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川北喜十郎专利>正文

伸缩自由的带及具有该带的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7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装置(15)具有隔着中央构件(3b、5b)形成狭缝(7b、7a及9a、9b)的导引件(3、5)。在中央构件(3b、5b)上分别固接着带(11、13)的一端。带(11)的另一端(11b)通过了导引件(5)的狭缝(9a、9b)后,穿过导引件(3)的狭缝(7a)。带(13)的另一端(13b)穿过导引件(3)的狭缝(7a、7b)后,穿过导引件(5)的狭缝(9a)。通过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拉出另一端(11b、13b),可以瞬时拉出导引件间隔的4倍的长度的带。在作为肩带使用时,可以提供外观良好、功能性和安全性优秀的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伸缩自由的带及具有该带的包
技术介绍
安装有肩带(背带)的包由于可以将肩带挂在肩上保持包,因此,在包的负荷重时或想使使用者的手自由等时很方便。肩带通常可装卸地安装在包本体的左右上端部的钩上。但是,在不使用肩带时,肩带从包本体垂下,使得外观不好。另外,也会有从包本体垂下的肩带被其他的物品挂住而产生事故的情况。另外,在机场或电车的站台上将包在暂时地放置在地板上时,肩带接触到地板而不卫生。日本特开平10-117827号公开了一种带肩带的包,该带肩带的包在包的内衬部具有带保持件,带端部可由尼龙粘和粘贴在包上。该包中,肩带卷绕在包的外周上,在想作为肩带使用时,将带端部从包摘下,将带调节为所希望的长度后用保持件固定带,最后由尼龙粘扣等将带端部粘贴在包上。但是,在该包中,需要将带保持件或尼龙粘扣等的特有的零件安装在包上。而且,在该包中,用于使用肩带的动作及收纳肩带时的动作繁杂,不能迅速地进行那些动作。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及具有该带的包,在不使用带时,带缩回为不会从包本体垂下的长度,在需要带时,可以瞬时将肩带拉伸为足够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移动电话的带等的各种用途的可延伸设置的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的伸缩自由的带装置(15),包括形成有第一狭缝(7b)和第三狭缝(7a)的第一导引件(3);一端(11a)连接在第一导引件上的第一带(11);与第一带(3)相对配置的、形成有第二狭缝(9a)和第四狭缝(9b)的第二导引件(5);一端(13a)连接在第二导引件上的第二带(13),第一带的另一端(11b)穿过第二狭缝及第四狭缝中的至少一方返回到第一导引件一方,接着,穿过第一导引件的第一狭缝及第三狭缝中的一方,第二带的另一端(13b)穿过第1导引件及第3导引件中的至少一方返回到第二导引件一方,接着穿过第二导引件的第二狭缝及第四狭缝中的一方。第一带的一端(11a)与形成在第一狭缝与第三狭缝之间的中间构件(3b)连接着,第二带的一端(13a)可以与形成在第二狭缝与第四狭缝之间的中间构件(5b)连接着。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带,是伸缩自由的带(35),包括划定第一狭缝(27a)的第一导引件(23);一端(31a、33a)分别连接在第一导引件(23)上的第一带(31)和第二带(33);与第一导引件相对配置的划定第二狭缝(29a)的第二导引件(25),第一带的另一端(31b)穿过第二狭缝(29)返回到第一导引件一方,接着通过第一狭缝(27a),第二带的另一端(33b)穿过第二狭缝(29a)。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包,该包(150、180)具有本专利技术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带装置。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狭缝”不仅是细长矩形的开口,还指的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等的任意断面形状的开口。另外,所谓的“带”不仅指断面细长的矩形状带,还指断面为圆形、椭圆形等的任意形状的绳。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带装置的构造的简图,图1B是表示带装置的伸长中途的情形的简图,图1C是带装置伸长了的状态的简图。图2A及图2B分别是第一及第二导引件的立体图。图3A是带装置回缩了的状态的包的简图,图3B是带装置伸长了的状态的包的简图。图4A是带装置回缩了的状态的包的简图,图4B是带装置伸长了的状态的包的简图。图5是安装了图1所示的带装置的移动电话的简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带装置的示意图,图6B及图6C分别表示第一及第二导引件的构造。图7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具体例子的带装置的构造的简图,图7B是表示图7A所示的带装置伸长的过程的简图。图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具体例子的带有带装置的包的构造的简图,图8B是表示图8A所示的带装置伸长了的状态的简图。