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carbon slide plate, which comprises: S1: mixing the carbon main body (2) raw materials to obtain a mixed material; S2: loading the mixed material into the first moul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hape of the first tooth part (3), and making the embryo product by hot pressing; S3: calcining the embryo product. The carbon main body (2) with the first dentate part (3) is formed and removed; the metal bracket (1) with the second dentate part (4) is prepared; and the S5: the bottom of the carbon main body (2) is bonded to the top of the metal bracket (1) by an adhesive. The carbon slide plate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enlarges the area of the bonding surface, further improves the bonding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separation of the metal bracket and the carbo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滑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轨道交通的用电碳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滑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电气设备,安装在机车或动车车顶上。受电弓可分单臂弓和双臂弓两种,均由滑板、上框架、下臂杆(双臂弓用下框架)、底架、升弓弹簧、传动气缸、支持绝缘子等部件组成。负荷电流通过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接触面,它与滑板与接触线间的接触压力、过渡电阻、接触面积有关,并取决于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的相互作用。现有技术多采用碳滑板的形式作为滑板。由于在正常工作下,碳滑板需要承受高速滑动以及高压强电流的情况,碳滑板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同时碳滑板通常包括金属托架和碳主体,并通过导电胶的形式将碳主体固定于金属托架上,而当经过长时间暴晒、雨水冲刷或者高速滑动的情况,金属托架容易与碳主体发生分离,导致碳滑板无法取电,影响正常的列车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碳滑板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碳滑板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碳滑板包括:金属托架;碳主体,碳主体底部与金属托架顶部粘接;所述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滑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滑板包括:金属托架(1);碳主体(2),碳主体(2)底部与金属托架(1)顶部粘接;所述的碳主体(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齿状部(3),所述的金属托架(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状部(3)配合的第二齿状部(4),所述的第一齿状部(3)和第二齿状部(4)通过粘接剂粘接;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碳主体(2)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材料;S2:将所述混合材料装入具有第一齿状部(3)对应形状的第一模具中,通过热压成型制成胚料制品;S3:对胚料制品进行焙烧处理,形成具有第一齿状部(3)的碳主体(2)后取出;S4:制备具有第二齿状部(4)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滑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滑板包括:金属托架(1);碳主体(2),碳主体(2)底部与金属托架(1)顶部粘接;所述的碳主体(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齿状部(3),所述的金属托架(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状部(3)配合的第二齿状部(4),所述的第一齿状部(3)和第二齿状部(4)通过粘接剂粘接;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碳主体(2)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材料;S2:将所述混合材料装入具有第一齿状部(3)对应形状的第一模具中,通过热压成型制成胚料制品;S3:对胚料制品进行焙烧处理,形成具有第一齿状部(3)的碳主体(2)后取出;S4:制备具有第二齿状部(4)的金属托架(1);S5:通过粘接剂将碳主体(2)底部与金属托架(1)顶部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滑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托架(1)包括:第一水平部(5),用于支撑所述碳主体(2);若干第二齿状部(4),位于第一水平部(5)上方,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部(5)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二水平部(6),长度短于第一水平部(5),第二水平部(6)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斜支撑部(7)与第一水平部(5)的两端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益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易卡朋电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