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泵真空自吸式液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35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泵真空自吸式液罐车,它是利用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根据空燃比及发动机的上熄火极限等在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上设置大气管与真空管,当需真空管吸液时,手拿橡胶板轻贴大气管管口,吸液满罐时,手工拿开橡胶板,即吸液工作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用于从粪池打粪、抽污水,也可用于抽油。(*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境保护设备。通常使用的液罐车大都是附设真空泵,使罐内产生压力差,迫使液体抽到罐内的;由于附设真空泵,不仅加重罐车自身重量,重要的是泵的加工制作零件复杂,使用维护检修不便,耗费原材、工时、能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无真空泵,又无辅助工具,能节省大量原材、人工,能源的真空自吸式液罐车,一举多用,广泛用于抽粪池的粪便、抽水、抽污液、输油等用。本技术如图所示,一根25mm的无缝钢管〔2〕焊接在FCIH柴油车的空气滤清器的盖上〔7〕(空气滤清器盖用A3材料,δ=4mm的钢板冲制而成,其进气孔为φ25mm),空气滤清器〔9〕和其盖〔7〕之间的接合处用外径φ150mm,内径φ140mm,厚度3mm的耐油橡胶垫圈〔8〕密封,大气管〔2〕上焊接一个φ18mm的无缝钢管制的支管〔1〕,并在大气管端口借助大气压力将φ50mm厚3.5mm的橡胶板〔6〕贴住,在真空支管〔1〕和罐体〔4〕(用A3材料制成壁厚为3.5mm,容积为1100公升)出气管口之间接通一根φ18mm的真空橡胶管〔3〕,罐体〔4〕的入液管接一根φ75mm长度7米通向吸液里的吸液橡胶管〔5〕。本技术利用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根据空燃比及发动机的上熄火极限等,确定罐内真空度的吸液深度,如柴油机气缸活塞进入上死点时,理想上应该是所有气体都经排气门排出,活塞在曲轴的惯性力的作用下,下移,约压缩比为201,则缸内压力在0.2~0.4kg/cm2范围内,基于这一推理,可作论证设Pa为大气压力,PO为柴油机系统内压力,经试验条件,先将柴油机运转,续把通向空气滤清器的大气管〔2〕,借助大气管端口的大气压力贴住橡胶板〔6〕,如附图说明所示,再由罐体〔4〕接出的橡胶管〔5〕浸入不同深度的水里,可得出反映,解列方程Po=Pa-P液。P液=r,h hmax=5.43m(r水的比重,hmax=5.43)P液=103×9.8×5.43=0.532×105N/m2PO=1.033×105N/m2-0.532×105=0.501×105N/m2在h=5.43m时,柴油机出现放炮现象,但水能吸入罐体。本装置使用操作过程,开动柴油发动机,将真空橡胶吸液管〔5〕浸入所吸液体中,然后手拿橡胶板〔6〕轻贴大气管〔2〕管口,液罐〔4〕瞬即产生真空度与外界气压差,使真空吸液管〔5〕浸入液中的液体迅速吸入罐内,当吸液满罐时,手工拿开橡胶板〔6〕即完成吸液工作。由于本新型提供的技术,与通常附设真空泵的液罐车比较,具有技术上先进(无其任何附加工具设备),经济合理,效果显著。在于吸液真空度高,工作可靠性强,使用范围广,能节省大量原材,人工、能耗,适宜大批量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泵真空自吸式液罐车,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柴油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上设置大气管〔2〕,在大气管〔2〕上设置真空支管〔1〕,并通过橡胶管〔3〕与罐体〔4〕相连,罐体〔4〕与插入液池的吸液橡胶管〔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泵真空自吸式液罐车,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柴油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上设置大气管[2],在大气管[2]上设置真空支管[1],并通过橡胶管[3]与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静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