图9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具体例子的带有带装置的包的构造的简图,图9B是表示图9A所示的带装置伸长了的状态的简图。图10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九具体例子的带有带装置的包的构造的简图,图10B是表示图10A所示的带装置伸长了的状态的简图。图11A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具体例子的带装置回缩了的状态的包的简图,图11B是带装置伸长了的状态的包的简图。图12A是表示使用于第十一具体例子的带装置的导引件未被锁定的状态的简图,图12B表示导引件被锁定着的状态的简图。图13A及图13B是表示锁定调整器设在包本体的侧壁上的第十二具体例子的包的俯视图。图14A及图14B是表示在第十二具体例子中收纳带时的动作的包的俯视图。图15A是表示使用于带装置中的导引件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图15B是表示导引件构造的另外的例子的剖面图。图16是说明使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带装置中的锁定机构的构造及动作的图。图17是表示在图16中可使用的另外的带装置的例子。图18A~图18E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带装置中的带穿过导引件的种种穿过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具体例子使用图1A~图1C及图2A、图2B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带的第一具体例子。带装置15包括第一导引件3、第二导引件5、第一带11及第二带13。第一导引件3如图2A所示是大致矩形的框,隔着在框的中央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中央构件(桥)3b在其上方和下方分别形成着相互平行的狭缝7b及7a。在中央构件3b上固接着第一带11的一端11a。第一带11其宽度比狭缝7a、7b稍窄,而且具有狭缝的1/2以下的厚度,由聚丙烯、聚乙烯或尼龙那样的表面光滑的柔软的构件构成。第二导件5如图2B所示也具有与第一导引件3相同的材料及构造的大致矩形的框,隔着中央构件5b在上下形成着平行的狭缝9a及9b。在中央构件5b上固接着带13的一端13a。第二带13由与第一带11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的材料形成。带11、13也可以如图7及图13所示,分别卷绕在中央构件3b(40b、60b)5b上并将带的一端11a、13a缝合在带自身上。第一导引件3及第二导引件5如图1A所示使其带11、13延伸的侧相互面对地被配置着。一端11a固接在第一导引件3的中央构件3b上的第一带11的另一端11b朝向第二导引件5延伸,穿过第二导引件5的狭缝9a。穿过了第二导引件5的狭缝9a另一端11b被折回并穿过狭缝9b而朝向第一导引件3前进。接着,穿过第一导引件3的狭缝7a并位于由第一导引件3及第二导引件5夹着的区域的外侧(第一导引件的出口侧)。一端13a固接在第二导引件5的中央构件5b上的第二带13的另一端13b朝向第一导引件3延伸,穿过第一导引件3的狭缝7a。穿过了狭缝7a的另一端13b折回并通过狭缝7b,朝向第二导引件5前进,穿过第二导引件5的狭缝9a后位于被第一导引件3及第二导引件5夹着的区域的外侧(第二导引件的出口侧)。从图1A可知,带11及带13分别被折叠设置在第一导引件3及第二导引件5之间,其结果,带11、13的半部被四重折叠设置在第一导引件3与第二导引件5之间。接着,说明带装置15的动作。在图1A所示的状态的带装置15中,将带11及13的另一端11b及13b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拉。于是,如图1B所示,第一及第二导引件3和5一边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一边从第一及第二导引件3和5拉出带11及13。而且,当将另一端11b及13b相互分离地拉离时,如图1C所示,第一导引件3和第二导引件5相互对撞,不能进一步拉出带11、13。这时,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装置,它是伸缩自由的带装置,包括:    形成有第一和第三狭缝的第一导引件;    一端连接在第一导引件上的第一带;    与第一导引件相对配置的、形成有第二及第四狭缝的第二导引件;    一端连接在第二导引件上的第二带;    第一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及第四狭缝中的至少一方后返回到第一导引件一方,接着穿过第一导引件的第一及第三狭缝中的一方,第二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及第三狭缝中的至少一方后返回到第二导引件一方,接着,穿过第二导引件的第二及第四狭缝中的一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北喜十郎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喜十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