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空气换热器及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92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空气换热器及电器设备,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解决了流体刮擦换热器的翅片引起噪声的技术问题。换热器消噪结构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流体导向装置能够设置于换热器的流体入口一侧,改变流体方向,使流体沿平行于换热器翅片的方向由翅片之间的空隙流经换热器,从而避免了流体刮擦换热器的翅片,减少或消除了生产生活中换热器以及电器设备的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空气换热器及电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空气换热器及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可分为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两大类,板式换热器中板翅式换热器热阻低,传热效率高,应用较为广泛。在有些流场中,流体的流动方向是与板翅式换热器的翅片呈一定角度的,使得流体在流经换热器的翅片时容易产生刮擦,引起噪声,当流体的流速较快时,噪声的分贝更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现有技术也出现了一些换热器消噪结构,有的在换热器翅片的迎风侧沿流体的流动方向设置扰流板,使流体不能直接流到流体速度最快区域的翅片上,从而消除部分噪音。但是这种方式,由于流体不通过这一区域的换热器翅片,就等于减少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受到影响,单位换热量的能耗提高;而且除了流体速度最快区域,其他区域的翅片处的流体的流速也很高,这部分流体还会与翅片呈一定角度地刮擦翅片,因此这种消噪结构不能完全消除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空气换热器及电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流体刮擦换热器的翅片引起噪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所述流体导向装置能够设置于换热器的流体入口一侧,改变流体方向,使流体沿平行于换热器翅片的方向由翅片之间的空隙流经所述换热器。可选地,所述流体导向装置包括导流结构和固定装置,所述导流结构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换热器上。可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多个导流板。可选地,所有所述导流板均平行于所述换热器的翅片。可选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其中任一所述第二卡合部相扣合。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导流结构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上。可选地,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上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下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可选地,所述上支架具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与任一所述第二通孔相卡接。可选地,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搭扣结构,所述流体导向装置能够通过所述搭扣结构扣接于所述换热器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换热器,包括上述的换热器消噪结构,流经所述换热器翅片的所述流体为空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包括上述的空气换热器。可选地,所述电器设备为空调器的室内机。可选地,所述空调器为天井机空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空气换热器及电器设备,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流体导向装置能够设置于换热器的流体入口一侧,改变流体方向,使流体沿平行于换热器翅片的方向由翅片之间的空隙流经换热器,从而在保障换热效率的前提下,避免了流体刮擦翅片,减少或消除了生产生活中换热器以及电器设备的噪声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换热器消噪结构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是流体导向装置的导流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换热器消噪结构安装于换热器时导流板与翅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导流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流结构;11、导流板;111、倒角;2、固定装置;21、上支架;211、搭扣结构;212、第一通孔;213、第一卡合部;22、下支架;221、第二通孔;222、连接部;3、换热器;31、翅片;4、涡轮风机;5、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现有空调器室内机结构,根据风机的出风方式分为吹风式和吸风式,从风机风口吹出的风先经过换热器3再从机组出风口出去的方式为吹风式,从风机风口吹出的风不经过换热器3,直接从机组出风口出去的方式为吸风式。吹风式出风方式的机组由于风直接拍打在换热器3上,换热器3上存在局部风速大,且换热器3的摆放方式如果与机组成一定角度安装,则风通过换热器3时的风向与换热器3上的翅片31方向不是水平的,容易刮擦翅片31,引起“风吹翅片声”的异常声,特别是商用天井机,风向与翅片31方向是有一定角度的,且由于空间的限制,换热器3与风机之间的距离较近,当换热器3上出现局部风速大的情况,更容易产生音质异常。该异常声的出现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烦躁,客户感受不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内机的换热器3消噪结构,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流体导向装置能够设置于换热器3的流体入口一侧,改变流体方向,使流体沿平行于换热器3翅片31的方向由翅片31之间的空隙流经换热器3。流体导向装置能够设置于换热器3的流体入口一侧,改变流体方向,使流体沿平行于换热器3翅片31的方向由翅片31之间的空隙流经换热器3,从而在保障换热效率的前提下,避免了流体刮擦翅片31,减少或消除了生产生活中换热器3以及电器设备的噪声污染。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流体导向装置包括导流结构1和固定装置2,导流结构1通过固定装置2可拆卸式固定于换热器3上。导流结构1和固定装置2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流体导向装置安装于换热器3上的结构参见图6。导流结构1通过固定装置2可拆卸式固定于换热器3上,拆装方便,能够根据现场安装条件和换热器的大小高度调整导流结构1与换热器翅片之间的相对位置,适应性强。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导流结构1包括如图2所示的框架和设置于框架上的多个导流板11。多个导流板11能够改变流经整个宽度方向的换热器3的气流的流速和流向,达到完全消除噪声的目的。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有导流板11均平行于换热器3的翅片31。导流板11平行于翅片31,通过简单结构实现了气流沿平行于换热器3翅片31的方向由翅片31之间的空隙流经换热器3,气流不刮擦翅片31,消除噪声。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213,固定装置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213与其中任一第二卡合部相扣合。第一卡合部213与任一第二卡合部相扣合,通过调整选择与第一卡合部213扣合的第二卡合部,达到位置高度可调的目的。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固定装置2包括上支架21和下支架22,导流结构1可拆卸式固定于上支架21和/或下支架22上。上支架21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所述流体导向装置能够设置于换热器的流体入口一侧,改变流体方向,使流体沿平行于换热器翅片的方向由翅片之间的空隙流经所述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导向装置,所述流体导向装置能够设置于换热器的流体入口一侧,改变流体方向,使流体沿平行于换热器翅片的方向由翅片之间的空隙流经所述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消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导向装置包括导流结构和固定装置,所述导流结构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换热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消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多个导流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消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导流板均平行于所述换热器的翅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消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其中任一所述第二卡合部相扣合。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消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导流结构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刘伯春汪俊勇胡知耀曾锦国龚立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