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655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涉及整车控制技术领域,冷却系统包括:冷凝装置、冷却管路、水泵、开关控制元件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开关控制元件和水泵电连接,当开关控制元件呈打开状态且水泵启动时,冷凝装置、水泵、开关控制元件和冷却管路形成一个冷却回路,车辆的至少两个待冷却元件设置于冷却回路上,通过冷却回路内的冷却液体,对至少两个待冷却元件进行冷却;控制器用于当冷却回路上的至少一个待冷却元件的温度大于待冷却元件所对应的预设冷却温度,待冷却元件的温度大于预设冷却温度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开关控制元件呈打开状态,水泵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冷却系统结构简单,且降低了整车能耗。

A Cool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oling system and an electric vehic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control. The cooling system comprises a condensing device, a cooling pipeline, a water pump, a switch control element and a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witch control element and the water pump respectively. When the switch control element is open and the water pump starts, the condensation occurs. The device, the pump, the switch control element and the cooling pipe form a cooling circuit. At least two cooling elements of the vehicle are arranged on the cooling circuit. Through the cooling liquid in the cooling circuit, at least two cooling elements are cooled. The controller is used for the temperature of at least one cooling element in the cooling circuit.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oling element is larger than the preset cooling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cooling element and the time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oling element exceeds the preset cooling temperature reaches the first preset time, the control switch control element will be open and the pump will start. The cooling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reduc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整车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当前汽车市场的主导产品,其相对于普通油车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然而,为了实现对电动汽车上的功率消耗元件的散热,电动汽车上设置有冷却系统,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同的功率消耗元件的工作温度范围不同,使得需要每一功率消耗元件设置在一个冷却回路上,这就使得所述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比较复杂且能耗较大,如何在满足整车热平衡的基础上,减少能量消耗,且降低冷却系统的复杂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复杂且整车能耗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凝装置、冷却管路、水泵、开关控制元件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和所述水泵电连接,所述冷凝装置、所述水泵、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和所述冷却管路形成一个冷却回路,所述车辆的至少两个待冷却元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回路上;其中,当所述冷却回路上的至少一个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大于所述待冷却元件所对应的预设冷却温度,且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冷却温度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和所述水泵分别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呈打开状态,所述水泵启动,通过所述冷却回路内的冷却液体,依次对至少两个所述待冷却元件进行冷却。其中,若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与所述预设冷却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则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控制元件输出开度调整信号,调整所述冷却管路中冷却液体的流量。其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装置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风扇;在所述水泵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控制器还获取所述冷却液体流入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和流出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并且当流入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和流出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差值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风扇输出启动控制信号,使所述风扇启动,并且调整所述水泵的输出功率。其中,若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未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或者,所述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液体的温度未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则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在所述冷却管路中的开度最大、控制所述风扇和设置在所述冷却管路中的水泵启动,并输出报警信号至仪表控制器;其中,所述预设冷却温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其中,在接收到整车下电信号时,若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扇为工作状态,则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扇维持工作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其中,在接收到整车下电信号,且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扇维持工作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若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大于与所述待冷却元件对应的预设冷却温度,则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扇维持工作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后,关闭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扇。其中,所述待冷却元件包括:功率集成单元、驱动电机、空调制冷装置和动力电池;其中,所述冷凝装置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元件与两个所述冷却管路形成两个冷却回路,且每一所述冷却回路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水泵;所述功率集成单元和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冷却回路上;所述空调制冷装置和所述动力电池设置在第二冷却回路上。其中,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的绝对值大于预设扭矩值,且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上的第一水泵为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器还分别向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一水泵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呈打开状态,所述第一冷却回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启动。