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63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板;安装于支撑板下方的车轮;设置于支撑板上的两个卡件,两个卡件之间围成卡槽,卡槽用于卡置框架构件的边梁;设置于卡件上方,与卡件配合的锁紧件,锁紧件用于锁紧卡槽内的边梁。在对框架构件进行运输时,将框架构件的边梁放置于卡槽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四个运输装置,框架构件两侧的边梁分别置于两个运输装置中。之后安装上锁紧件,将框架构件的边梁锁紧在卡槽中,防止边梁在运输的过程中蹿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运输装置之间为独立的个体,因此可以根据框架构件的实际宽度来布局运输装置,运输不同宽度的框架构件,从而突破了普通车辆装载的局限性,降低了人工劳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A Transportation Device for Frame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port device for frame components,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a wheel mounted under the support plate; two clamp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late, which are surrounded by a chuck between the two clamps, and the chuck is used to clamp the side beam of the frame component; a locking element arranged above the chuck,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clamp, and a locking element used for the clamp. Lock the side beam in the chute. When the frame member is transported, the side beams of the frame member are placed in the chute. Usually, four transporting devices are needed. The side beams of the frame member are placed in two transporting devices respectively. Later, a locking element is installed to lock the side beam of the frame member in the chute to prevent the side beam from jumping in th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The transport devices in the utility model are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so the transport devices can b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width of the frame components, and the frame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widths can be transported, thus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ordinary vehicle loading, reducing the amount of manual labor and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框架构件的运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施工现场,通常是通过汽车、吊车、行车等吊装或运输框架构件。但是,受汽车、吊车、行车等车宽的局限性,一些体积较大的框架构件无法装载到运输车辆上,只能依靠人工抬动。人工搬运框架构件不仅增大了劳动负荷,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不存在装载的局限性,能够对不同宽度的框架构件进行运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不存在装载的局限性,能够对不同宽度的框架构件进行运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车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两个卡件,两个所述卡件之间围成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置框架构件的边梁;设置于所述卡件上方,与所述卡件配合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所述卡槽内的所述边梁。优选地,所述车轮的行进方向与两个所述卡件的连线方向垂直或者平行。优选地,所述卡件包括卡板和与所述卡板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卡板与所述连接板构成角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卡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边缘。优选地,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栓孔。优选地,沿着两个所述卡件的连线方向,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螺栓孔。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管,所述卡件的上部设置有供所述锁紧管穿过的锁紧孔。优选地,还包括车轮安装板,所述车轮安装板焊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下部,所述车轮通过轮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轮安装板上。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对框架构件进行运输时,将框架构件的边梁放置于卡槽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四个运输装置,框架构件两侧的边梁分别置于两个运输装置中。之后安装上锁紧件,将框架构件的边梁锁紧在卡槽中,防止边梁在运输的过程中蹿动。本技术中的运输装置之间为独立的个体,因此可以根据框架构件的实际宽度来布局运输装置,运输不同宽度的框架构件,从而突破了普通车辆装载的局限性,降低了人工劳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框架构件运输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框架构件运输装置的侧视图。其中,1为支撑板、2为卡件、21为卡板、22为连接板、3为螺栓、4为锁紧管、5为车轮、6为车轮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不存在装载的局限性,能够对不同宽度的框架构件进行运输。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图3。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框架构件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板1、车轮5、两个卡件2以及锁紧件。其中,车轮5安装于支撑板1的下方。两个卡件2设置于支撑板1上。两个卡件2之间围成卡槽,该卡槽用于卡置框架构件的边梁。锁紧件设置于卡件2的上方,与卡件2配合,对卡槽内的边梁产生卡紧力,防止边梁在运输的过程中蹿动。在对框架构件进行运输时,将框架构件的边梁放置于卡槽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四个运输装置,框架构件两侧的边梁分别置于两个运输装置中。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运输装置的个数。如果边梁的长度较长,可以在每一侧设置多个运输装置,用于平稳地支撑边梁。本文对运输装置的个数不作具体限定。待边梁卡置于卡槽中后,安装上锁紧件,将边梁锁紧在卡槽中,防止边梁在运输的过程中蹿动,本技术中的运输装置之间为独立的个体,因此可以根据框架构件的实际宽度来布局运输装置,运输不同宽度的框架构件,从而突破了普通车辆装载的局限性,降低了人工劳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车轮的安装方向与卡件2的设置方向存在如下关系:车轮5的行进方向与两个卡件2的连线方向垂直或者平行。如果框架构件的长度较长,那么就选择车轮5的行进方向与两个卡件2的连线方向垂直的运输装置,如附图1所示。将框架构件的长边边梁放置于运输装置的卡槽中,之后推动框架构件前进。如果框架构件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相差无几,那么可以选择车轮5行进方向与两个卡件2的连线方向平行的运输装置,如附图3所示。将框架构件的长边或宽边的边梁放置于运输装置的卡槽中。卡件2具体地包括卡板21和连接板22。卡板21为立板,两个卡板21围成卡槽。卡板21与连接板22相连接。连接板22连接于支撑板1上。卡板21与连接板22组成角状结构,并且连接板22相对于卡板21靠近支撑板1的边缘。连接板22位于卡槽外部,连接板22不占用卡槽空间,不会对内置的边梁造成干涉。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选择角钢或槽钢来充当卡件2。两个角钢或槽钢背对背布置。连接板22与支撑板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如此设置方便拆卸,方便更换卡件2。支撑板1上设置有螺栓孔,连接板22上也设置有螺栓孔,螺栓旋拧入两个螺栓孔中,将连接板22锁紧在支撑板1上。为了能够卡置不同宽度的边梁,在支撑板1上,沿两个卡件2的连线方向设置了多个螺栓孔。如果框架构件的边梁的宽度较宽,那么就拉大两个卡件2之间的距离,待位置合适后,将螺栓3旋拧入支撑板1上对应的螺栓孔中。如果框架构件的边梁的宽度较窄,那么就缩短两个卡件2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极大地拓宽了两个卡件2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锁紧件包括锁紧管4,卡件2的上部设置有供锁紧管4穿过的锁紧孔。锁紧管4依次穿过两个卡件2上的锁紧孔,锁紧管4对下方的边梁形成约束作用,限制边梁蹿动。车轮5的具体安装方式如下:设置了车轮安装板6和轮轴。车轮安装板6焊接在支撑板1的下部。车轮安装板6为两个。轮轴的两端连接在两个车轮安装板6上。车轮5位于两个车轮安装板6之间,且轮轴穿设在车轮5中。如此,车轮5便能够相对于支撑板1滚动。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下方的车轮(5);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上的两个卡件(2),两个所述卡件(2)之间围成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置框架构件的边梁;设置于所述卡件(2)上方,与所述卡件(2)配合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所述卡槽内的所述边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构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下方的车轮(5);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上的两个卡件(2),两个所述卡件(2)之间围成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置框架构件的边梁;设置于所述卡件(2)上方,与所述卡件(2)配合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所述卡槽内的所述边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构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5)的行进方向与两个所述卡件(2)的连线方向垂直或者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构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2)包括卡板(21)和与所述卡板(21)连接的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构件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1)与所述连接板(22)构成角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宏军柳建龙蒋林钢王长青黄安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