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的立体绿化方法及其植物栽培床技术

技术编号:195156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楼宇的立体绿化方法,在楼宇的立面设置植物栽培床,在栽培床充填土壤并在其中种植植物;所述的植物可采用楼宇中的生活污水浇灌: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预处理后用于浇灌绿色植物,浇灌水被绿色植物、土壤、微生物处理后再经排水管收集至污水处理装置作进一步净化处理,再次作为其他用水资源;所述的植物栽培床为一上端敞口的箱体结构,并在其中部设置有进水管,在其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使得在楼宇的立面可以有选择性地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并可按季更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化方法,特别是一种楼宇的立体绿化方法及其植物栽培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回归绿色自然的向往与日俱增,因此,目前新建的生活小区都专门辟有相当一部分的面积用来种植草皮和绿色植物,然而,在城市中土地紧缺,寸土寸金,开发商出于开发成本考虑,预留绿地面积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也有的将楼顶辟成屋顶花园,然而具有最大表面积的楼宇四个立面却没有绿色植物的栖身之地,现有的只是居民自行摆放的盆花、盆草,不成气候,也有的楼宇在地面沿墙种植“爬山虎”之类的攀爬类藤本植物,任其自由生长,这样可在夏季得到满墙的绿色,这类植物品种单一,受到季节的限制,而且其自由生长所形成的整体外形也无法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受季节限制、可给楼宇的立面带来绿色的楼宇立体绿化方法及其植物栽培床。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在楼宇的立面设置植物栽培床,在栽培床充填土壤并在其中种植植物。所述的植物可采用楼宇中的生活污水浇灌,可在楼宇的地面之下设置有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水池、提升泵、除臭器、好氧池、滤池、消毒配水池和回流配水器,楼宇中的生活污水经下水道进入化粪池,再流入调节池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一部分污水直接由提升泵抽出并经回流配水器配成一定有机浓度的浇灌水,通过专用的输送管道分配至楼宇立面的人工植被栽培床,为栽培床中的绿色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所述的植物栽培床为一上端敞口的箱体结构,可以是在楼宇建造时与楼宇一体建筑的,也可以是一个独立构件与楼宇固定或可拆装连接。所述的在栽培床内充填的土壤可以是几种具有不同渗透性的人工土壤层的组合,一般可选用三层。所述的栽培床内还可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以与浇灌系统相连,向植物提供足够的水和肥料,其中出水管应设置在栽培床的底部,进水管宜设置在栽培床的中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使得在楼宇的立面可以有选择性地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并可按季更换,不仅给城市带来更多的绿色,而且植物还可吸收有害气体、吸纳户外噪音,并具有隔热保温、调节局地小气候的作用,种植的花木又会引来蜂、蝶、鸟类栖息,使城市中民居环境回归自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将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栽培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已充填有土壤并种植有植物)。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栽培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在楼宇1的立面设置植物栽培床2,在栽培床2充填土壤并在其中种植植物;所述的植物可采用生活污水浇灌,因为生活污水中富含有机营养,同时经植物、土壤处理后的污水也得到一定的物理上和化学上的净化其中水分、氮、磷被植物吸收,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悬浮固体被土壤过滤;因此,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为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楼宇立体绿化方案,还在楼宇的地面之下设置有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4,包括调节水池41、提升泵42、除臭器43、好氧池44、滤池46、消毒配水池47、提升泵48和回流配水器49,楼宇中的生活污水经下水道11进入化粪池3,再流入(或用泵抽入)调节池41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一部分污水直接由提升泵42抽出并经回流配水器配成一定有机浓度的浇灌水,通过专用的输送管道12分配至楼宇立面的人工植被栽培床2,为栽培床中的绿色植物21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使植物生长、繁殖,具体的浇灌水量应根据季节和植物的种类而定;流经栽培床2的水再经排水管13重新收集到滤池46中,而调节池41的另一部分污水则经好氧池44降解处理后,也送入滤池46中,经滤池46去除水中悬浮固体后的水再经消毒池47消毒后即可作为基本干净的水,可用来作为小区的生活杂用水、景观用水、地面绿地用水或水体补充水。对于新建楼宇,所述的植物栽培床2可以在楼宇建造时与楼宇一体建筑,对于现有楼宇所述的植物栽培床2可以是一个独立构件与楼宇固定或可拆装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如可参照空调室外机的固定方式; 在植物栽培床2内设置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以与浇灌系统相连,其中出水管13设置在栽培床2的底部,进水管12宜设置在栽培床2的中部,如图2所示;在植物栽培床2内所充填的土壤可以是几种具有不同渗透性的人工土壤层的组合,一般可选用三层,如图3所示,其中上层人工土壤22的厚度一般为200~400mm,以200~300mm为佳,中间层人工土壤24一般为100~250mm,以150~200mm为佳;下层人工土壤25的厚度一般为100~250mm,以100~200mm为佳,在上层人工土壤层22和中间层人工土壤层24之间还可设置透水性的隔离层23,以防止上层人工土壤22随水带下的细颗粒土堵塞中间层人工土壤24;植物的根主要分布上层人工土壤层22中;所述的植被栽培床2可以设计成多种外观式样,以从不同视角观看整座大楼时得到不同的绿化造型。上述中的绿色植物21可视实施地域的实际情况而选用以下不同功用的花草树木吸收二氧化硫的桂花、夹竹桃、大叶黄杨、罗海松、合欢、桃树、紫薇、尖叶木樨榄、番石榴、腊梅、紫藤、香椿、珊瑚树、山茶花、樟树、栀子、女贞等;对慢速渗滤系统适宜的松树、黄杉;对湿地处理系统适宜的宽叶香蒲、灯心草、水葱等;生长持久,要求排水良好紫苜蓿等;耐阴,喜湿润,作立体绿化的常青藤等;喜阳、耐旱、适应土层浅薄的花木的月季、米兰、玫瑰、迎春、六月雪、石榴、山穗、芭蕉等。权利要求1.一种楼宇的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楼宇的立面设置植物栽培床,在栽培床充填土壤并在其中种植植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的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采用楼宇中的生活污水浇灌,可在楼宇的地面之下设置有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水池、提升泵、除臭器、好氧池、滤池、消毒配水池和回流配水器,楼宇中的生活污水经下水道进入化粪池,再流入调节池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一部分污水直接由提升泵抽出并经回流配水器配成一定有机浓度的浇灌水,通过专用的输送管道分配至楼宇立面的人工植被栽培床,为栽培床中的绿色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宇的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栽培床是在楼宇建造时与楼宇一体建筑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宇的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栽培床是一个独立构件与楼宇连接一体。4.一种用于楼宇立体绿化的植物栽培床,其特征在于为一上端敞口的箱体结构,并在其中部设置有进水管,在其底部设置有出水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于楼宇立体绿化的植物栽培床,其特征在于其内充填有三种不同渗透性的人工土壤层,其进水管位于中间层人工土壤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于楼宇立体绿化的植物栽培床,其特征在于在上层人工土壤层和中间层人工土壤层之间设置有透水性的隔离层。全文摘要一种楼宇的立体绿化方法,在楼宇的立面设置植物栽培床,在栽培床充填土壤并在其中种植植物;所述的植物可采用楼宇中的生活污水浇灌: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预处理后用于浇灌绿色植物,浇灌水被绿色植物、土壤、微生物处理后再经排水管收集至污水处理装置作进一步净化处理,再次作为其他用水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宇的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楼宇的立面设置植物栽培床,在栽培床充填土壤并在其中种植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