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56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5:45
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乙醇注入法结合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均质处理制备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成功把紫甘薯花青素包封于纳米脂质体中,有效提高了紫甘薯花青素在贮藏及应用领域的稳定性;通过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获得紫甘薯花青素脂质体的冻干粉。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具有包封率高,粒径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光稳定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采用本方法制成的花青素脂质体包埋率达到70%,纳米脂质体粒径范围60~80nm,所制得的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粒径小易于人体吸收,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制备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紫甘薯花青素是从紫甘薯的块根和茎叶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花青素,块根中含量非常高,而茎叶中含量较少,属于花色苷类物质。紫甘薯花青素作为一种水溶性色素,其抗氧化能力是蓝莓中花青素的3.2倍,所表现出来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20倍和50倍。脂质体是一种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可以包裹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具有靶向、缓释长效、细胞亲和性及组织相容性等特点。自1971年Ryman等首次将脂质体作为载体做成制剂以来,脂质体制剂以其高度的生物靶向性、长效缓释性和低毒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脂质体作为有效载体,可以增加易氧化、易挥发、光敏性和热敏性物料的稳定性;减少副作用;屏蔽不良味道与气味等。脂质体包埋技术较为成熟,制备脂质体常用的方法有薄膜分散法、冻融法、逆向蒸发法、超声波分散法、pH梯度法和超临界CO2等。薄膜蒸发是脂质体制备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简单易行,通常将膜质物质与脂溶性化合物一起溶于足量的有机溶剂中并通过真空旋转除去溶剂,形成薄膜,然后使用机械方法分散即到;冻融法则将脂质体悬浊液多次进行冷冻-融解获得;反向蒸发将壁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即油相,加入水相,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到。然而,这些方法在工业制造应用的适宜性方面具有缺点——可能产生不期望的溶剂残余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能适应食品生产的需求。此外,紫甘薯花青素相比其他来源花青素虽已比较稳定,但是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如易氧化,对光、温度、pH值敏感等,这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且花青素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粒径大,不利于人体组织吸收。如何在改善紫甘薯花青素的生理稳定性,提高其生物利用率的同时,获得一种安全可靠,脂质体包封率高且粒径小的紫甘薯花青素的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成为生产行业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是对紫甘薯花青素的稳定性进行优化改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食品中具有稳定性好、包封率高、粒径小易被人体有效吸收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10~100质量份紫甘薯花青素溶解于5000~9000质量份缓冲液中,加入适量胆固醇和磷脂和1~5质量份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合得混合溶液;S2、在快速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溶液注入1000~5000质量份有机溶剂,高速均质后,抽真空环境去除有机溶剂,获得紫甘薯花青素初级纳米脂质体;S3、紫甘薯花青素初级纳米脂质体经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循环处理3~30次后得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S4、向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循环处理后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得到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冻干粉。优选的,缓冲液为PH6.0的磷酸盐缓冲液。优选的,胆固醇和磷脂的质量比为12:50~12:90。优选的,上述磷脂为大豆卵磷脂。优选的,上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优选的,上述PBS缓冲液由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组成。优选的,上述PBS缓冲液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9:1~1:1。优选的,上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其由上述任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所制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结合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制备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通过把紫甘薯花青素包封于脂质体中,降低了外界环境对紫甘薯花青素的影响,使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碱稳定性以及光稳定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粒径较小,范围60~80nm,易于人体吸收,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粒径测量结果;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所述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粒径测量结果;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所述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光稳定性测试结果;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所述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热稳定性测试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10~100质量份紫甘薯花青素溶解于5000~9000质量份pH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比例为12:50~12:90,以1~5质量份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合后得混合溶液;S2、在快速搅拌条件下注入1000~5000质量份无水乙醇溶液,经高速均质后,置于40-50℃抽真空环境下去除乙醇,获得紫甘薯花青素初级纳米脂质体;S3、初级纳米脂质体经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循环处理3~30次后即得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S4、在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循环处理后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中加入冻干保护剂,于-60℃下预冷冻24小时后用冷冻干燥剂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花青素脂质体的冻干粉。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步骤S1中所用紫甘薯花青素青素为50质量份,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2:70。如图2所示,所制得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粒径经测量约为79.74nm。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步骤S1中所用紫甘薯花青素青素为50质量份,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比为3:20。如图3所示,所制得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粒径经测量约为64.23nm。粒径测试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粒径较小,易于人体吸收,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实施例4稳定性测试1(1)制备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50质量份紫甘薯花青素溶解于7000质量份pH为6.0的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加入适量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2:70,以1质量份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合后得混合溶液;S2、在快速搅拌条件下注入3000质量份无水乙醇溶液,并经过高速均质后,置于40-50℃抽真空环境下去除乙醇,获得紫甘薯花青素初级纳米脂质体,将初级纳米脂质体经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循环处理12次后即得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2)光稳定性测试将制得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放置于4℃和常温环境下,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取样测量。同等条件下放置18天,对样品中花青素残留量进行检测,如图4所示,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中花青素在4℃避光条件下残留率为81.1%,花青素溶液为72.7%,稳定性提高了11.6%;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中花青素在常温光照条件下残留率为45.1%,花青素溶液为41.4%,稳定性提高了8.9%。实施例5稳定性测试2(1)制备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50质量份紫甘薯花青素溶解于7000质量份pH为6.0的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加入适量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大豆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10~100质量份紫甘薯花青素溶解于5000~9000质量份缓冲液中,加入适量胆固醇和磷脂和1~5质量份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合得混合溶液;S2、在快速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溶液注入1000~5000质量份有机溶剂,高速均质后,抽真空去除有机溶剂,获得紫甘薯花青素初级纳米脂质体;S3、紫甘薯花青素初级纳米脂质体经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均质循环处理后得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S4、向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均质循环处理后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得到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冻干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10~100质量份紫甘薯花青素溶解于5000~9000质量份缓冲液中,加入适量胆固醇和磷脂和1~5质量份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合得混合溶液;S2、在快速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溶液注入1000~5000质量份有机溶剂,高速均质后,抽真空去除有机溶剂,获得紫甘薯花青素初级纳米脂质体;S3、紫甘薯花青素初级纳米脂质体经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均质循环处理后得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S4、向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均质循环处理后的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得到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冻干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为PH6.0的磷酸盐缓冲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甘薯花青素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郑坤黄欣雨郑元林王雪晨陈才法徐涛叶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