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817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其可通过真空罐内的压力传感器以实时检测罐内的压力状态,进而在真空罐内的真空压力没有达到预设的峰值时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二单向阀以对真空罐内进行抽真空处理;进而确保本申请中的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可实时保持良好的真空源;在电动车辆进行制动处理过程中,真空罐向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源,如若在制动过程中真空罐内压力下降到预设的谷值,则亦可通过真空泵对真空罐进行处理;因此,上述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可在电动汽车中实现良好的制动助力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驾驶中制动性能是现代汽车安全研发的重要指标;目前,传统车辆制动性能方面主要采取真空助力的方式实现制动处理。但在电动汽车领域,由于电动汽车不再设置有进气歧管,故原有的真空系统不再有真空源,因此,其在制动过程中难以满足车辆的安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其可在电动汽车中实现良好的制动助力处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真空助力器与真空罐,所述真空助力器与所述真空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真空助力器向所述真空罐的传输方向;所述真空罐连接有电动真空泵,所述真空罐与所述电动真空泵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真空罐向所述电动真空泵的传输方向,所述真空罐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之上;所述真空助力器包括有容腔,所述容腔内部设置有皮膜,所述皮膜将所述容腔分割成为前腔与后腔,所述后腔之上设置有导通至容腔外部的管腔,所述管腔之中设置有驱动活塞,所述驱动活塞的端部连接至所述皮膜之上,所述驱动活塞的端部与所述前腔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弹簧;所述后腔之中设置有多个辅助进气端口,每一个辅助进气端口之中均设置有辅助进气端体,所述辅助进气端体通过连接套管连接至所述辅助进气端口之上,所述辅助进气端体与所述连接套管均位于所述后腔内部,所述连接套管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每一个辅助进气端体均通过连接杆件连接至所述驱动活塞之上;所述连接套管之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每一个进气孔均采用沿连接套管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真空助力器的后腔之中设置有至少4个辅助进气端口,4个辅助进气端口关于所述管腔成旋转对称,每一个辅助进气端口中的所述连接套管之上均设置有至少4个进气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多个辅助进气端口以实现高效而均匀的进气处理,同时,每一个辅助进气端口中的多个进气孔则可使得单个辅助进气端口内的进气效率得以改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后腔之中,每一个连接套管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采用环形结构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贴合于所述连接套管的外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密封槽与密封圈的设置以在车辆在非制动工况下确保辅助进气端口的密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其一方面可通过真空罐内的压力传感器以实时检测罐内的压力状态,进而在真空罐内的真空压力没有达到预设的峰值时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二单向阀以对真空罐内进行抽真空处理;进而确保本申请中的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可实时保持良好的真空源;在电动车辆进行制动处理过程中,真空罐向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源,如若在制动过程中真空罐内压力下降到预设的谷值,则亦可通过真空泵对真空罐进行处理。与此同时,本申请中的真空助力器在产生制动过程中,可通过驱动活塞朝向前腔的运动以将外部气体带入后腔中,进而通过前腔与后腔之间的压力差进而实现真空助力;本申请中的真空助力器在驱动活塞的运动过程中,其亦可通过连接杆件驱使辅助进气端体朝向后腔内部运动,进而使得连接辅助进气端体与辅助进气端口的连接套管得以拉伸,致使连接套管之上的进气孔得以展开,促使外部气体更为高效的进入至后腔之中,以达到进一步改善真空助力器的工作效率与效果的目的。而上述进气孔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封闭状态,不会影响真空助力器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真空助力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套管侧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真空助力器、2—真空罐、3—第一单向阀、4—电动真空泵、5—第二单向阀、6—控制器、7—前腔、8—后腔、9—皮膜、10—管腔、11—驱动活塞、12—弹性弹簧、13—辅助进气端口、14—辅助进气端体、15—连接套管、16—连接杆件、17—进气孔、18—密封槽、1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真空助力器1与真空罐2,所述真空助力器1与所述真空罐2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所述第一单向阀3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真空助力器1向所述真空罐2的传输方向;所述真空罐2连接有电动真空泵4,所述真空罐2与所述电动真空泵4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5,所述第二单向阀5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真空罐2向所述电动真空泵4的传输方向,所述真空罐2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单向阀3、所述第二单向阀5、所述压力传感器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6之上。