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168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包括二极管主体,封装部,二极管主体包括管体和引脚,管体位于封装部中,封装部设有用于引脚穿过的通孔;封装部包括下壳和上壳,下壳壁体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直径大于第二凹槽直径,上壳设有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适配的第一上壁体和第二上壁体,第一壁体置于第一凹槽中,第二壁体置于第二凹槽中,第一上壁外侧设有两伸缩体,两伸缩体呈对称设置,下壳设有两个与各伸缩体适配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壳设两凹槽,在上壳设与各凹槽适配的壁体,使各壁体卡设在对应的凹槽中,以防水部与容纳槽相接触,使整个二极管的防水效果最佳,结构简单,容易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
本技术涉及二极管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二极管需要封装处理,而很多封装结构为一次性封装,即二极管芯片损坏后整个二极管都要丢弃,造成资源浪费,且封装的密封性较差,容易进水受潮。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防潮的,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包括二极管主体,以及用于封装二极管主体的封装部,所述二极管主体包括管体和引脚,所述管体位于封装部中,所述封装部设有用于引脚穿过的通孔;其中,所述封装部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壁体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直径大于第二凹槽直径,所述上壳设有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适配的第一上壁体和第二上壁体,所述第一壁体置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壁体置于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上壁外侧设有两伸缩体,所述两伸缩体呈对称设置,所述下壳设有两个与各伸缩体适配的固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中,所述管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防水部,所述上壳和下壳分别设有与各防水部适配的容纳槽,所述各防水部分别包括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内侧紧贴引脚,所述第一防水圈外侧紧贴第二防水圈内侧,所述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的横截面分别呈圆弧形。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下壳设两凹槽,在上壳设与各凹槽适配的壁体,使各壁体卡设在对应的凹槽中,以防水部与容纳槽相接触,使整个二极管的防水效果最佳,结构简单,容易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包括二极管主体,以及用于封装二极管主体的封装部,所述二极管主体包括管体11和引脚9,所述管体11位于封装部中,所述封装部设有用于引脚9穿过的通孔8;其中,所述封装部包括下壳1和上壳4,所述下壳1壁体设有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2直径大于第二凹槽3直径,所述上壳4设有分别与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适配的第一上壁6体和第二上壁5体,所述第一壁体置于第一凹槽2中,所述第二壁体置于第二凹槽3中,所述第一上壁6外侧设有两伸缩体7,所述两伸缩体7呈对称设置,所述下壳1设有两个与各伸缩体7适配的固定孔13。如图1,本实施例中,二极管主体的引脚9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连接于管体11的顶部,而下部连接于管体11的底部。封装部上壳4通孔8用于引脚9上部穿过,下壳1通孔8用于引脚9下部穿过。上壳4与下壳1闭合后形成空腔,管体11位于空腔中。下壳1壁体设有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而上壳4则设有第一上壁6和第二上壁5。其中,第一上壁6插入至第一凹槽2中,第二上壁5插入至第二凹槽3中。第一上壁6外侧设有两个伸缩体7,两伸缩体7呈对称设置。下壳1设有与各伸缩体7适配的固定孔13,在上壳4插入至下壳1中时,两伸缩体7处于收缩状态。当上壳4与下壳1完全结合时,伸缩体7与固定体位置处于水平状态,此时,两伸缩体7伸出并位于固定孔13中。因此,通过此种封装方式,可以快速将二极管主体封装,并且结构稳定。同时,由于上壳4第一上壁6和第二上壁5与下壳1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的组合方式,水汽需要多次拐弯才能进入封装部内部,大大加强封装部的防水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管体1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防水部10,所述上壳4和下壳1分别设有与各防水部10适配的容纳槽12,所述各防水部10分别包括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内侧紧贴引脚9,所述第一防水圈外侧紧贴第二防水圈内侧,所述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的横截面分别呈圆弧形。如图1,本实施例中,由于引脚9与封装部仅仅是穿插连接,水汽容易从通孔8进入封装部内部。因此,在管体1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防水部10,而上壳4与下壳1则分别设与各防水部10适配的容纳槽12。第一防水圈内侧紧贴引脚9,第一防水圈外侧则紧贴第二防水圈的内侧。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的横截面分别呈圆弧形,防水部10的顶部呈不平的波浪形。在防水部10与容纳槽12紧密相贴的时候,即使有水汽进入通孔8,水汽也需要经过多次拐弯才能到达封装部内部,大大增加整个二极管的防水效果。由于本实施例的封装部为可拆卸形式,在二极管主体损坏的情况下,封装部仍然可以二次利用,不需要丢弃整个二极管,节约资源。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下壳设两凹槽,在上壳设与各凹槽适配的壁体,使各壁体卡设在对应的凹槽中,以防水部与容纳槽相接触,使整个二极管的防水效果最佳,结构简单,容易生产。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主体,以及用于封装二极管主体的封装部,所述二极管主体包括管体和引脚,所述管体位于封装部中,所述封装部设有用于引脚穿过的通孔;其中,所述封装部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壁体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直径大于第二凹槽直径,所述上壳设有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适配的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所述第一上壁置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上壁置于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上壁外侧设有两伸缩体,所述两伸缩体呈对称设置,所述下壳设有两个与各伸缩体适配的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封装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主体,以及用于封装二极管主体的封装部,所述二极管主体包括管体和引脚,所述管体位于封装部中,所述封装部设有用于引脚穿过的通孔;其中,所述封装部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壁体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直径大于第二凹槽直径,所述上壳设有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适配的第一上壁和第二上壁,所述第一上壁置于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上壁置于第二凹槽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致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