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住宅的隔热构造的改善,属于房屋建筑的
技术介绍
一般的木结构建筑物中,在横向外墙等的部位设置屋顶里层换气口,尽量地使屋顶里层内部的温度与外部空气温度同化地进行施工,屋顶里层内部温度根据建筑物的建造地区、日照条件、季节有时温度会很高(70℃以上)。这样,为了减轻由于屋顶里层空间的热对居室的坏的影响,一般在居室的顶棚里面进行吹入用纤维质隔热部件或者硬质氨基甲酸乙脂泡沫隔热部件的施工。图8是现有的在居室顶棚上面施工硬质氨基甲酸乙脂泡沫隔热部件2的构造,在顶棚3上铺设200mm厚的硬质氨基甲酸乙脂泡沫隔热部件2,在外壁W的上部设置换气口O2。因此,在屋顶里层内部R0的热的流动,是来自屋顶4面及缝隙O1的侵入热T1一边将屋顶里层内部R0加温一边加热硬质氨基甲酸乙脂泡沫隔热部件2蓄热,其中的一部分成为向居室R的透过热T3,加热隔了热部件2的热气与侵入热T1形成循环流作为放出热T2从换气口O2放出。而且,即使如硬质氨基甲酸乙脂泡沫隔热部件2或者吹入用纤维质隔热部件2那样的具有高隔热性能的隔热部件,如果被长时间的太阳热加热暴晒,这些隔热部件2也会吸收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住宅的隔热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住宅的屋顶(4)内面或包围居室(R)的顶棚3、墙壁等的隔板面部件外面的适当的部位配置板状的隔热部件(2),在板状的隔热部件(2)的外面配置遮热部件(1),该遮热部件(1)的至少上面薄片(11)由在上面具有热反射箔(M)的多个薄片(11、12、13)构成,而且在各薄片之间通过可倒伏的起立片(14、15)群形成空气层空间(S);通过遮热部件(1)减轻向隔热部件(2)的热的积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节也,佐藤隆,井上贞弘,秋田谷优美,松本节也,井上贞弘,佐藤隆,秋田谷优美,
申请(专利权)人:松本节也,佐藤隆,井上贞弘,秋田谷优美,秋田谷优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