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020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包含若干个电池电芯,该动力电池支架包含:上下配合的上支架及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组合后,在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包含用于放置电池电芯的穴位;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组件,用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卡合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固定电芯,支架重量轻,提高了动力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并且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支架。
技术介绍
18650圆柱形锂电芯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工艺技术成熟,价格优势明显,在动力电池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考虑到电池系统在电动车上运行时受到路面颠簸,因此为防止颠簸过程中电芯之间相互碰撞,通常会使用电芯支架来对电芯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上述目的。由于多个小容量的电芯被集成在一起,电池的加热和散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电池加热和散热过程温度的均一性对电池寿命影响很大,控制电池温度的一致性,可以大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使用成本。现有的电池组在散热设计中,经常采用风冷和水冷的方式,当动力电池组尺寸较大、散热路径较长,很容易引起电池模组散热不均匀,造成电芯之间的温度差而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电池模组小,单个动力电池包需求电池模组量变多,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支架,能够有效固定电芯,支架重量轻,提高了动力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并且生产成本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其特点是,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包含若干个电池电芯,该动力电池支架包含:上下配合的上支架及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组合后,在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包含用于放置电池电芯的穴位;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组件,用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卡合固定。上述方案中,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电池电芯可进行正反排布。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组件。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支架及所述下支架均为注塑成型件。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镜像对称。上述方案中,所述穴位的周围设有若干个凸起。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起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间隙,所述间隙被配置为流道。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分别设有用于电池模组正负极出线的方铁。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加热膜的定位组件。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分别设有若干个UV点胶口。本专利技术一种动力电池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固定电芯、防止电芯产生触碰造成短路;支架为注塑件,通过对扣,自攻的方式,大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同时减轻重量,提高动力电池包能量密度;支架注塑时无嵌件,成本低,成本只有含嵌件产品的1/3;圆锥小突起的设计,减少自动线电芯入穴的失效,提高产能,增加收益,通过流道的设计,可以保证胶的均匀性,对电芯起到固定保护作用的同时,保证电池模组的温度一致性,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正负极出线的位置相较传统变大,过流能力增强,单个电池模组多种串并联方式,能满足不同项目需求,兼容性高,同时电池模组数量减少,能降低整个动力电池包的重量,提高能量密度,降低动力电池包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上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下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示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做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包含若干个电池电芯,如图1及图2所示,该动力电池支架包含:上下配合的上支架100及下支架200;所述上支架100与所述下支架200组合后,在所述上支架100与所述下支架200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包含用于放置电池电芯的穴位300;所述上支架100与所述下支架200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组件,用于所述上支架100与所述下支架200卡合固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示例,电池电芯为18650圆柱形锂电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支架100与所述下支架200镜像对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电池电芯可进行正反排布。具体地,正反排布也即电池电芯的正负极不朝向同一个方向例如,可以部分电池电芯的正极朝上(面向上支架),另一部分电池电芯的负极朝上,通过放置电池电芯正、反排布,能使电池模组有多种串并联形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示例,可以为42并3串,还可以为63并2串,30并4串等等形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固定组件包含卡扣401和自攻螺钉(图中未示出)两种方式完整互锁,上支架100与下支架200上下卡住固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示例,自攻螺钉的型号为st3.9*45,包含6颗自攻螺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支架100与所述下支架200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组件50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示例,导向组件500采用公母配的形式,起到支撑以及上下支架对扣导向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示例,自攻螺钉由导向组件500位置穿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支架100及所述下支架200均为注塑成型件,成本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所述上支架100及所述下支架200注塑时无嵌件,成本只有含嵌件产品的1/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穴位300的周围设有若干个凸起10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示例,凸起101为圆锥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凸起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间隙,所述间隙被配置为流道10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示例,预设距离为3mm,凸起101起到一个自动线上电池电芯入穴位的导向作用。具体地,只需电池电芯挨到凸起,就能顺势滑入穴位,小突起中间间隙为流道,灌A、B灌封胶时,通过流道102能更均匀,能使整个电池模组均热效果更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支架100和所述下支架200上分别设有用于电池模组正负极出线的方铁10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示例,方铁103的尺寸为33*20mm,大面积能与串联导线有大接触面积,起到温升小,导流能力强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支架100和所述下支架200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加热膜的定位组件201。具体地,加热膜为可选件,定位组件201为一加热方形螺母,市场需求带加热系统电池模组时,则通过加热方形螺母固定加热膜,市场对加热系统不需求时,则不加。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支架100和所述下支架200上分别设有若干个UV点胶口202。具体地,点上UV胶,能更好的固定电池电芯,在各种行车工况中能更好的对电池电芯的防护,保证电池电芯一致性,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已经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包含若干个电池电芯,该动力电池支架包含:上下配合的上支架及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组合后,在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包含用于放置电池电芯的穴位;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组件,用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卡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包含若干个电池电芯,该动力电池支架包含:上下配合的上支架及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组合后,在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包含用于放置电池电芯的穴位;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组件,用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卡合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电池电芯可进行正反排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及所述下支架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尚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