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嵩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隔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39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隔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由复数模组化的隔间单元组合构成,每一隔间单元包括呈十字形的中空支柱、外隔板、中隔板,其中支柱内可牵设电线且于其前后凸出的面板部与侧面凸出的侧翼部上分设有复数穿孔与结合孔,而外隔板内面二侧则设有对应的挂钩,所以外隔板可藉以轻易跨挂在二支柱间并于平行并邻的二外隔板间插置中隔板而能快速组合成隔间单元并进而完成整体隔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合与拆卸施工便捷高效,应用广泛。(*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隔间,特别是针对可使用在住家、办公室或展览会场等各场地,将大坪数单一大空间隔成小坪数的数个小空间的组合式隔间。传统隔间结构在建筑设计上多系预先于地板或是于地板与天花板间固定架设由复数支柱所构筑形成的基础框架后,再于该基础框架的各镂空部位上以钉枪或藉螺丝等固定元件将各隔板予以钉固或锁固于该基础框架上而构成隔间结构,因此施工过程往往相当耗时费工以致成本过高。同时当有需要变更各空间的区隔形状与面积或是于原隔间结构中欲加装门体或玻璃透窗或做其它局部性结构修改变更时,以往均必须将原隔间结构作破坏性的拆除并废弃(亦即无法直接回收重复使用),再重新施工更换新的隔间结构或是加装门体、玻璃透窗等变化结构,是以整体而言不但施工上无法灵活调整变更而仍相当耗时费工,且又会大量浪费隔间材料,致使整个装璜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在使用上,传统隔间结构往往在设计上多仅止于作为区隔分割空间之用,因此许多物件只能呆板而笨重地摆置在地板上而背贴隔间结构,例如书柜、书桌、矮柜、橱柜等,就是必须事后在隔间结构上预先凿孔、打钉或锁螺丝等破坏性作业才足以将物件勾挂或锁固在隔间结构上,例如挂柜、壁灯或梳妆镜台、毛巾架等卫浴设备等也是如此,因此无法直接有效利用隔间结构大面积且具有坚固支撑的特性而供进行更具多样性与功能性的空间设计变化。同时传统隔间结构在设计上均预先于固定位置设置电源开关、电源插座或电话线插座等电气设施,且能供电线电路延伸的管道亦不足,因此往往无法随着实际电子、电器或电信设备等设置位置而灵活变更,以致影响实际效用。此外,由于水泥隔间墙与木板隔间无法预先提供予各物件固定的结构或事后提供变更电气设施布线的设计,因此若有需要时仍须针对不同型态的物件与电气设施各别对隔间结构作特定的处置,灵活性亦不足,致装磺成本提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系在提供一种利用断面呈十字形的二中空支柱、二外隔板以及一中隔板为单元所组成的模组化结构设计而使隔间结构在组合与拆卸上均能更简易快速,而能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的组合式隔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除可供区隔空间外更能供各种事务用具或家俱等适当轻构材物件轻易地直接挂置组合其上,而创造出更具变化性与美观性的装磺空间的组合式隔间。本技术的又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可使电线、插座或开关等各种电气设施的安排更灵活与周到而能更便利使用电器、电脑、电信等电子设备的组合式隔间结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当有需要作整体或甚至仅局部结构的增减变更时只须执行简单的增设、移除或调整即可在较少材料与施工成本耗费下轻易完成的组合式隔间。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隔间结构,系由复数隔间单元并接组合构成,所述各隔间单元包括有成对的二支柱,系为概呈十字形而具有中空柱孔的中空管柱体,所述中空管柱体成型有侧向凸出的二侧翼部以及前后凸出且设有复数穿孔的二面板部,所述侧翼部宽度小于二相对所述面板部间的间距;所述侧翼部与所述面板部间形成凹阶;成对的二外隔板,系分别利用板侧靠抵结合在前述支柱凹阶处的侧翼部上而平行并邻地跨组在前述成对的二支柱间。本技术经模组化结构设计而使其不论是组合、拆卸或配合周边事务设备或家俱的装璜应用上均能提供更自主、灵活且更经济的弹性调整变化。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的一隔间单元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系本技术的一隔间单元结构的组合立体图。