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带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4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来悬挂可携带式装置并防止使用者受到意外且突然外力的作用的吊带总成,将吊带安装到可携带式装置的绳索从接合器内侧贯穿其上的安装孔,吊带的结头支撑在安装孔周缘上。挂在使用者身上的吊带两端的接合孔套在第一和第二接合构件内底座上形成的支柱。当两接合构件闭合时,一接合构件的隆起部接合在另一构件构件的凹入部中。受到超过给定张力负荷时,吊带反作用力作用在倾斜表面上而形成分力,便解除隆起部和凹部的接合状态,也随之分开吊带总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安装在诸如游戏机、电话机、寻呼机、照相机和电源单元的可携带式装置上的吊带。现有技术的这种吊带总成已揭示在很多的出版物中,包括日本公开(公开专利申请案)编号第H8-103320,H8-154725,H8-196325,H10-57121,和H10-276920号等。这些先前的专利技术已增加各种不同部分的改良例如制造上变得容易,制造成本变低,和吊带总成安装与取出变得容易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这些揭示中,做为一个基本的条件,特别重要的是著重在吊带总成的可靠性且当承受一种大粒力时利用吊带总成的能力维持安全地附着在可携带物品上。为了防止可携带式装置的脱落,吊带总成当然必需要保持一给定标准的抗拉应力。然而为了安全理由去进一步增加吊带总成的抗拉应力并不意味着有较好的吊带品质。例如,假如由于无意地抓取在其结构附近或在偷窃行为中将之从使用者处强抢该可携带式装置时,能有在突然承受到未意料到的外力时,就会从该装置处断裂掉的一种吊带总成,确属好事。特别是在计划用在可携带式装置的吊带总成例如那些很年青的人有强烈需求的目前极为流行的可携带游戏装置,极为重要的问题是,必需把使用者的安全摆在重于财物上的损失的位置之上。基于优选考虑吊带总成的使用者的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保护使用者免于在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外力作用时所受到的伤害的吊带总成。为了达到上述和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吊带总成构造成当可携带式装置遭受到超过一给定标准的张力负荷时能从可携带式装置处分离开来。本专利技术适合于应用在各种不同的吊带总成。例如,具有带状的吊带总成,其通过接合单元而接合到可携带式装置,这种吊带总成可以制造成,当可携带式装置受到超过一给定标准的张力负荷时,该吊带总成至少可以从可携带式装置分离开。此外,在上述的构造中,如果该总成是由用以将安装在可携带式装置接合到吊带上的绳索的接合器所构成时,接合器可包括释放装置,当可携带式装置受到超过一给定标准的张力负荷时,该释放装置可将吊带从可携带式装置上分离开。因此,当可携带式装置受到意外的外力(拉力)的作用时,挂在使用者身上的吊带将会从接合器中给拉开,因而可防止使用者免于受到外力的制约。此外,本专利技术也可构造成使得接合器包括第一接合构件和第二接合构件,该两构件可互相配合以保持吊带的接合状态;该接合构件通过其中的一个构件上所形成的隆起部与另一构件上所形成的凹入部两者的配合来保持吊带的接合状态。该隆起部与该凹入部亦起着接合释放装置的作用,其根据作用在可携带式装置上而超过一给定标准的张力负荷而将接合器从接合状态分离开,从而将吊带从可携带式装置上分离开来。当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构形时,吊带总成可以做成在分离开时也不会损坏其零部件。于是,在经济上提供的优点为,该总成经过简单地将隆起部与凹入部再接合后,便可重新组合而再度使用。本专利技术亦可构造成使得当可携带式装置受到超过给定标准的张力负荷时,便可强制地将该吊带从使用者的身上分离开。在此所称的从身上分离开不是那种发生在例如吊带突然地自手腕掉下的那种分离开;它是一种因可携带式装置受到超过一给定标准的张力负荷时随着吊带的实际的构造变形而从身体上分离开来。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造中,当需对作用在可携带式装置上的超过一给定标准的张力负荷做出决定时,需要从各种不同因素考虑确保使用者安全。这些因素必需包括,例如,吊挂可携带式装置的身体上的部位,吊带总成的零部件接触到身体的部分的面积与宽度(例如吊带),和使用者的年龄等。