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芯管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7702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芯管冲压装置,包括底板、滑杆固定块、定位块、滑杆、气缸、滑动下模板、下冲头、下公夹板、顶杆、脱料板、止戒板、上模板、上公夹板、上刀口、导柱固定板和导柱,底板两端上分别固定有滑杆固定块和定位块,滑杆固定块上固定有一滑杆,滑杆上套设有一滑动下模板,定位块上远离滑杆的一端固定有一气缸,气缸上的活塞杆固定在滑动下模板上,滑动下模板上固定有一下冲头,滑动下模板上位于下公夹板一侧还固定有一止戒板,下冲头正上方设有一上刀口,上刀口上还套设有一上公夹板,上公夹板一侧固定有一导柱固定板,导柱固定板上固定有一导柱。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性好、加工效率高且加工质量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芯管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阀芯管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阀芯管时,需要对阀芯管初成品的端部进行开口处理,目前通常采用冲压和切割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当阀芯管长度不大于90mm时,则采用冲压处理方式,只要直接将阀芯管初成品放到冲床上的模具上进行定位,然后由冲床上的冲头对阀芯管初成品的端部进行冲压处理即可,不仅方便快捷,加工效率高,且加工质量好;而当阀芯管长度大于90mm时,特别是大于120mm时,由于冲床的行程只有90mm,受制于冲床行程,无法采用冲压方式进行加工,如果加长冲床行程,则与冲床上现有模具的其它装夹存在冲突,因此往往采用切割处理方式,即先将阀芯管初成品的端部通过车床进行车削处理,然后由于车削后边缘锋利,有毛刺,且不平整,还需依次进行平头处理和倒角处理,一方面不仅工艺步骤多,操作繁琐,大大降低加工效率,不适合大批量加工,另一方面由于多个步骤分开加工,不仅占用设备,且浪费人力资源,再者,相对冲压处理方式来说,操作安全性差,加工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性好、加工效率高且加工质量好的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芯管冲压装置,包括底板(1)、滑杆固定块(2)、定位块(3)、滑杆(4)、气缸(5)、滑动下模板(6)、下冲头(7)、下公夹板(8)、顶杆(9)、脱料板(10)、止戒板(11)、上模板(12)、上公夹板(13)、上刀口(14)、导柱固定板(15)和导柱(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两端上分别固定有滑杆固定块(2)和定位块(3),所述滑杆固定块(2)和所述定位块(3)相对布置,所述滑杆固定块(2)上固定有一滑杆(4),所述滑杆(4)另一端指向所述定位块(3),所述滑杆(4)上套设有一滑动下模板(6),所述滑动下模板(6)位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定位块(3)上远离滑杆(4)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芯管冲压装置,包括底板(1)、滑杆固定块(2)、定位块(3)、滑杆(4)、气缸(5)、滑动下模板(6)、下冲头(7)、下公夹板(8)、顶杆(9)、脱料板(10)、止戒板(11)、上模板(12)、上公夹板(13)、上刀口(14)、导柱固定板(15)和导柱(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两端上分别固定有滑杆固定块(2)和定位块(3),所述滑杆固定块(2)和所述定位块(3)相对布置,所述滑杆固定块(2)上固定有一滑杆(4),所述滑杆(4)另一端指向所述定位块(3),所述滑杆(4)上套设有一滑动下模板(6),所述滑动下模板(6)位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定位块(3)上远离滑杆(4)的一端固定有一气缸(5),所述气缸(5)上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滑动下模板(6)上,所述滑动下模板(6)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有一下冲头(7),所述下冲头(7)上套设有一下公夹板(8),且所述下公夹板(8)固定在所述滑动下模板(6)上,所述下公夹板(8)上表面到所述滑动下模板(6)下表面之间位于所述下冲头(7)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一安装通孔,每个所述安装通孔中均固定有一保护轴套(17),每个所述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帅邬星海章正宇徐尧良阮松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钛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