图3系本技术另一隔间单元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系本技术又一隔间单元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系本技术供办公桌组合的实施例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供挂柜组合的实施例示意图。图7系本技术供水槽组合的实施例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供壁灯组合的实施例示意图。图9系本技术供组合柜组合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0系本技术外隔板换装门体的实施例示意图。本技术系由复数的隔间单元所并组与配置构成,如图1、图2(分解与组合立体参考图)所示,为单一隔间单元1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各隔间单元1基本上包括有二支柱10、二外隔板11与一中隔板12,其中支柱10可垂直撑顶固定于地板与天花板的间(例如应用于住家或办公室场合时)或是仅撑抵于底板上(例如应用于开放式展览会场时)。各支柱10概成型为十字形中空管柱体而具有侧向凸出的侧翼部100与前后凸出的面板部101,其中侧翼部100宽度较二相对面板部101间的间距为小而使其间形成凹阶102。各支柱10内部具有中空柱孔103可供电线容设其中。侧翼部100于凹阶102处设有复数结合孔104,而面板部101上设有复数穿孔105。外隔板11相邻于支柱10的内侧面的二侧边均设有与前述结合孔104相对应的复数挂勾110或适当结合体,使各外隔板11可以板侧靠抵在凹阶102上,并且更可藉挂勾110扣入结合孔104中而因此跨组在相邻二支柱10间,并使二外隔板11间能形成一夹层空间。此外,可令外隔板11厚度稍大于面板部101相对于侧翼部100的凸出高度,使外隔板11组合在支柱10上后,面板部101呈凹陷型态,使支柱10与外隔板11间原本因为接缝所产生的视觉缺陷转而让人认为该处系特别经美化润饰设计过。中隔板12系填置在二支柱10间二外隔板11间的夹层空间中,可采隔音板材,且该中隔板12底部可预先安置一踢脚板120。藉此,施工时只要准备二支柱10、二外隔板11、一中隔板12或甚至一踢脚板120即可依前述快速组成模组化的隔间单元1,故只需利用多组该隔间单元1依此法并接组合即可连续构筑成完整的隔间结构而达到区隔空间的基本功能。从而可知在整体施工过程中将较传统隔间结构更为省时省工而有效率,且甚至欲拆卸时,亦只要反向动作即可快速拆除而不会破坏任何相关结构元件,体现了其组装与拆卸的施工灵活性与高效率的优点。再者,整体隔间结构亦可包括另一种隔间单元1’,如图3所示,该隔间单元1’可由一中空支柱10、一L形中空角柱13、一对外隔板11与一中隔板12所组成,该角柱13具有L形的二侧翼部131以及相对形成的凹阶131,如此任二相邻的隔间单元1’可藉共用一角柱13来形成L形的间隔空间。同理,整体隔间结构亦可另包括有一种隔间单元1”,如图4所示,该隔间单元1”与前例不同处在于角柱系呈十字形而具有四侧翼部130与相对形成的凹阶131,使任四个相邻的隔间单元1”可藉共用一角柱13来形成出十字形交叉的四个间隔空间。由于各支架10中空柱孔103中可拉设有电线电路,故如图3所示,可于面板部101各穿孔105中选择性地装设电源插座20、电话线或网路等电信插座21、有线电视的同轴缆线插座22、电源开关23等各种电气设施以配合实际各种电器、自动化器材的摆设位置。此外,由于支柱10面板部101上设有穿孔105,故可供背部预设有挂勾30的事务用具或家俱等各式物件扣挂定位其上,使该物件得在不破坏隔间结构下能轻易且快速地结合在隔间结构上并能依需要而随时将其拆卸。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可将办公桌31一侧扣挂在隔间结构的二支柱10上而结合固定。或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可制作一挂柜33,该挂柜33左、右二侧为透明玻璃板330、前侧为玻璃门331、上、下侧则为不透光顶板332与底板333,其中顶板332底部以及底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隔间结构,系由复数隔间单元并接组合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隔间单元包括有:成对的二支柱,系为概呈十字形而具有中空柱孔的中空管柱体,所述中空管柱体成型有侧向凸出的二侧翼部以及前后凸出且设有复数穿孔的二面板部,所述侧翼部宽度小于二 相对所述面板部间的间距;所述侧翼部与所述面板部间形成凹阶;成对的二外隔板,系分别利用板侧靠抵结合在前述支柱凹阶处的侧翼部上而平行并邻地跨组在前述成对的二支柱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嵩
申请(专利权)人:周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