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84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旋转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包括底座和转轴,所述底座设有出料口,所述转轴设有进料口,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一补偿组件、第一密封组件、第二补偿组件以及第二密封组件,所述转轴的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抵件和第二抵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转接头能够防止颗粒卡死的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接头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旋转接头的作用是将液体从管道的经由进料口输入到出料口,进而进入旋转或往复运动的设备中,再从其中排出的连接用的密封装置。目前用于砂磨机、珠磨机、固液离心分离机等轴心出料用,传统的旋转接头在颗粒和浆料分离容易被颗粒卡死导致旋转接头损坏,电机过载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接头,该接头能够防止颗粒卡死的情况的发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旋转接头,包括底座和转轴,所述底座设有出料口,所述转轴设有进料口,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一补偿组件、第一密封组件、第二补偿组件以及第二密封组件,所述转轴的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抵件和第二抵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外侧与底座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内侧与第一补偿组件抵接,所述第一补偿组件的一侧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补偿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抵件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一侧与底座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另一侧与第二补偿组件抵接,所述第二补偿组件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补偿组件的另一侧与第二抵件抵接。其中,所述第一补偿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组以及第一补偿块,所述第一弹簧组的一侧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组的另一侧与第一补偿块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补偿块的另一侧与第一抵件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一补偿块的外端抵接。其中,所述第二补偿组件包括第二弹簧组以及第二补偿块,所述第二弹簧组的一侧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组的另一侧与第二补偿块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块的另一侧与第二抵件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与第二补偿块的外端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和挡圈,所述挡圈设于密封圈靠近出料口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为密封硅胶。其中,所述底座还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连通,当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时,冷却水经过补偿组件从出水口排出。其中,所述转轴和底座之间还设有轴承。其中,所述底座还设有渗透水出口,所述渗透水出口设于第二抵件与轴承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旋转接头不会被颗粒卡死:转轴在转动时,第一抵件和第二抵件也会跟随转轴转动,并在第一补偿组件和第二补偿组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抵接,浆料不会从第一补偿组件和第一抵件之间、第一补偿组件和第二抵件之间流入至转轴,使得转轴卡死;同时,第一密封组件将第一补偿组件与底座之间的间隔、第二密封件将第二补偿组件与底座之间的间隔封闭,从而将颗粒完全隔绝在转轴外,同时不影响转轴的转动。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底座--1,转轴--2,出料口--31,进料口--32,第一补偿组件--4,第一弹簧组--41,第一补偿块--42,第一密封组件--5,第一密封圈--51,挡圈--52,第二补偿组件--6,第二弹簧组--61,第二补偿块--62,第二密封组件--7,第一抵件--81,第二抵件--82,进水口--91,出水口--92,渗透水出口--93,轴承--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或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接头,包括底座1和转轴2,所述底座1设有出料口31,所述转轴2设有进料口32,所述转轴2转动连接于底座1,所述底座1设有第一补偿组件4、第一密封组件5、第二补偿组件6以及第二密封组件7,所述转轴2的远离进料口32的一端设有第一抵件81和第二抵件82;所述第一密封组件5的外侧与底座1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5的内侧与第一补偿组件4抵接,所述第一补偿组件4的一侧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一补偿组件4的另一侧与第一抵件81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7的一侧与底座1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7的另一侧与第二补偿组件6抵接,所述第二补偿组件6的一端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补偿组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抵件82抵接。