其中,在接收到空调开启请求信号,且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上的第二水泵为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器还分别向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和所述第二水泵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呈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冷却回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启动。其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流入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上的第一水泵的冷却液流出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流出端与所述冷凝装置的冷却液流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水泵处于工作状态时,若获取到乘员舱的加热需求,则所述控制器还启动所述散热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却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至少两个待冷却元件设置在一个冷却回路上,降低了冷却系统的复杂度,通过对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超过与所述待冷却元件相对应的预设冷却温度的时间进行监测,避免了频繁开启所述开关控制元件和所述水泵,提高了整车冷区系统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第二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冷凝装置,2-开关控制元件,3-水泵,4-待冷却元件,5-风扇,6-散热器,7-补液装置,31-第一水泵,32-第二水泵,41-功率集成单元,42-驱动电机,43-空调制冷装置,44-动力电池,431-空调蒸发器,432-压缩机,T1-第一温度传感器,T2-第二温度传感器,T3-第三温度传感器,T4-第四温度传感器,T5-第五温度传感器,T6-第六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结构复杂且能量消耗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实现了在满足整车热平衡需求的基础上,减少了整车的能量消耗,且降低了冷却系统的复杂度,还提高了冷却系统的零部件寿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所述了冷却系统包括:冷凝装置1、冷却管路、水泵3、开关控制元件2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和所述水泵3电连接(图中未示出),所述冷凝装置1、所述水泵3、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和所述冷却管路形成一个冷却回路,所述车辆的至少两个待冷却元件4设置于所述冷却回路上。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了一个冷却回路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对整车的功率消耗元件,即待冷却部件,进行散热处理,可以设置多个冷却回路,每一个所述冷却回路中设置一个所述水泵3,且多个冷却回路共用同一个所述冷凝装置1,还可以如图2所示,多个冷却回路通过一个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与所述冷凝装置1连通,优选的,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为电子阀门,如电子三通阀等。这样,就减少了所述整车制冷装置的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所述整车零部件的复杂程度。其中,当所述冷却回路上的至少一个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大于所述待冷却元件4所对应的预设冷却温度,且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冷却温度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和所述水泵3分别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呈打开状态,所述水泵3启动,通过所述冷却回路内的冷却液体,依次对至少两个所述待冷却元件4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在每一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表面或内部均设置有实时监测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由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是否大于与所述待冷却元件4相对应的预设冷却温度,若大于,且大于的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需要将所述待冷却元件4所在的冷却回路连通,并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凝装置(1)、冷却管路、水泵(3)、开关控制元件(2)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和所述水泵(3)电连接,所述冷凝装置(1)、所述水泵(3)、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和所述冷却管路形成一个冷却回路,所述车辆的至少两个待冷却元件(4)设置于所述冷却回路上;其中,当所述冷却回路上的至少一个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大于所述待冷却元件(4)所对应的预设冷却温度,且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冷却温度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和所述水泵(3)分别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呈打开状态,所述水泵(3)启动,通过所述冷却回路内的冷却液体,依次对至少两个所述待冷却元件(4)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凝装置(1)、冷却管路、水泵(3)、开关控制元件(2)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和所述水泵(3)电连接,所述冷凝装置(1)、所述水泵(3)、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和所述冷却管路形成一个冷却回路,所述车辆的至少两个待冷却元件(4)设置于所述冷却回路上;其中,当所述冷却回路上的至少一个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大于所述待冷却元件(4)所对应的预设冷却温度,且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冷却温度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和所述水泵(3)分别输出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呈打开状态,所述水泵(3)启动,通过所述冷却回路内的冷却液体,依次对至少两个所述待冷却元件(4)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与所述预设冷却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则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输出开度调整信号,调整所述冷却管路中冷却液体的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装置(1)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风扇(5);在所述水泵(3)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控制器还获取所述冷却液体流入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和流出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并且当流入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和流出所述待冷却元件(4)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差值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风扇(5)输出启动控制信号,使所述风扇(5)启动,并且调整所述水泵(3)的输出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冷却元件的温度未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或者,所述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液体的温度未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则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所述开关控制元件(2)在所述冷却管路中的开度最大、控制所述风扇(5)和设置在所述冷却管路中的水泵(3)启动,并输出报警信号至仪表控制器;其中,所述预设冷却温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整车下电信号时,若所述水泵(3)和/或所述风扇(5)为工作状态,则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所述水泵(3)和/或所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丁张蓝文代康伟梁海强李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