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单元(21)具有脉动流产生单元(30)。脉动流产生单元(30)具有充满生理盐水的液体室(42)。当隔膜(32)挠曲时,液体室(42)的容积缩小。这样,从液体室(42)向可挠性的连接流路(53)压出盐水,并从喷射管(55)的开口部(56)喷出盐水。这样产生的盐水的脉冲流切除患部。连接流路(53)及喷射管(55)插入软性内窥镜(100)的管状部(110)。由于连接流路(53)长于管状部(110),从而脉动流产生单元(30)位于内窥镜(100)的外部。做手术的人能够边通过内窥镜(100)观察患者的体内,边向患部喷射脉冲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的喷射。
技术介绍
在喷射脉动流(pulsatingflow)的液体喷射单元中,已知将用于生成脉动流的液体室设置在喷射管的开口部附近的构成(例如专利文献1、2、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2-22326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12-187291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9-1365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将在用于与内窥镜组合的用途的情况下,需要将液体室插入内窥镜作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若将液体室设置在喷射管的开口部附近,则会引起与内窥镜组合的用途中液体喷射单元的操作性变差、限制液体室的设计这样的问题。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可作为以下方式来实现。(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与内窥镜组合使用的液体喷射单元,所述内窥镜具备用于插入体内的长条状(elongated)的管状部和连接于所述管状部的把持部。该液体喷射单元具备:液体室,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与所述内窥镜组合了的情况下,所述液体室配置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脉动流产生部,使脉动流在所述液体室产生;开口部,用于喷射液体;以及连接流路,具有可挠性,并连接所述液体室和所述开口部。根据该方式,在与内窥镜组合的用途中使用的情况下,液体室没有插入内窥镜。其结果,液体喷射单元的操作性良好,并提高液体室的设计自由度。(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式,提供一种与内窥镜组合使用的液体喷射单元,所述内窥镜具备用于插入体内的长条状的管状部和连接于所述管状部的把持部。该液体喷射单元具备:脉动流产生部,使脉动流在液体室产生;开口部,用于喷射液体;以及连接流路,具有可挠性,并连接所述液体室和所述开口部,所述连接流路的长度长于所述管状部的长度。根据该方式,在用于与内窥镜组合的用途中的情况下,操作性良好。在这种方式的情况下,由于连接流路长于管状部,因此,即便将连接流路插入管状部,连接流路也会从管状部伸出。因此,能够把持伸出的部位进行操作、或者使开口部从管状部突出,进而能够得到上述效果。(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式,提供一种液体喷射单元。该液体喷射单元具备:脉动流产生部,使脉动流在液体室产生;开口部,用于喷射液体;连接流路,具有可挠性,并连接所述液体室和所述开口部;以及液体供给流路,作为用于向所述液体室供给液体的流路而通至所述液体室,所述连接流路和所述液体供给流路的杨氏模量、外径、壁厚和泊松比中至少任一是不同的。根据该方式,能够使连接流路及液体供给流路的特征得当。不通过脉动流产生部对在液体供给流路流动的液体赋予脉动流,而通过脉动流产生部对在连接流路流动的液体赋予脉动流。即,这种方式的情况下,关于通过脉动流产生部产生的脉动流的有无不同的流路彼此,杨氏模量、外径、壁厚和泊松比中至少任一并不相同。其结果,能够使流路的特征对应于通过脉动流产生部产生的脉动流的有无,因此,能够得到上述效果。(4)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因规定的内压负载于所述连接流路而引起的流路截面积的增大量比因所述规定的内压负载于所述液体供给流路而引起的流路截面积的增大量小。根据该方式,能够使连接流路及液体供给流路的特征更为得当。为使通过脉动流产生部产生的脉动流没有衰减地传播到喷射管,优选连接流路伴随内压变动的截面积的变动小。另一方面,并不要求液体供给流路传播脉动流,因此,相比于减小伴随内压变动的截面积的增大量,优选优先流路阻力的降低、低成本化等来制造。根据该方式,易于实现这些特征。(5)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液体室的容积能够改变,并且,所述脉动流产生部具备能改变所述液体室的容积的容积变更部。根据该方式,能够通过容积变更来赋予脉动流。(6)在上述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脉动流产生部具备用于在所述液体室内产生气泡的气泡产生部。根据该方式,能够通过气泡的产生赋予脉动流。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具备液体供给机构和控制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液体喷射单元的内窥镜装置、利用它们的医疗设备的方式等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内窥镜装置的构成图。