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21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折叠滑板车,包括前踏板、与前踏板的后端铰接的后踏板以及与前踏板的前端铰接的立杆,后踏板与前踏板的后端铰接,立杆的下端与前踏板的前端铰接;后踏板摆动至与前踏板呈同一水平展开状态,或摆动至前踏板的下端部,立杆摆动至与前踏板呈展开状,或摆动至与前踏板的上端部叠合;立杆的上端具有第一伸缩杆,立杆形成有贯穿立杆长度方向的第一镂空区域,第一伸缩杆沿立杆的长度方向伸进第一镂空区域中或远离立杆呈伸长状态。将立杆摆动至叠合在前踏板上,进一步将伸缩杆沿立杆的长度方向嵌入镂空区域,并将后踏板摆动至前踏板的下端部,极大的减少了该折叠滑板车折叠后的长度,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以及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的
,尤其是折叠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滑板车包括踏板、前后轮、立杆以及布置在立杆上端的手把,手把呈横向布置,横向布置的手把有利于更好地操纵平衡车,实现平衡车的转向等功能,是一种非常省略的运动器械。为了便于携带,现在的滑板车都可以实现折叠功能,将操纵杆贴合在滑板车的踏板上以便于放置。现有技术中,滑板车折叠只是将操纵杆向下折叠贴合在滑板车的踏板上,由于立杆以及踏板的长度度较长,因此即使完成折叠,滑板车仍然占有很大的面积,并且在携带出行时也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折叠滑板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的滑板车折叠后仍然占有很大空间不便携带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折叠滑板车,包括前踏板、与所述前踏板的后端铰接的后踏板以及与所述前踏板的前端铰接的立杆,所述后踏板通过第一折叠结构与所述前踏板的后端铰接,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第二折叠结构与所述前踏板的前端铰接;所述后踏板绕所述第一折叠结构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呈同一水平展开状态,或摆动至所述前踏板的下端部,所述立杆绕所述第二折叠结构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呈展开状,或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的上端部叠合;所述立杆的上端具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立杆形成有贯穿所述立杆长度方向的第一镂空区域,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部嵌入在所述第一镂空区域中,所述第一伸缩杆沿所述立杆的长度方向伸进所述第一镂空区域中或远离所述立杆呈伸长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后踏板的下端部的后端具有后滑轮,所述前踏板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下开口的容腔,所述后踏板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的下端部时,所述后滑轮置于所述容腔中。进一步地,所述前踏板的侧边铰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摆动至朝下延伸布置或摆动呈弯折状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具有朝向前踏板的内端部,所述支撑架的内端部朝内设有卡扣,所述后踏板的下端部的侧边形成有卡腔,所述卡扣嵌入进所述卡腔实现所述后踏板与所述前踏板的叠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前踏板的上端部与所述后踏板的上端部通过扣接结构固定,所述扣接结构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前踏板上端部的卡片以及形成在所述后踏板上端部的卡槽,所述卡片朝向所述后踏板的一端形成有卡钩,所述卡片摆动至与前踏板呈叠合状态,所述卡钩嵌入所述卡槽实现展开状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前踏板的前端具有与所述前踏板铰接的摆动块,所述摆动块的前端通过第二折叠结构与所述立杆铰接,所述摆动块的下端部具有前滑轮,所述摆动块相对与所述前踏板分别朝所述前踏板的两侧进行摆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立杆的下端两侧的铰接片,两侧的所述铰接片分别置于所述摆动块的两侧并与所述摆动块的两侧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还具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伸缩杆长度方向的第二镂空区域,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端部嵌入在所述第二镂空区域中,所述第二伸缩杆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伸进所述第二镂空区域中或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呈伸长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横向穿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控制杆活动连接的手把,所述手把摆动至与所述控制杆呈同一直线或摆动至与所述控制杆呈弯折状。