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接头,具有以下效果:旋转接头不会被颗粒卡死:转轴2在转动时,第一抵件81和第二抵件82也会跟随转轴2转动,并在第一补偿组件4和第二补偿组件6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抵接,浆料不会从第一补偿组件4和第一抵件81之间、第一补偿组件4和第二抵件82之间流入至转轴2,使得转轴2卡死;同时,第一密封组件5将第一补偿组件4与底座1之间的间隔封闭,第二密封组件7将第二补偿组件6与底座1之间的间隔封闭,从而将颗粒完全隔绝在转轴2外,同时不影响转轴2的转动。具体的,所述第一补偿组件4包括第一弹簧组41以及第一补偿块42,所述第一弹簧组41的一侧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组41的另一侧与第一补偿块4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补偿块42的另一侧与第一抵件81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5与第一补偿块42的外端抵接。所述第二补偿组件6包括第二弹簧组61以及第二补偿块62,所述第二弹簧组61的一侧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组61的另一侧与第二补偿块6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补偿块62的另一侧与第二抵件82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7与第二补偿块62的外端抵接。当转轴2转动时,第一抵件81和第二抵件82会随着转轴2转动,第一补偿块42在第一弹簧组41的作用下,将第一补偿块42往第一抵件81的方向推,致使第一补偿块42与第一抵件81始终保持紧密抵接的状态;第二补偿块62在第二弹簧组61的共同作用下,将第二补偿块62往第二抵件82的方向推,致使第二补偿块62与第二抵件82始终保持紧密抵接的状态。同时,第一补偿块42和第二补偿块62在旋转接头工作时间久后,第一补偿块42和第一抵件81接触的地方、第二补偿块62和第二抵件82接触的地方会有磨损,第一弹簧组41和第二弹簧组61还可以起到自动补偿的作用。并在底座1上安装进水口91和一个出水口92,进水口91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使得冷却水由下方进入底座1,冷却水对第一补偿组件4和第二补偿组件6进行吸热,最后由出水口92将热水排出;同时,从下方进水可以使得转轴2进行空转,避免在无浆料通过时转轴2烧毁。具体的,第一弹簧组41和第二弹簧组61围着转轴2的圆周平均分布,使得第一补偿块42和第二补偿块62的受力均匀;并且根据转轴的大小改变弹簧组内弹簧的数量。其中,小的旋转接头由6条弹簧组成的弹簧组进行圆周平均分布,稍大的旋转接头由10条弹簧组成的弹簧组进行圆周平均分布,再大一点的旋转接头由10条弹簧组成的弹簧组进行圆周平均分布。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接头,第一密封组件5包括第一密封圈51和挡圈52,第二密封组件7为密封硅胶,挡圈52可以防止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接头,包括底座(1)和转轴(2),所述底座(1)设有出料口(31),所述转轴(2)设有进料口(32),所述转轴(2)转动连接于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第一补偿组件(4)、第一密封组件(5)、第二补偿组件(6)以及第二密封组件(7),所述转轴(2)的远离进料口(32)的一端设有第一抵件(81)和第二抵件(82);所述第一密封组件(5)的外侧与底座(1)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5)的内侧与第一补偿组件(4)抵接,所述第一补偿组件(4)的一侧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一补偿组件(4)的另一侧与第一抵件(81)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7)的一侧与底座(1)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7)的另一侧与第二补偿组件(6)抵接,所述第二补偿组件(6)的一端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补偿组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抵件(82)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接头,包括底座(1)和转轴(2),所述底座(1)设有出料口(31),所述转轴(2)设有进料口(32),所述转轴(2)转动连接于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第一补偿组件(4)、第一密封组件(5)、第二补偿组件(6)以及第二密封组件(7),所述转轴(2)的远离进料口(32)的一端设有第一抵件(81)和第二抵件(82);所述第一密封组件(5)的外侧与底座(1)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5)的内侧与第一补偿组件(4)抵接,所述第一补偿组件(4)的一侧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一补偿组件(4)的另一侧与第一抵件(81)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7)的一侧与底座(1)抵接,所述第二密封组件(7)的另一侧与第二补偿组件(6)抵接,所述第二补偿组件(6)的一端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补偿组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抵件(82)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组件(4)包括第一弹簧组(41)以及第一补偿块(42),所述第一弹簧组(41)的一侧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组(41)的另一侧与第一补偿块(4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补偿块(42)的另一侧与第一抵件(81)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组件(5)与第一补偿块(42)的外端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军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琅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