如图2所示,所述真空助力器1包括有容腔,所述容腔内部设置有皮膜9,所述皮膜9将所述容腔分割成为前腔7与后腔8,所述后腔8之上设置有导通至容腔外部的管腔10,所述管腔10之中设置有驱动活塞11,所述驱动活塞11的端部连接至所述皮膜9之上,所述驱动活塞11的端部与所述前腔7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弹簧12;所述后腔8之中设置有多个辅助进气端口13,每一个辅助进气端口13之中均设置有辅助进气端体14,所述辅助进气端体14通过连接套管15连接至所述辅助进气端口13之上,所述辅助进气端体14与所述连接套管15均位于所述后腔8内部,所述连接套管15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每一个辅助进气端体14均通过连接杆件16连接至所述驱动活塞11之上;所述连接套管15之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17,每一个进气孔17均采用沿连接套管15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其一方面可通过真空罐内的压力传感器以实时检测罐内的压力状态,进而在真空罐内的真空压力没有达到预设的峰值时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二单向阀以对真空罐内进行抽真空处理;进而确保本申请中的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可实时保持良好的真空源;在电动车辆进行制动处理过程中,真空罐向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源,如若在制动过程中真空罐内压力下降到预设的谷值,则亦可通过真空泵对真空罐进行处理。与此同时,本申请中的真空助力器在产生制动过程中,可通过驱动活塞朝向前腔的运动以将外部气体带入后腔中,进而通过前腔与后腔之间的压力差进而实现真空助力;本申请中的真空助力器在驱动活塞的运动过程中,其亦可通过连接杆件驱使辅助进气端体朝向后腔内部运动,进而使得连接辅助进气端体与辅助进气端口的连接套管得以拉伸,致使连接套管之上的进气孔得以展开,促使外部气体更为高效的进入至后腔之中,以达到进一步改善真空助力器的工作效率与效果的目的。而上述进气孔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封闭状态,不会影响真空助力器的密封性能。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真空助力器的后腔8之中设置有至少4个辅助进气端口13,4个辅助进气端口13关于所述管腔10成旋转对称,每一个辅助进气端口13中的所述连接套管15之上均设置有至少4个进气孔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真空助力器与真空罐,所述真空助力器与所述真空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真空助力器向所述真空罐的传输方向;所述真空罐连接有电动真空泵,所述真空罐与所述电动真空泵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真空罐向所述电动真空泵的传输方向,所述真空罐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之上;所述真空助力器包括有容腔,所述容腔内部设置有皮膜,所述皮膜将所述容腔分割成为前腔与后腔,所述后腔之上设置有导通至容腔外部的管腔,所述管腔之中设置有驱动活塞,所述驱动活塞的端部连接至所述皮膜之上,所述驱动活塞的端部与所述前腔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弹簧;所述后腔之中设置有多个辅助进气端口,每一个辅助进气端口之中均设置有辅助进气端体,所述辅助进气端体通过连接套管连接至所述辅助进气端口之上,所述辅助进气端体与所述连接套管均位于所述后腔内部,所述连接套管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每一个辅助进气端体均通过连接杆件连接至所述驱动活塞之上;所述连接套管之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每一个进气孔均采用沿连接套管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制动助力系统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真空助力器与真空罐,所述真空助力器与所述真空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真空助力器向所述真空罐的传输方向;所述真空罐连接有电动真空泵,所述真空罐与所述电动真空泵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真空罐向所述电动真空泵的传输方向,所述真空罐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之上;所述真空助力器包括有容腔,所述容腔内部设置有皮膜,所述皮膜将所述容腔分割成为前腔与后腔,所述后腔之上设置有导通至容腔外部的管腔,所述管腔之中设置有驱动活塞,所述驱动活塞的端部连接至所述皮膜之上,所述驱动活塞的端部与所述前腔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弹簧;所述后腔之中设置有多个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兵殷召平尹荣栋薛伟钱海鹏张宇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龙宝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