进一步地,所述手把摆动至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并相对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呈并列平行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折叠滑板车,在第一伸缩杆呈伸长状态,立杆摆动至与前踏板呈展开状并且后踏板与前踏板的上端面呈同一水平面即呈同一水平状态时,该折叠滑板车为使用状态;而在将立杆摆动至叠合在前踏板上时,此时该折叠滑板车呈长条状,可以放置在纵向空间较大的位置;进一步的,将伸缩杆沿立杆的长度方向嵌入镂空区域,并将后踏板摆动至前踏板的下端部,此时极大的减少了该折叠滑板车折叠后的长度,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以及携带,这样通过两种折叠状态的任意切换,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存放空间进行改变,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折叠的滑板车折叠后仍然占有很大空间不便携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一次折叠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第二折叠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二次折叠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二次折叠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的第三折叠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用于滑板运动,并且将后踏板12以及立杆13分别折叠至与前踏板11叠合后,极大的减少了滑板车折叠后所占用的空间,便于携带出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滑板车,包括前踏板11、与前踏板11的后端铰接的后踏板12以及与前踏板11的前端铰接的立杆13,后踏板12通过第一折叠结构与前踏板11的后端铰接,立杆13的下端通过第二折叠结构与前踏板11的前端铰接;后踏板12绕第一折叠结构摆动至与前踏板11呈同一水平展开状态,或摆动至前踏板11的下端部,立杆13绕第二折叠结构摆动至与前踏板11呈展开状,或摆动至与前踏板11的上端部叠合;立杆13的上端具有第一伸缩杆131,立杆13形成有贯穿立杆13长度方向的第一镂空区域,第一伸缩杆131的下端部嵌入在第一镂空区域中,第一伸缩杆131沿立杆13的长度方向伸进第一镂空区域中或远离立杆13呈伸长状态。通过上述的结构,在第一伸缩杆131呈伸长状态,立杆13摆动至与前踏板11呈展开状并且后踏板12与前踏板11的上端面呈同一水平面即呈同一水平状态时,该折叠滑板车为使用状态;而在将立杆13摆动至叠合在前踏板11上时,则为一次折叠状态,此时该折叠滑板车呈长条状,可以放置在纵向空间较大的位置;而在一次折叠状态的基础上,将伸缩杆沿立杆13的长度方向嵌入镂空区域,并将后踏板12摆动至前踏板11的下端部,此时为二次折叠状态,极大的减少了该折叠滑板车折叠后的长度,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以及携带,这样通过两种折叠状态的任意切换,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存放空间进行改变,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后踏板12的下端部的后端具有后滑轮,前踏板11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下开口的容腔111,后踏板12摆动至与前踏板11的下端部时,后滑轮置于容腔11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踏板、与所述前踏板的后端铰接的后踏板以及与所述前踏板的前端铰接的立杆,所述后踏板通过第一折叠结构与所述前踏板的后端铰接,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第二折叠结构与所述前踏板的前端铰接;所述后踏板绕所述第一折叠结构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呈同一水平展开状态,或摆动至所述前踏板的下端部,所述立杆绕所述第二折叠结构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呈展开状,或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的上端部叠合;所述立杆的上端具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立杆形成有贯穿所述立杆长度方向的第一镂空区域,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部嵌入在所述第一镂空区域中,所述第一伸缩杆沿所述立杆的长度方向伸进所述第一镂空区域中或远离所述立杆呈伸长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踏板、与所述前踏板的后端铰接的后踏板以及与所述前踏板的前端铰接的立杆,所述后踏板通过第一折叠结构与所述前踏板的后端铰接,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第二折叠结构与所述前踏板的前端铰接;所述后踏板绕所述第一折叠结构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呈同一水平展开状态,或摆动至所述前踏板的下端部,所述立杆绕所述第二折叠结构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呈展开状,或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的上端部叠合;所述立杆的上端具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立杆形成有贯穿所述立杆长度方向的第一镂空区域,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部嵌入在所述第一镂空区域中,所述第一伸缩杆沿所述立杆的长度方向伸进所述第一镂空区域中或远离所述立杆呈伸长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踏板的下端部的后端具有后滑轮,所述前踏板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下开口的容腔,所述后踏板摆动至与所述前踏板的下端部时,所述后滑轮置于所述容腔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踏板的侧边铰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摆动至朝下延伸布置或摆动呈弯折状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具有朝向前踏板的内端部,所述支撑架的内端部朝内设有卡扣,所述后踏板的下端部的侧边形成有卡腔,所述卡扣嵌入进所述卡腔实现所述后踏板与所述前踏板的叠合固定。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踏板的上端部与所述后踏板的上端部通过扣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基徐诚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