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辛文佐专利>正文

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及其板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2199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及其板面系统,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包括板面系统、补强系统以及黏着单元。板面系统是由多个板块单元相互堆栈形成,每一个板块单元的上侧面具有第一凹槽。补强系统是由多个水平补强件所形成,每一个水平补强件为长条状结构并跨越设置于至少两板块单元的第一凹槽内。黏着单元是充填于相互接触的板块单元间,并使板块单元及水平补强件结合为一体。借此,可方便地组建室内空间的整体隔间墙,并且提升整体隔间墙的搭建效率与加强整个板面系统的横向剪力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隔间墙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快速在施工现场组装的模块式之隔间墙系统结构及其板面系统。
技术介绍
早期,一般隔间墙的结构主要是以木材拼装、砖块堆砌、混凝土灌浆或轻钢架组装所构成。然而,上述现有习用中,以木材或轻钢架所构成的隔间墙,其隔音效果不佳,且木材在受热后容易起火燃烧,使用安全性不足,而轻钢架则须使用大量塑料制造,也不符合现今节能减碳的环保要求;再者,以砖块堆砌的隔间墙,虽隔音效果较木材或轻钢架为佳,但由于砖块的毛细孔较混凝土固化后的结构毛细孔大,造成以砖块堆砌的隔间墙吸音效果相对较差,且以砖块堆砌的隔间墙同时存在施工繁复、墙体具一定厚度而较重,且会发生墙体龟裂的危害安全的问题。现有的建筑物在室内进行隔间时,通常采用强度高、结构坚固、硬实的水泥墙,借以提供隔音、隔热、防火、耐撞等效果。然而,一般的水泥墙在进行泥作施工时,通常是先利用砖块堆砌出基本墙体,再以水泥涂抹于砖块所堆砌的墙面上,并进行最后墙面的整理,而形成一道坚固的水泥墙。由于一般的水泥墙结构厚实、质量重,因此,往往会造成整个楼板承载上的负担,且水泥墙隔间在施作时,大量的砖块、水泥等泥作材料堆放在室内,往往容易造成施工环境的脏乱,施作时又因需要堆砌或敲打砖块,或需预拌水泥,而容易导致室内空间尘土飞扬,且泥作工程的施作时间长,也需专业的泥作师傅才能进行,因此,既有的隔间墙施作工程中,不论在建物的整体结构负载上、施工环境整洁上,以及施作时间上,皆有待改良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及其板面系统,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分隔梁与立柱通过连接件的快速接合,并在分隔梁的侧边装设有支撑件或固定件,可搭配立柱所设置的组装槽使墙板能够快速嵌入,使整体的隔间墙能够更快速的组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模块式之隔间墙系统结构包括板面系统、补强系统以及黏着单元。板面系统是由多个板块单元相互堆栈形成,每一个板块单元的上侧面具有第一凹槽。补强系统
是由多个水平补强件所形成,每一个水平补强件为长条状结构并跨越设置于至少两板块单元的第一凹槽内。黏着单元是充填于相互接触的板块单元间,并使板块单元及水平补强件结合为一体。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板块单元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二凹槽,并且每一个该板块单元的下侧面具有该第一凹槽。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强系统进一步包括多个垂直补强件,每一个垂直补强件为长条状结构并跨越设置于至少两板块单元且与水平补强件结合为一体。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垂直补强件与水平补强件是借由L型补强件结合为一体。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板块单元是形成二丁挂板面结构。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板块单元的任一个第一凹槽与任一个第二凹槽相交的部位形成有斜面凹槽。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两相邻的板块单元间设T型槽铁或倒三角水泥块。在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两上、下位置关系的板块单元间是借由L型槽铁相结合。本技术提供一种板面系统,板面系统包括多个板块单元。多个板块单元,相互堆栈形成,每一个该板块单元的上、下侧面分别具有第一凹槽。借由本技术的实施,至少可达到下列进步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出的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通过上述的板面系统、补强系统、黏着单元、倒三角水泥块、T型槽铁与L型槽铁,可方便地组建室内空间的整体隔间墙,并且提升整体隔间墙的搭建效率与加强整个板面系统的横向剪力强度。为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因此将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例示性实施例所绘示的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例示性实施例所绘示的板块单元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例示性实施例所绘示的运用T型槽铁卡合任两相邻板块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例示性实施例所绘示的运用倒三角水泥块卡合
