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55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8:51
本申请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所述组件包括:锥套外壳,至少包括外壳底壁、第一外壳侧壁、第二外壳侧壁,均垂直于所述外壳底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外壳侧壁设置有贯穿的第一条状开口,所述第二外壳侧壁设置有贯穿的第二条状开口;支撑板,穿过所述第一条状开口所述第二条状开口,贯穿所述锥套外壳,卡固在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之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垂直;内衬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通过所述两个侧板卡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贴靠,所述内衬板与所述外壳底壁成锐角。利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可以有效降低曳引媒介的拆卸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
本申请涉及端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
技术介绍
锥套是现有技术中端接装置的必备部件,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固定在锥套中的固定块和锥套配合,将曳引媒介夹紧。如果需要更换曳引媒介,或者曳引媒介收端,就需要将曳引媒介取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锥套、曳引媒介、楔块夹得很紧,拆卸难度非常大。而且为了取出曳引媒介,极有可能需要暴力施工,会造成曳引媒介和端接装置被损坏。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锥套、曳引媒介、楔块拆卸难度非常大。而且为了取出曳引媒介,极有可能需要暴力施工,会造成曳引媒介和端接装置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以在可以有效固定曳引媒介的同时,有效降低曳引媒介的拆卸难度,避免曳引媒介以及端接装置在拆卸过程中被损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所述组件包括:锥套外壳,至少包括外壳底壁、第一外壳侧壁、第二外壳侧壁,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均垂直于所述外壳底壁,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外壳侧壁设置有贯穿的第一条状开口,所述第二外壳侧壁设置有贯穿的第二条状开口;支撑板,穿过所述第一条状开口所述第二条状开口,贯穿所述锥套外壳,卡固在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之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垂直;内衬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通过所述两个侧板卡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贴靠,所述内衬板与所述外壳底壁成锐角。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楔块,夹固在所述外壳底壁和所述内衬板之间;曳引媒介,绕设在所述楔块上,被所述内衬板和所述楔块夹紧固定。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条状开口的有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形成有两块凸起的限位板,两块凸起的限位板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二条状开口,穿过所述第二条状开口凸起至所述锥套外壳外,所述第二条状开口的宽度与所述限位板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二条状开口的长度与所述限位板的长度相匹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设置有开孔,用于插入开口销、螺栓、膨胀螺丝。。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衬板的所述两个侧板与所述底板垂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处理成圆角,所述内衬板的板面经过光滑处理。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衬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内衬板的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支持板在所述锥套外壳内的部分的长度相等。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楔块的一侧面与所述外壳底壁平行且夹紧所述曳引媒介,另一侧面与所述内衬板的底板平行且夹紧所述曳引媒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锥套外壳为一体弯折成型,所述第一外壳侧壁、所述第二外壳侧壁分别与所述外壳底壁的两侧边缘一体连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状开口与所述第二条状开口平行且位置相匹配。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可以利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内衬板配合所述楔块,将所述曳引媒介有效夹紧固定。同时,在需要拆卸所述曳引媒介时,只需要将支撑板通过所述条状开口抽出所述锥套外壳,所述内衬板就会脱落,所述曳引媒介和所述楔块就可以很轻易地取出所述锥套外壳,不会造成曳引媒介和楔块的损坏。而且,内衬板的外侧面经过光滑处理,而且夹角处理为圆角,可以避免曳引媒介在边缘处被割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的装置结构侧视图;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的装置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锥套外壳的主视图;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锥套外壳的右视图;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锥套外壳的左视图;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支撑板的主视图;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支撑板的侧视图;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内衬板的侧视图;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内衬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的装置结构侧视图。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的装置结构主视图。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装置结构,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装置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模块单元。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可以包括:锥套外壳1,至少包括外壳底壁13、第一外壳侧壁11、第二外壳侧壁12,所述第一外壳侧壁11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12均垂直于所述外壳底壁13,所述第一外壳侧壁11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12相互平行;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锥套外壳的主视图,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锥套外壳的右视图。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锥套外壳的左视图。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外壳侧壁11设置有贯穿的第一条状开口14,所述第二外壳侧壁12设置有贯穿的第二条状开口15;支撑板2,穿过所述第一条状开口所述第二条状开口,贯穿所述锥套外壳1,卡固在所述第一外壳侧壁11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12之间,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第一外壳侧壁11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12垂直;内衬板3,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侧板31和一个底板32,通过所述两个侧板31卡在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底板32与所述支撑板2贴靠,所述内衬板3与所述外壳底壁13成锐角。本例中,所述组件还可以包括:楔块4,夹固在所述外壳底壁13和所述内衬板3之间;曳引媒介5,绕设在所述楔块4上,被所述内衬板3和所述楔块4夹紧固定。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条状开口15的个数可以是两个,当然,具体的所述第二条状开口15的个数本申请不作限定。对应的,图6是本例中提供的所述支撑板的主视图。图7是本例中提供的所述支撑板的侧视图。如图6、图7所示,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形成有两块凸起的限位板21,两块凸起的限位板21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二条状开口15,穿过所述第二条状开口15凸起至所述锥套外壳1外,所述第二条状开口15的宽度与所述限位板21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二条状开口15的长度与所述限位板21的长度相匹配。其中,所述相匹配可以是恰好相等,具体的,所述相匹配可以以所述限位板21可以穿过第二条状开口15并可以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又可以较容易地取出所述第二条状开口15为标准。另外,本例中,所述第一条状开口14与所述第二条状开口15平行且位置相匹配。本例中,所述限位板21设置有开孔22,用于插入开口销、螺栓、膨胀螺丝。在所述支撑板2卡在所述锥套外壳上时,可以在所述开孔22中插入开口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锥套外壳,至少包括外壳底壁、第一外壳侧壁、第二外壳侧壁,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均垂直于所述外壳底壁,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外壳侧壁设置有贯穿的第一条状开口,所述第二外壳侧壁设置有贯穿的第二条状开口;支撑板,穿过所述第一条状开口所述第二条状开口,贯穿所述锥套外壳,卡固在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之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垂直;内衬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通过所述两个侧板卡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贴靠,所述内衬板与所述外壳底壁成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锥套外壳,至少包括外壳底壁、第一外壳侧壁、第二外壳侧壁,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均垂直于所述外壳底壁,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外壳侧壁设置有贯穿的第一条状开口,所述第二外壳侧壁设置有贯穿的第二条状开口;支撑板,穿过所述第一条状开口所述第二条状开口,贯穿所述锥套外壳,卡固在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之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外壳侧壁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垂直;内衬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通过所述两个侧板卡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贴靠,所述内衬板与所述外壳底壁成锐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楔块,夹固在所述外壳底壁和所述内衬板之间;曳引媒介,绕设在所述楔块上,被所述内衬板和所述楔块夹紧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卸锥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状开口的有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形成有两块凸起的限位板,两块凸起的限位板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二条状开口,穿过所述第二条状开口凸起至所述锥套外壳外,所述第二条状开口的宽度与所述限位板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骞任明权林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