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673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池,包括有方形池体、在池体内排列的多片单元滤芯、池体内依次连接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该第一隔板竖立在出水口端处与多片单元滤芯的端部之间,该第二隔板支撑在多片单元滤芯的底部并与池体的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每个单元滤芯中的滤芯架包括基板和框架式侧板,过滤介质就平铺在该框架式侧板的外表面,并且底部的基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净水出口,而第二隔板上对应每个净水出口的位置开有净水进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单元滤芯的处理单元组合,可根据处理量灵活设置处理单元,能耗低,并且滤网孔径小,孔隙率高,耐磨损,滤速也高,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较高,而且便于更换,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指一种采用横向流过滤方式的过滤池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处理冷却水、废水的过滤池较多采用转盘滤池,如专利号为 200720173409.9 (公告号为CN201085959Y)的中国技术专利《用于污水深度过滤 处理的纤维转盘滤池》就公开了一种转盘滤池。它的池体由污水池和清水池组成,并相 互连通,中空出水轴固定在污水池中,并与传动机构相连,旋转滤盘通过六方连接件与 中空出水轴相对固定,旋转滤盘的外圈设有外压板,滤布反抽吸装亶的吸盘通过与池体 壁相对固定的吸盘固定装置固定在旋转滤盘的侧面,吸盘上设有吸口,抽泥管置于污水 池底部。但转盘滤池在过滤转动过程中,在转盘上形成的滤饼易被破坏,影响出水效果, 而且转盘滤池由于设计原理的局限性,在过滤过程中实际有效过滤面积仅占总转盘面积 的二分之一;而且,这种转盘滤池需要驱动整个转盘转动,能耗较高,维护也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过滤效率较 高的过滤池,其采用带密集型过滤孔道的过滤材料作为过滤介质,出水水质好,过滤效果a想,运行和维护简单方便,且能耗较低。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顶部敞开的方形池体,该池体沿纵向的一侧壁开有进水口,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壁 开有出水口;沿纵向竖立在所述池体内的互为平行排列的多片单元滤芯,每个单元滤芯包括滤芯 架和铺设在滤芯架两侧面上的过滤介质;设置在所述池体内依次连接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该第一隔板竖立在 所述出水口端处与多片单元滤芯的端部之间,该第二隔板支撑在所述多片单元滤芯的底 部并与池体的底部之间留有间距,以在第一隔板与池体侧壁之间和第二隔板与池体底部之间形成净水区,该第三隔板一端与第二隔板相连,另一端与池体内壁相连;其中,每个单元滤芯中的滤芯架包括上下左右四侧封闭的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两侧上的框架式侧板,所述的过滤介质就平铺在该框架式侧板的外表面,并且,底部的基板上 开设有至少一个净水出口 ,而所述第二隔板上对应每个净水出口的位置开有净水进口 。 所述过滤介质可以采用具有密集型过滤孔道的各种过滤材料,也可以采用滤布、或 滤网、或丝网、或多孔滤板等,由于滤布具有较高的亲水效果,成本也较低廉,尤以采 用滤布为最佳。为加大进水的水流通道,以使絮凝剂与污水充分进行混合,以便使污水达到很好的 絮凝程度,为过滤介质的过滤做好准备,碍免加有絮凝剂的污水直接进入多片单元滤芯 所在的过滤区,所述池体内在进水口端处可以竖立有一底部与池体内壁相连、顶部高于 所述滤芯架顶部的挡板,使得在挡板与池体内壁之间形成进水通道。为便于控制池体内的液面,加大过滤池的处理量,所述池体内在出水口端处设置有 一出水堰,净水区内的净水最后会经过出水堰的顶部而从出水口流出池体外,该出水堰 的顶部高度就是池体内的液面高度,而在不设置出水堰的状态下,池体内的液面与出水 口的底部相齐平。在过滤介质采用滤布的情况下,每个框架式侧板外表面上的滤布可以是一整片的, 其上下左右四边分别固定在框架式侧板的四个侧边上,但在滤芯架侧面面积较大的情况 下,整片式的滤布面积就会较大,其中央的滤布容易松动而随污水浮动,影响过滤效果, 为便于滤布在框架式侧板上的固定设置,同时能保证过滤效果,所述滤布可以由多块均 匀分布的单元滤布构成,每个单元滤布通过四个压条分别将其四个侧边固定在框架式侧 板之上。