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绿色雨水泥渣快速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雨水回收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绿色雨水泥渣快速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作为修复城市水生态的一条路径,能够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能解决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的水环境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道路雨水径流是城市雨水径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雨水径流中具有最大资源的有效补充,对于缓解城市用水紧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道路雨水径流含有大量污染物,且初期雨水径流所带有的污染物最严重,若直接排放进自然水体,会破坏周围河流功能,造成水质恶化。近年来,下沉式绿地、渗透塘、湿塘等开始受到关注并迅速建设,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雨水的下渗,但难以对雨水进行净化后加以利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出能够高效且持续地保障道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城市绿色雨水泥渣快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过滤池的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雨水入口,所述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封盖;第一限位块,其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为直径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且与所述过滤池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的外径与所述过滤池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与所述过滤池的内侧壁固定,且无缝连接;第一框体,其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开,所述第一框体设置在所述过滤池中,且与所述过滤池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框体的上部为直径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下部为圆筒体形,所述第一框体的顶部的外径介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的外径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绿色雨水泥渣快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过滤池的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雨水入口,所述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封盖;第一限位块,其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为直径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且与所述过滤池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的外径与所述过滤池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与所述过滤池的内侧壁固定,且无缝连接;第一框体,其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开,所述第一框体设置在所述过滤池中,且与所述过滤池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框体的上部为直径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下部为圆筒体形,所述第一框体的顶部的外径介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的外径和底部的外径之间,所述第一框体的上部的锥角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锥角相等,所述第一框体的上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与所述过滤池的底部不接触,所述雨水入口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方;多块第二限位块,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内,所述第二限位块为直径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且与所述过滤池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部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部的内侧壁固定,且无缝连接,位于上方的第二限位块的底部的内径大于位于其下方的第二限位块的底部的内径;多个第一滤网,一个第一滤网对应一块第二限位块,第一滤网为圆形,且插入与其对应的第二限位块中,第一滤网的直径介于与其对应的第二限位块的顶部的内径和底部的内径之间,且位于上方的第二限位块的底部的内径大于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滤网的直径,位于上方的第一滤网的网孔的尺寸大于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滤网的网孔的尺寸;沉淀池,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且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一侧,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封盖;第二框体,其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所述第二框体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中,且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部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框体的外侧壁与所述沉淀池的内侧壁不接触,所述第二框体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处设置有第二滤网;第一隔板,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隔板为圆筒体形,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部固定,且无缝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内部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隔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净水入口,所述净水入口处设置有第三滤网;第一水管,其一端与所述过滤池内位于最底部的第一滤网的下方的区域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连通;填料层,其铺设在所述第二框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隔板的外侧壁之间,所述填料层的高度高于所述净水入口的底部的高度,且低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绿色雨水泥渣快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的底部向着第一水管逐渐向下倾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绿色雨水泥渣快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间隔设置有多根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多根第一杆体的底部在同一个圆周上,所述第一杆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高,胡寿超,狄圣杰,蔡正林,郭菘,郭梦林,张开放,杨希,
申请(专利权)人:大成科创基础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