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模块及应用其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1043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8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接模块及应用其的系统。连接模块自第一状态经第二状态变换至第三状态。连接模块沿轴向依序包括第四部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三部件固接,且自第一状态至第三状态,第四部件与第一部件连动相对旋转;自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对旋转,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在轴向上相对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稳固地组装系统的多个元件,并可稳固地连接二个装置以构成一个稳定的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接模块及应用其的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连结两装置的连接模块及应用其的系统。
技术介绍
为因应产品轻薄短小的趋势,或者以降低销售价格的考量,制造者常会以单纯的功能为诉求,提供较简化的装置。然,偶尔,使用者又期待装置能有更高的效能时,就可考虑利用连接模块来外接其他装置,来提高原装置的效能。然而,若欲利用机构的方式来连接二个装置,首要即使确保此二个装置之间必须稳定地连接,即二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结构必须密实,尽可能缩小二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界面的余隙。另一方面,其中一或二个装置若重量过大,可能使得连接界面之间受力不平均,进而容易造成连接界面之间的结构产生形变,导致二个装置结合后容易相对偏移问题。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连接模块,以稳固地连接二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模块及应用其的系统,可稳固地组装系统的多个元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模块。连接模块自第一状态经第二状态变换至第三状态。连接模块沿轴向依序包括:第四部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三部件固接,且自第一状态至第三状态,第四部件与第一部件连动相对旋转;自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对旋转,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在轴向上相对移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模块。连接模块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及第四部件,以及弹性元件。第一部件设置于第二部件及第四部件之间,第二部件设置于第一部件及第三部件之间,第一部件与第三部件固接,且弹性元件连接第一部件与第四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模块。连接模块自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变换至第三状态。连接模块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
第四部件及第四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三部件相对卡固,第二部件与第五部件相对卡固,且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之间,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在轴向上相对旋转且位移;在第二状态及第三状态之间,第四部件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及第五部件相对旋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第一部件包括第一接触面,该第二部件包括第二接触面,且该第一接触面及该第二接触面的至少一个接触面是斜面。前述的连接模块,更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与该第一部件及该第四部件相互施予拉力。前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第一部件及该第三部件的任一部件包括第一凸块,该第二部件具有贯穿部,该第一部件及该第三部件借助穿过该贯穿部的该第一凸块相互固接。前述的连接模块,更包括第五部件,该第五部件及该第四部件分别具有第二凹部及第二凸块,且该第五部件及该第四部件借助该第二凹部及该第二凸块相扣合。前述的连接模块,更包括第五部件,该第五部件及该第四部件分别具有第二凹部及第二凸块,在该第三状态时该第二凸块扣合于该第二凹部。前述的连接模块,更包括第五部件,该第二部件具有卡合部,该第五部件具有第一凹部,且该第二部件与该第五部件借助该卡合部及该第一凹部相抵接。前述的连接模块,该第二部件更包括第一抵接部,该第三部件包括第二抵接部,该第五部件的第一承靠部设置于该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二抵接部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装置、第五部件及上述的连接模块,其中第五部件设置于第一装置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装置及上述的连接模块,且该第五部件设置于该第一装置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二装置及上述其中一种连接模块,其中第四部件设置于第二装置上。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连接模块及应用其的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稳固地组装系统的多个元件,并可稳固地连接二个装置以构成一个稳定的系统。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模块在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连接模块的分解图。图3是图2的第一部件与第四部件的底面视图图4是图1的连接模块在4-4’方向上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1的连接模块在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连接模块在6-6’方向上的剖视图。图7是图5的连接模块的分解图。图8是图1的连接模块在第三状态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接模块及应用其的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模块100在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连接模块的分解图。如图1及图2所示,连接模块100包括第一部件110、第二部件120、第三部件130、第四部件140、第五部件150及至少一个弹性元件160。连接模块100可固接于第一装置(未绘示)上、可作为第一装置的一部分,或作为第一装置的组合配件,并可借由螺旋、锁附或卡扣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装置。其中,第一部件110、第二部件120、第三部件130、第四部件140、第五部件150分别形成中空的环状结构。具体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部件150可以固定于第一装置的机壳;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五部件150可以是第一装置的机壳的一部分,亦即第五部件150与第一装置的机壳可以是一体成型。在此设计下,连接模块100可视为第一装置的一部分。此外,第二装置(未绘示)亦可与连接模块100固接,且第二装置可通过连接模块100与第一装置相锁固。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模块100的任一部件也可设置于第二装置上或与第二装置一体成型,例如第四部件140可设置于第二装置上,或一体成型而成为第二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其中,第一装置及第二装置可分别是机械装置或电子装置,例如:通讯装置、影像撷取装置的机身、影像撷取装置的镜头、随身电脑、大型机械/具…等;或是搭配使用的配件,例如:影像撷取镜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装置及/或第二装置与连接模块100可构成系统。图3是图2的第一部件110与第四部件140的底面视图。如图2及图3
所示,第一部件1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触面110t,第二部件120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面120t。第一接触面110t设置于第一部件110的环周(未标示)上、第二接触面120t设置于第二部件120的环周(未标示)上,其中第一接触面110t与第二接触面120t皆沿轴向S1的方向延伸,且第一接触面110t与第二接触面120t可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一部件110与第二部件120相对旋转的过程中,第一接触面110t与第二接触面120t可相互抵接。此外,第三部件130可与第一部件110连动;再者,第二部件120可与第一部件110及第三部件130相对旋转,且通过相对旋转而在轴向S1的方向上相对位移。换言之,在第一部件11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自第一状态经第二状态变换至第三状态,该连接模块沿轴向依序包括:第四部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该第一部件与该第三部件固接,且自该第一状态至该第三状态,该第四部件与该第一部件连动相对旋转;自该第一状态至该第二状态,该第一部件与该第二部件相对旋转,该第二部件与该第三部件在该轴向上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自第一状态经第二状态变换至第三状态,该连接模块沿轴向依序包括:第四部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该第一部件与该第三部件固接,且自该第一状态至该第三状态,该第四部件与该第一部件连动相对旋转;自该第一状态至该第二状态,该第一部件与该第二部件相对旋转,该第二部件与该第三部件在该轴向上相对移动。2.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及第四部件,以及弹性元件,该第一部件设置于该第二部件及该第四部件之间,该第二部件设置于该第一部件及该第三部件之间,该第一部件与该第三部件固接,且该弹性元件连接该第一部件与该第四部件。3.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自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变换至第三状态,该连接模块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及第五部件,该第一部件与该第三部件相对卡固,该第二部件与该第五部件相对卡固,且在该第一状态及该第二状态之间,该第二部件与该第三部件在一轴向上相对旋转且位移;在该第二状态及该第三状态之间,该第四部件与该第一部件、该第二部件、该第三部件及该第五部件相对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件包括第一接触面,该第二部件包括第二接触面,且该第一接触面及该第二接触面的至少一个接触面是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与该第一部件及该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政南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