直到目前为止,由专利技术者所进行的实验的结果来看,在可携带式装置是悬挂在使用者身体的颈部或腕部周围的前提下,发现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该可携带式装置需能承受7千克或以上的张力负荷(亦即当给定标准的张力负荷设定为7千克或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一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做吊带总成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一侧向截面视图,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吊带总成的操作;图3是另一侧向截面视图,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吊带总成的操作;图4是一本专利技术吊带总成第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一吊带的尾端和构成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吊带总成的第二接合构件的放大分解透视图;及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变化的透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图1到3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吊带总成的构造图。本实施例作为实例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吊带总成,其包括吊带10,绳索20和用来将吊带和绳索连在一起的接合器30。吊带10为悬挂在使用者身上的元件。该吊带是从一种诸如乙烯树脂、皮革或平坦或圆的织品等材料制成的带状体。在吊带10的两尾端部形成多个接合孔11,该孔用来将吊带10连接到接合器30上。当吊带10是用较软的材料制成时,可用金属制成的补强配件装备在围绕孔11周边。如在下文中将加以说明的,在吊带10的两尾端部的接合孔11是安装在接合器30上的,如此,使得吊带10在使用时可形成环圈。吊带10可依需要而制成任何所需长度;例如,当将其悬挂在颈部周围时,可以制成长的吊带,或是当将其悬挂在手腕周围则制成短的吊带。绳索20为制成环圈形状的吊带总成的零部件,其安装在可携带式装置上的吊带安装配件上。绳索20是用具有良好伸缩性的薄的但具韧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其可以具有大约10厘米的总长度,其尾端部则系在一起成平头结21。如上所述,接合器30为在吊带总成中连接吊带10到绳索20的零部件。其例如可用塑料制成。接合器30具有两片篮型接合构件第一接合构件31和第二接合构件32。第一接合构件31和第二接合构件32的底部部分用一铰链33连接起来。在此铰链33构成有用以安装绳索20的安装孔34。此安装孔34制成使得当绳索20从其内侧穿过时,平头结21能支撑在安装孔34周缘上。当第一接合构件31和第二接合构件32彼此互相闭合使得其相面对的周缘重叠,其便形成一个盖,如图2中所示。两个具有弹性可伸缩的爪形隆起部35形成在第一接合构件的周缘两个位置上。接合该隆起部35的两个凹入部36则形成在第二接合构件32的内侧壁位于与第一接合构件31闭合时能与该隆起部35对应的位置上。利用隆起部35与凹入部36接合因而可使第一接合构件31和第二接合构件32互相保持固定在一起。设置在第一接合构件31的内侧底部靠近中心处为一支撑柱37a。类似的支撑柱37b则设置在第二接合构件32的内侧底部上,其位于当覆盖在第一接合构件31上时能对应于该支柱37a的位置。当接合构件31和32盖合在一起时,这些支柱37a与37b的端部表面互相面对,而该两支柱经由共同的中心线,如图2中所示。切口部分38形成在每个接合构件(31和32)上安装孔34相对侧的盖壁上,该切口部分可让吊带10穿过其中。如图2所示,吊带10配置成使得其能通过切口部分38,且其两尾端部的接合孔11彼此相互对准,并放置成适配合在支柱37a和37b上。由于第一接合构件31和第二接构件32的周缘彼此互相闭合在一起,隆起部35便接合在凹入部36中,使支柱37a和37b的尾端部表面互相邻接并相互面对,于是,使其与吊带10的接合孔11保持相接合。在如上所述的接合器30的构造中,在其内板上沿着支柱37a和37b的圆筒形侧表面,更具体地说,沿着面对其内安装有绳索20的接合孔11的这些圆筒形侧表面的部分,形成自顶部到底部宽度逐渐增大的倾斜表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带可携带式装置的吊带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释放装置,其在可携带式装置承受超过一给定标准的张力负荷时,吊带总成就会分离开可携带式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形裕树凤康宏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