图2是液体喷射单元的构成图。图3是脉动流产生单元的内部构成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施加于压电元件的驱动电压的波形的图。图5是示出驱动电压的波形与隔膜的变形情况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图6是内窥镜的立体图。图7是内窥镜的前端部的放大图。图8是内窥镜装置的构成图(实施方式二)。图9是液体喷射单元的构成图(实施方式二)。图10是脉动流产生单元的内部构成的截面图(实施方式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进行说明。图1是内窥镜装置10的构成图。内窥镜装置10使液体喷射装置20与内窥镜100相组合而构成。内窥镜装置10作为医疗设备使用。内窥镜装置10具有如下功能:即、向做手术的人提供患者体内的图像的功能、以及通过从配置于前端部120内的喷射管55对患部脉冲状地喷射液体来切除患部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患者是人。如图1所示,脉动流产生单元30在液体喷射装置20与内窥镜100组合了的状态下,配置于内窥镜100的外部。图2示出液体喷射装置20。液体喷射装置20具备脉动流产生单元30、液体供给机构50、流路51、液体供给流路52、连接流路53、液体容器59、控制装置70、信号线71、信号线72和脚踏开关75。脉动流产生单元30、液体供给流路52、连接流路53及喷射管55构成液体喷射单元21。液体喷射单元21是每个手术均进行更换的模块。为了进行该更换,液体供给流路52可装卸地连接于液体供给机构50,信号线72可装卸地连接于脉动流产生单元30。液体供给机构50经由流路51吸入液体容器59中储存的液体,并经由液体供给流路52向脉动流产生单元30供给。该液体为生理盐水。液体供给流路52为聚丙烯制,具有可挠性。脉动流产生单元30使被供给的液体产生脉动流(pulsatingflow)。产生了脉动流的液体经由连接流路53而从喷射管55喷射。控制装置70控制脉动流产生单元30和液体供给机构50的动作。控制装置70在启动过程中总是经由信号线71向液体供给机构50发送用于供给液体的信号。控制装置70在踩下脚踏开关75的期间,经由信号线72向脉动流产生单元30发送用于产生脉动流的信号。连接流路53由PEEK(注册商标)树脂形成。PEEK树脂为绝缘体,具有可挠性且杨氏模量高。喷射管55为不锈钢制,是设置在连接流路53的前端的喷嘴。由于在供给至喷射管55的液体中产生有脉动流,因此,如前所述,液体以脉冲状喷射。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脉冲状喷射是指,在伴随有流量或流速变动的状态下喷射,不限于反复进行液体的喷射和停止。换言之,包括在喷射和喷射之间喷射完全中止的方式、在喷射之间还存在低压力的流动的方式等各种喷射方式。为实现上述脉冲状的喷射,连接流路53优选设计成尽可能地不使脉动流衰减。为减少脉动流的衰减,优选因脉动流引起的连接流路53的变形小。作为关于连接流路53的变形的代表值,下文将讨论流路的截面积的变化。因脉动流引起的截面积的增大量ΔS以下述式(1)表示。ΔS=π{(rin+UrMAX)2-(rin+UrMIN)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喷射单元,与内窥镜组合使用,所述内窥镜具备用于插入体内的长条状的管状部和连接于所述管状部的把持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具备:液体室,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与所述内窥镜组合了的情况下,所述液体室配置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脉动流产生部,使脉动流在所述液体室产生;开口部,用于喷射液体;以及连接流路,具有可挠性,用于连接所述液体室和所述开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10 JP 2014-1420381.一种液体喷射单元,与内窥镜组合使用,所述内窥镜具备用于插入体内的长条状的管状部和连接于所述管状部的把持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具备:液体室,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与所述内窥镜组合了的情况下,所述液体室配置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脉动流产生部,使脉动流在所述液体室产生;开口部,用于喷射液体;以及连接流路,具有可挠性,用于连接所述液体室和所述开口部。2.一种液体喷射单元,与内窥镜组合使用,所述内窥镜具备用于插入体内的长条状的管状部和连接于所述管状部的把持部,所述液体喷射单元具备:脉动流产生部,使脉动流在液体室产生;开口部,用于喷射液体;以及连接流路,具有可挠性,用于连接所述液体室和所述开口部,所述连接流路的长度长于所述管状部的长度。3.一种液体喷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脉动流产生部,使脉动流在液体室产生;开口部,用于喷射液体;连接流路,具有可挠性,用于连接所述液体室和所述开口部;以及液体供给流路,作为用于向所述液体室供给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英挥,关野博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