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和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75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和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适于安装于发动机的缸体,且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缸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用于安装惰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通过设置可以安装与发动机缸体上的底板,从而使惰轮可以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相应位置处,解决了惰轮的布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和发动机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和发动机。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飞速发展,发动机的应用多元化也正在随之进行改变。原有使用在商用车上的柴油发动机凭借着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得到乘用车厂家的关注。由于柴油发动机在乘用车上一般要求采用平衡轴的结构,因此对于平衡轴的驱动形式和安装方式需要进行评估。在现有的技术中对于平衡轴的驱动主要以齿轮驱动为主。由于曲轴以及平衡轴的速比2:1的要求,需要在平衡轴的齿轮与曲轴驱动齿轮之间增加惰轮。常规的安装有惰轮的发动机,惰轮通常直接通过安装在缸体上的轴承支承或通过安装在缸体上的惰轮轴支承,这都需要在缸体上设置较大的安装位或者设油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以将惰轮固定在相应位置上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该惰轮安装组件的发动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适于安装于发动机的缸体,且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缸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用于安装惰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通过设置可以安装与发动机缸体上的底板,从而使惰轮可以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相应位置处,解决了惰轮的布置问题。在本技术中,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还包括:轴承和盖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安装凸台外,用于安装惰轮,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相连,且压紧所述轴承的内圈。具体地,所述安装凸台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限位止口,所述轴承背离所述盖板的端面抵压所述限位止口;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抵压所述轴承内圈朝向所述盖板的端面。在本技术中,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盖板上设置所述限位凸台的位置开设贯通的避让孔,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避让孔及所述轴承的内孔以与所述底板相连。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螺栓,所述底板和所述安装凸台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安装凸台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栓部不凸出于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缸体的侧面。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发动机包括:机体、曲轴驱动齿轮、惰轮、机油泵齿轮、平衡轴齿轮和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所述惰轮安装组件的底板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惰轮支承于所述安装凸台外,所述惰轮位于所述曲轴驱动齿轮、所述机油泵齿轮、所述平衡轴齿轮之间,且所述惰轮分别所述曲轴驱动齿轮、所述机油泵齿轮、所述平衡轴齿轮啮合。在本技术中,发动机还包括:多个螺纹紧固件,所述机体包括缸体和挡油板,所述螺纹紧固件顺次贯穿所述盖板、所述底板并与所述缸体和/或所述挡油板相连。可选地,所述螺纹紧固件为三个,上方的所述螺纹紧固件顺次贯穿所述盖板、所述底板并与所述缸体相连,下方的两个所述螺纹紧固件顺次贯穿所述盖板、所述底板并与所述挡油板相连。具体地,上方的所述螺纹紧固件位于所述机油泵齿轮与所述曲轴驱动齿轮(600)之间,下方的一个所述螺纹紧固件位于所述机油泵齿轮与平衡轴齿轮之间,下方的另一个所述螺纹紧固件位于所述平衡轴齿轮与所述曲轴驱动齿轮之间,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的外周壁与所述机油泵齿轮、所述曲轴驱动齿轮、所述平衡轴齿轮间隔开。在本技术中,发动机还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所述挡油板的定位槽配合。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在安装位置处的爆炸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发动机1000;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底板1;安装凸台11;限位止口12;轴承2;盖板3;限位凸台31;连接件4;螺纹紧固件5;定位套6;惰轮200;缸体300;挡油板400;机油泵齿轮500;曲轴驱动齿轮600;平衡轴齿轮7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1000包括:机体、曲轴驱动齿轮600、惰轮200、机油泵齿轮500、平衡轴齿轮700和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1000上的惰轮200用于将曲轴驱动齿轮600输出的转矩经惰轮200传递给机油泵齿轮500以及平衡轴齿轮700,并用于改变曲轴驱动齿轮600与平衡轴齿轮700的速比,所以将惰轮安装组件100安装在曲轴驱动齿轮600、机油泵齿轮500、平衡轴齿轮700之间的位置,并将惰轮200安装在惰轮安装组件100上,来实现惰轮200在发动机1000上的装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惰轮200支承于所述安装凸台11外,惰轮200位于曲轴驱动齿轮600、机油泵齿轮500、平衡轴齿轮700之间,且惰轮200分别曲轴驱动齿轮600、所述机油泵齿轮500、平衡轴齿轮700啮合。如图3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平衡轴齿轮700为互相啮合的两个,惰轮200与其中的一个平衡轴齿轮啮合。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机体可以包括缸体300和挡油板400。下面根据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包括底板1。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1安装于发动机1000的缸体300,且底板1背离缸体300的一侧设有安装凸台11,安装凸台11用于安装惰轮2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通过设置可以安装与发动机1000的上的底板1,从而使惰轮200可以安装在发动机1000上的相应位置处,解决了惰轮的布置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还可以包括轴承2和盖板3,轴承2可以套设于安装凸台11外,轴承2用于安装惰轮200,具体地,轴承2的内圈支撑在安装凸台11上,且轴承2的外圈与惰轮200配合,实现轴承2与惰轮200的连接,盖板3与底板1相连,且盖板3压紧轴承2的内圈,并且盖板3具有朝向底板1敞开的凹槽,凹槽用于容纳惰轮200,从而保证轴承2不会发生轴向移动,可以稳固的支撑在安装凸台11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通过设置可以安装与发动机1000上的底板1、可安装在底板1上的轴承2以及盖板3,从而使惰轮200可以安装在轴承2上,进而使惰轮200可以安装在发动机1000上的相应位置处,解决了惰轮200的布置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1000通过采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从而具有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相应的优点,进而使发动机1000的曲轴齿轮与平衡轴齿轮700可以获得较好的速比,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适于安装于发动机(1000)的缸体(300),且所述底板(1)背离所述缸体(300)的一侧设有安装凸台(11),所述安装凸台(11)用于安装惰轮(2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适于安装于发动机(1000)的缸体(300),且所述底板(1)背离所述缸体(300)的一侧设有安装凸台(11),所述安装凸台(11)用于安装惰轮(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2),所述轴承(2)套设于所述安装凸台(11)外,用于安装惰轮(200);盖板(3),所述盖板(3)与所述底板(1)相连,且压紧所述轴承(2)的内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台(11)与所述底板(1)之间具有限位止口(12),所述轴承(2)背离所述盖板(3)的端面抵压所述限位止口(12);所述盖板(3)朝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具有限位凸台(31),所述限位凸台(31)抵压所述轴承(2)内圈朝向所述盖板(3)的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4),所述盖板(3)上设置所述限位凸台(31)的位置开设贯通的避让孔,所述连接件(4)贯穿所述避让孔及所述轴承(2)的内孔以与所述底板(1)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惰轮安装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为连接螺栓,所述底板(1)和所述安装凸台(11)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底板(1)和所述安装凸台(11)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不凸出于所述底板(1)朝向所述缸体(300)的侧面。6.一种发动机(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曲轴驱动齿轮(600)、惰轮(200)、机油泵齿轮(500)、平衡轴齿轮(70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