任两相邻板块单元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例示性实施例所绘示的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的细部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500:模块式之隔间墙系统结构110:板面系统 112:板块单元1121:第一凹槽 1122:第二凹槽1123:斜面凹槽 120:补强系统122:水平补强件 124:垂直补强件130:黏着单元 310:T型槽铁312:孔洞 314:螺丝410:倒三角水泥块 510:L型补强件TL:接触部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将参看随附图更充分地描述各种例示性实施例,在随附图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实施例。然而,本技术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确切而言,提供此等例示性实施例使得本技术将为详尽且完整,且将向熟习此项技术者充分传达本技术概念的范畴。在诸附图中,可为了清楚而夸示层及区的大小及相对大小。类似数字始终指示类似组件。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此等组件不应受此等术语限制。此等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技术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者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本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一种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其用于增进室内空间利用性,通常会将室内空间以隔间墙分隔成数隔间。为了能够提升整体隔间墙的搭建效率,本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隔间墙连接结构及组合式隔间墙,其是使分隔梁与立柱通过连接件的快速接合,并在分隔梁的侧边装设有支撑件或固定件,可搭配立柱所设置的组装槽使墙板能够快速嵌入,使整体的隔间墙能够更快速的组建。以下将以至少一实施例配合附图来说明所述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然而,下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
技术实现思路
。〔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的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图1为根据本技术例示性实施例所绘示的
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例示性实施例所绘示的板块单元的示意图。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100包括板面系统110、补强系统120以及黏着单元130。关于板面系统110,板面系统110是由多个板块单元112相互堆栈形成,每一个板块单元112的上、下侧面分别具有第一凹槽1121,并且每一个板块单元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二凹槽1122。在本实施例中,板块单元122可形成二丁挂板面结构,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每一个板块单元112的任一个第一凹槽1121与任一个第二凹槽1122相交的部位形成有斜面凹槽1123,如图2所示。关于补强系统120,补强系统120是由多个水平补强件122与多个垂直补强件124所形成,每一个水平补强件122为长条状结构并跨越设置于至少两板块单元112的第一凹槽1121内。每一个垂直补强件124为长条状结构并跨越设置于至少两板块单元112且与水平补强件122结合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水平补强件122与垂直补强件124可以是U型槽铁;U型槽铁为金属材料并且中间具有凹槽。关于黏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板面系统,其是由多个板块单元相互堆栈形成,每一个该板块单元的上侧面具有第一凹槽;补强系统,其是由多个水平补强件所形成,每一个该水平补强件为长条状结构并跨越设置于至少两该板块单元的该第一凹槽内;以及黏着单元,其是充填于相互接触的板块单元间,并使所述多个板块单元及所述多个水平补强件结合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板面系统,其是由多个板块单元相互堆栈形成,每一个该板块单元的上侧面具有第一凹槽;补强系统,其是由多个水平补强件所形成,每一个该水平补强件为长条状结构并跨越设置于至少两该板块单元的该第一凹槽内;以及黏着单元,其是充填于相互接触的板块单元间,并使所述多个板块单元及所述多个水平补强件结合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个该板块单元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二凹槽,并且每一个该板块单元的下侧面具有该第一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补强系统进一步包括多个垂直补强件,每一个该垂直补强件为长条状结构并跨越设置于至少两该板块单元且与所述多个水平补强件结合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间墙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文佐
申请(专利权)人:辛文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