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轿顶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60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轿顶护栏,其包括设置在轿顶前侧的前侧护栏,前侧护栏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第一护栏、第二护栏均包括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一立柱分别与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固定连接,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相邻设置;第三立柱位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第三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通过可伸缩交叉杆连接,使得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可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立柱方向收拢或展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在轿顶前侧增加前侧护栏,前侧护栏可伸缩打开、关闭,在电梯检修维保时,既方便工作人员进出轿顶,又保护工作人员安全。又保护工作人员安全。又保护工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轿顶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轿顶护栏。

技术介绍

[0002]载重大的电梯对应的开门宽度也大,会采用三折的开门方式,需要在轿厢前端与井道壁留有足够的空间安装三折的层门板,此时轿顶前端与井道壁的间距会超过300mm。相关国家标准要求轿顶与井道壁有大于300mm的间隙时,均需安装护栏,以防安装维保人员在轿顶检修时有坠落井道的风险,护栏在工作人员对电梯维修时起到保护的作用。
[0003]一般电梯采用的轿顶护栏为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加后侧护栏的三边围栏,前侧没有前侧护栏,而大载重的轿厢在轿顶的前侧增加前护栏很有必要,可以有效的避免坠落井道这一风险的发生。
[0004]现有为了安全考虑护栏与护栏之间固定设置不能折叠打开,前侧护栏设置的较矮,方便工作人员从上侧翻入轿顶护栏的内侧,但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轿顶护栏,以解决轿顶护栏固定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可折叠轿顶护栏,其包括设置在轿顶前侧的前侧护栏,所述的前侧护栏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均包括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一立柱分别与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相邻设置;所述的第三立柱位于所述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的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所述的第三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通过可伸缩交叉杆连接,使得所述的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的第一立柱方向收拢或展开;
[0008]所述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远离;当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开关,另一个上设置有插针,所述的开关与电梯的控制系统连接,当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插针与所述的开关电连接,轿厢运行;当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插针与所述的开关分离,轿厢停止运行。
[0010]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沿各自延伸方向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导向孔位于所述的第二导向孔上方。
[0011]优选地,所述的交叉杆包括多个顺序连接的杆单元,所述的杆单元包括相叉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立柱与所述的第三立柱之间的杆单元的第一杆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立柱的第一导向孔内,所述的
第一杆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三立柱的第二导向孔内,所述的第二杆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立柱的第二导向孔内,所述的第二杆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三立柱的第一导向孔内;所述的第三立柱与所述的第二立柱之间的杆单元的第一杆一端与与之相邻的第二杆连接,所述的第一杆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立柱的第二导向孔内,所述的第二杆一端与与之相邻的第一杆连接,所述的第二杆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立柱的第一导向孔内。
[0012]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所述的第三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均设置有第四立柱,所述的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的杆单元与所述的第四立柱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的杆单元与所述的第四立柱通过轴转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的可折叠轿顶护栏还包括滑轨,所述的滑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的滑轨位于所述的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的下方,所述的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的下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轨上。
[0014]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立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的第三立柱的长度。
[0015]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护栏的第二立柱与所述的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的紧固件为蝶形螺栓组件。
[0016]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均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所述的第一板与所述的第二板连接并垂直,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一板相对,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板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的第二板上开设有所述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
[0017]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一立柱均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的第一支板与所述的第二支板连接并垂直,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一支板分别与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所述的第二支板上均开设有所述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9]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在轿顶前侧增加前侧护栏,前侧护栏可伸缩打开、关闭,在电梯检修维保时,既能方便工作人员进出轿顶,又能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以防坠落井道,方便安装维保人员进出轿顶的同时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图;
[0021]附图2为附图1的放大图;
[0022]附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图;
[0023]附图4为附图2的放大图;
[0024]附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在关闭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5]附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在关闭状态下的俯视图;
[0026]附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7]以上附图中:1

第一立柱,11

第一支板,12

第二支板,13

第一导向孔,14

第二导向孔,2

第二立柱,21

第一板,22

第二板,23

第一导向孔,24

第二导向孔,3

第三立柱,31

第一导向孔,32

第二导向孔,4

第四立柱,5

交叉杆,51

第一杆,52

第二杆,6

滑轨,7

轴,8

紧固件,9

开关,10

插针,15

左侧护栏,16

右侧护栏,17

后侧护栏,18

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轿顶前侧的前侧护栏,所述的前侧护栏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均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一立柱分别与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相邻设置;所述的第三立柱位于所述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的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所述的第三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通过可伸缩交叉杆连接,使得所述的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的第一立柱方向收拢或展开;所述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相远离;当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的第二立柱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开关,另一个上设置有插针,所述的开关与电梯的控制系统连接,当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插针与所述的开关电连接,轿厢运行;当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插针与所述的开关分离,轿厢停止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沿各自延伸方向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导向孔位于所述的第二导向孔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轿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杆包括多个顺序连接的杆单元,所述的杆单元包括相叉接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立柱与所述的第三立柱之间的杆单元的第一杆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立柱的第一导向孔内,所述的第一杆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三立柱的第二导向孔内,所述的第二杆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立柱的第二导向孔内,所述的第二杆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三立柱的第一导向孔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