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原种扩繁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15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菇原种扩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当地原料资源丰富的杨柳树作为原种扩繁的培养基主要成分,能够为香菇菌种提供其生长所需的碳源,降低了栽培食用菌的成本,提高了其经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香菇原种扩繁的方法,菌种原材料的制备成本低廉,具有接种效率高,接种后发菌迅速,封面快等优点,菌种周期比普通固体菌种生产方式时间明显缩短,提高投产速度,减少厂房闲置时间,增加了经济与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 Method for Propagation of Lentinus edod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Lentinus edodes original seed multiplication, which uses poplar and willow trees with abundant local raw material resources a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original seed multiplication medium, can provide the carbon source needed for the growth of Lentinus edodes strains, reduce the cost of cultivating edible fungi, and improve its economic benefits; the invention adopts Lentinus edodes original material. The method of strain expans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high inoculation efficiency, rapid bacterial inoculation and quick cover. The period of strain production i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mmon solid strain production mode, the speed of production is increased, the idle time of plant is reduced,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are increased, and it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菇原种扩繁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香菇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香菇原种扩繁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香菇被誉为中国的国菇,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香菇总产量达898.3万t,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4.97%。香菇的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浙江省的龙泉、庆元、景宁地区,为“剁花法”,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1956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梅朋先生研制成功香菇木屑纯菌种,随后利用木屑成功代替段木栽培香菇,为现代香菇栽培奠定了科学基础。1982年福建省古田市农民彭兆旺创立了“木屑菌棒袋栽”技术,基本确定了我国香菇菌棒栽培的模式。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菌种的质量优劣是决定生产成败的关键。食用菌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使我国迅速成为食用菌生产大国。目前,我国食用菌菌种的生产与经营多为合并进行,即自产自销,但相关配套的菌种扩繁技术却相对较为混乱,菌种来源不明,退化等问题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香菇原种扩繁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香菇原种扩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菇原种扩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采用当地的新鲜杨柳树去皮,然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一定粒径的小颗粒,制成杨柳树颗粒待用;然后按照培养基的成分配比先将麸皮洒水后堆好放置3‑5小时,让水分充分醒匀,控制一定的含水量,再加入其他成分杨柳树颗粒、石膏、石灰,搅拌均匀进行装袋,整个过程控制在9小时之内完成;(2)装袋结束后马上进行灭菌,使用双开门高压蒸汽灭菌锅,先排放冷气,当冷气排完后在加温,升温至一定温度后保持8小时左右即可停止加温,进行保温10个小时,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后门,将剩余蒸汽排入预冷室,蒸汽排尽后将菌棒直接拉入冷却室进行冷却,待温度降至25‑30℃时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菇原种扩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采用当地的新鲜杨柳树去皮,然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一定粒径的小颗粒,制成杨柳树颗粒待用;然后按照培养基的成分配比先将麸皮洒水后堆好放置3-5小时,让水分充分醒匀,控制一定的含水量,再加入其他成分杨柳树颗粒、石膏、石灰,搅拌均匀进行装袋,整个过程控制在9小时之内完成;(2)装袋结束后马上进行灭菌,使用双开门高压蒸汽灭菌锅,先排放冷气,当冷气排完后在加温,升温至一定温度后保持8小时左右即可停止加温,进行保温10个小时,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后门,将剩余蒸汽排入预冷室,蒸汽排尽后将菌棒直接拉入冷却室进行冷却,待温度降至25-30℃时即可进行下一步的接种;(3)将冷却后的菌棒经过严格的消毒移入无菌室接种,接种时采取无菌操作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原种接种栽培,将接种后的菌棒移入培养室,在20-28℃之间培养,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中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坤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