底侧端面对应的凹槽,墙板1置于防水垫2之上,其间可用石膏粘结剂7填充粘结;固定条3、4、5为方形条,其一端面与建筑墙体固定,另一相对端面嵌入墙板1相应侧面的凹槽中,缝隙用粘结剂7填充粘结。A、B型墙板1之间为粘结剂粘结的方式连结,B、C型墙板1之间为槽榫镶嵌式连结;墙板1的顶部与结构梁9(顶楼板)的固定方式为固定条4的一端面与结构梁或顶楼板9固定,另一端面嵌入墙板1的顶部凹槽中,缝隙用石膏粘结剂7填充粘结。如图2至图5,上述墙板1分为A、B、C、D四种型号,A型墙板的四周侧面设有凹槽;B型墙板是在A型基础上,在墙板1的正反面纵向两侧面边缘、临近侧端面处还分别设有粘玻璃纤维布条8的凹台面;C型墙板为一榫三凹槽结构;D型墙板是在C型基础上,在墙板1的正反面纵向两侧面边缘、临近侧端面处还分别设有粘玻璃纤维布条8的凹台面。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轻质墙体,在安装前,先画线,将基层防水垫2用膨胀螺钉6固定在楼地面上,左、右固定条3、5用膨胀螺钉6分别固定在左、右侧楼板10上,顶固定条4用膨胀螺钉6固定在结构梁或顶楼板9上,形成安装轻质墙板的框架,然后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逐一安装,A、B、C、D墙板可单独安装,也可以A与C或B与D相互组合安装。安装时,先用石膏粘结剂7填满墙板1的凹槽(企口)及基层防水垫2的凹槽(企口),然后用木楔或一种专用工具(铁楔)将墙板1固定在顶固定条4与基层防水垫2之间,再用石膏粘结剂7填满墙板1与基层防水垫2之间的缝隙及墙板1的顶部与结构梁或顶楼板9之间的缝隙,按此工艺,逐一安装,直至完毕,待石膏粘结剂7固化后,取出专用工具铁楔,铁楔留下的孔洞用石膏粘结剂或石膏腻子填满,若用木楔固定,木楔不必取出。图8给出了A型墙板之间凹槽(企口)粘结示意图;图9给出了B型墙板之间凹槽(企口)粘结示意图,在B型墙板正反面纵向两侧面边缘、临近侧端面处的凹台面内分别粘有玻璃纤维布条8,其作用是防止粘结处裂缝,墙体表面美观整洁;图11给出C型墙板之间槽榫连结的示意图;图12给出了D型墙板之间槽榫连结示意图,粘玻璃纤维布条8的作用与B型墙板相同;图12给出了墙板1与基层防水垫2之间固定连结示意图;图13为墙板1与侧楼板的连结示意图;图14为墙板1与结构梁(或顶楼板)的连结示意图。因此,该墙体连结牢固可靠。综上所述,这种新型轻质快捷安装式墙体固定牢固、安装方便、施工成本低、效率高。这种新型轻质快捷安装式墙体的另一种安装形式,基层防水垫2也可用细石混凝土现场制成。另外,由上述固定条3、4、5、基层防水垫2形成的安装框架也可用于砌块安装。权利要求1.一种快捷安装式轻质墙体,其特征在于它由墙板(1)、附件(2、3、4、5)两部分组成,墙板(1)根据其厚度可制成单排孔或双排孔墙板及无孔薄墙板,墙板(1)的四周侧端面设有凹槽或三凹槽一凸榫;附件分为基层防水垫(2)和固定条(3、4、5)两部分,防水垫(2)由水泥材料或耐水石膏制成,其上端面设有与墙板(1)底侧端面对应的凹槽,墙板(1)置于防水垫(2)之上,其间用石膏粘结剂(7)填充粘结;固定条(3、4、5)为方形条,其一端面与建筑墙体或结构梁固定,另一相对端面嵌入墙板(1)侧端面或顶部的凹槽中,与墙板(1)之间为石膏粘结连结和槽榫镶嵌式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捷安装式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墙板(1)的正反面纵向两侧边缘、临近侧端面处还分别设有粘玻璃纤维布条(8)的凹台面。专利摘要一种快捷安装式轻质墙体,由墙板、附件两部分组成,墙板根据其厚度可制成单排孔或双排孔墙板,墙板的四周侧端面设有凹槽或三凹槽一凸榫;附件分为基层防水垫和固定方条两部分,防水垫由水泥材料或耐水石膏预制成,其上端面设有与墙板底侧端面对应的凹槽,墙板置于防水垫之上,其间形成的空腔可用石膏粘结剂填充粘结;固定条为方形条,其一端面与建筑墙体或结构梁固定,另一相对端面嵌入墙板相应侧端面或顶面的凹槽中,缝隙用石膏粘结剂填充,与墙板之间为石膏粘结剂粘结和槽榫镶嵌式连结。上述墙板的正反面纵向两侧边缘、临近侧端面处还分别设有粘玻璃纤维布条的凹台面。该轻质墙体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安装快捷、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可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非承重内隔墙,如分户墙、分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捷安装式轻质墙体,其特征在于它由墙板(1)、附件(2、3、4、5)两部分组成,墙板(1)根据其厚度可制成单排孔或双排孔墙板及无孔薄墙板,墙板(1)的四周侧端面设有凹槽或三凹槽一凸榫;附件分为基层防水垫(2)和固定条(3、4、5)两部分,防水垫(2)由水泥材料或耐水石膏制成,其上端面设有与墙板(1)底侧端面对应的凹槽,墙板(1)置于防水垫(2)之上,其间用石膏粘结剂(7)填充粘结;固定条(3、4、5)为方形条,其一端面与建筑墙体或结构梁固定,另一相对端面嵌入墙板(1)侧端面或顶部的凹槽中,与墙板(1)之间为石膏粘结连结和槽榫镶嵌式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宗利杨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