为使从滤芯架底部的净水出口输出的净水能顺利地进入到第二隔板下方的净水区, 避免净水从滤芯架底部的基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缝隙流失,所述滤芯架中底部基板的每 个净水出口上可以设置有一净水输出管,而所述第二隔板中的每个净水进口上设置有一 插管,每个净水输出管插入到第二隔板上对应的净水进口上的插管内,通过净水输出管 和插管的插配,在滤芯架底部基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连接。为防止第三隔板与挡板之间集泥区中的污泥沉淀物从插管与净水输出管之间的缝 隙进入到净水区,而影响出水水质,每个净水输出管外可以套设有弹簧密封圈,该弹簧 密封圈的可弹性伸縮的特性,能适用于净水输出管在第二隔板上插管内不同的插配程 度,非常实用。每个单元滤芯中的过滤介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必然粘附上许多絮体、污垢、 杂质等,为便于对每个单元滤芯中的过滤介质进行清洗,所述过滤池还可以包括有一吸 盘式反冲洗装置,该吸盘式反冲洗装置包括有可在池体顶部上沿纵向行走的支架、固定 在支架上的至少一根L型排污管和在池体外侧沿纵向设置的一排污槽;其中,该L型排污管的横向部分横向跨越在多片单元滤芯之上,横向部分的顶部 上开有进气孔,横向部分的底部上竖直向下地连通有多根排污分管,每根排污分管一一对应地伸入到每个单元滤芯中一侧或两侧过滤介质的外侧,并且,每根排污分管上连通 有至少一个吸盘,该吸盘的开口贴近对应过滤介质的外表面;该L型排污管的竖直部分端部设置有阀门,端部开口朝向排污槽,该排污槽一端 开有排污口;该L型排污管在弯折处设置有注水管。为提高设备的综合处理能力,所述第三隔板的另一端可以与池体底部相连,以在第 三隔板与所述挡板以及池体内壁之间形成集泥区,在该集泥区所在的池体上开设有出泥 口,并且,位于每个单元滤芯中过滤介质底部边沿上的那个吸盘的底部上设置有一刮泥 板,该刮泥板在L型排污管沿池体纵向移动时,可对对应的过滤介质边沿进行刮擦,以 将过滤介质底部集中的污泥刮入到集泥区,最后从出泥口排出池体之外。所述可在池体顶部上沿纵向行走的支架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为使结构更加简 单,便于实施,该支架可以是一由电机驱动的车架,并且,在池体顶部两侧沿纵向设置 有一副轨道,车架中的滚轮在电机的驱动下而在轨道上行走,该电机固定在L型排污管 顶部上,当车架沿池体纵向行走时,L型排污管连同电机都跟随车架一起移动。为使支架能自动地沿轨道往复移动,从而对过滤介质进行反复的冲洗,所述轨道的 两端在对应支架的位置可以各设置一限位开关,所述电机为可逆转的电机,而该限位开 关与所述电机相连而控制电机正、逆向工作,当支架移动到轨道其中一个端部而碰触到 限位开关时,限位开关就控制电机换方向工作,从而使支架向相反方向移动。其中的吸盘以能遍布到过滤介质表面的各个角落为佳,也即,当L型排污管跟随 支架一起沿池体纵向行走时,吸盘的尺寸能覆盖到过滤介质在竖直方向上的那段距离, 但如果一面过滤介质设置一个吸盘,在过滤介质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吸盘的吸污垢效果 不佳,为提高吸盘吸污垢的效率,保证对过滤介质的清洗效果,每根排污分管上还可以 向下延伸出有多根排污支管,每根排污分管以及排污支管的末端上都设置有一个所述的 吸盘,位于每个单元滤芯中过滤介质一侧的多个吸盘从上至下正好覆盖了过滤介质在竖 直方向上的距离。为保证排污管对每个单元滤芯两侧的每个过滤介质的清洗作用,所述支架上可以设 置有两根L型排污管,每根L型排污管下方的排污分管以及排污支管上的吸盘都位于每 片单元滤芯中的同一侧过滤介质的一侧,如此,每根L型排污管就负责每片单元滤芯同 一侧过滤介质的清洗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带密集型过滤孔道的过滤材料作用过滤媒介, 其滤网孔径小,孔隙率高,耐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顶部敞开的方形池体,该池体沿纵向的一侧壁开有进水口,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壁开有出水口;    沿纵向竖立在所述池体内的互为平行排列的多片单元滤芯,每个单元滤芯包括滤芯架和铺设在滤芯架两侧面上的过滤介质;设置在所述池体内依次连接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该第一隔板竖立在所述出水口端处与多片单元滤芯的端部之间,该第二隔板支撑在所述多片单元滤芯的底部并与池体的底部之间留有间距,以在第一隔板与池体侧壁之间和第二隔板与池体底部之间形成净水区,该第三隔板一端与第二隔板相连,另一端与池体内壁相连;    其中,每个单元滤芯中的滤芯架包括上下左右四侧封闭的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两侧上的框架式侧板,所述的过滤介质就平铺在该框架式侧板的外表面,并且,底部的基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净水出口,而所述第二隔板上对应每个净水出口的位置开有净水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