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栽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9329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架(1),其上平行设置有多个隔板(2),在所述隔板(2)上放置有多个栽培容器(5);水箱(6),设置在所述栽培架(1)的上部,通过多个水管(10)分别与所述多个栽培容器(5)相连,每个所述水管(10)上设置有阀门(11);残液回收箱(12),与所述水箱(6)和所述隔板(2)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植物栽培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栽培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植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用于家庭装饰,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给人们提供了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而植物的栽培设备和方法却一直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无论是浇水还是施肥都会花费人们很多时间,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负担,尤其是生活节奏比较快的大城市里。且现在的栽培容器存在诸多问题,如加水过多则过多的水便会留到底板上,带来额外的清洁工作,若加得少又不够植物生长用的,要经常加水,成为了一个负担,同时又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在科研中,一套具有优良效果的栽培系统也是非常必要的,而现在也处于最初级的阶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植物栽培系统。—种植物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架,其上平行设置有2?6个隔板,在每个所述隔板的四周设置有挡板,在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为宽度与所述隔板一致的凹槽,在所述隔板上放置有多个栽培容器;水箱,设置在所述栽培架的上部,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上部设置有第一残液入口,顶部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多个水管分别与所述多个栽培容器相连,每个所述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残液回收箱,其顶部设置有第二残液入口和残液出口,所述残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残液入口相连,在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水栗,所述第二残液入口通过多个残液回收管路分别与多个所述集水槽的底部相连在每个所述隔板的上部设置有补光灯,与补光灯控制系统相连。本技术所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在所述栽培架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抽屉;所述补光灯为3组,分别为普通日光灯、红色光源补光灯和蓝色光源补光灯。本技术所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在所述栽培架上设置有温度计和湿度计。本技术所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在所述栽培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本技术所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所述栽培容器包括盆底和侧壁,所述侧壁由内侧壁和外侧壁构成,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间形成容腔,所述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渗水孔;所述盆底设置有向所述栽培容器内凹陷的漏水凹槽,在所述漏水凹槽顶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在所述栽培容器内固定有容器隔板,与所述漏水凹槽的顶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容器隔板的上部为基质部,下部为盛水部;在所述容器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吸水条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吸水条的一端与所述盆底接触,另一端裸露在所述基质部内;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侧壁的顶部之间采用环形顶板连接,在所述环形顶板上均匀设置有浇水孔。本技术所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在所述外侧壁的外部设置有防老化层;所述漏水凹槽的直径为所述盆底直径的1/2,高度为所述盛水部的3/4 ;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5cm ;所述吸水条为直径0.5cm的海绵;所述盛水部的高度为所述栽培容器高度的1/5,所述吸水条的长度为所述栽培容器高度的3/5。本技术植物栽培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植物栽培系统通过特殊设计的隔板,与水箱和残液回收箱的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浇灌会浇灌不均匀、产生了额外的清洁工作、盆土要么太湿要么太干,无法及时把握的技术难题。很好地回收利用了多余的水,节约了水源。本技术植物栽培系统中栽培容器的设计也是非常巧妙的。本技术中的栽培容器分为内侧壁和外侧壁,二者之间形成用于浇灌的容腔,这样不需要把水直接浇到基质中,使基质冲出来或者把上部基质冲出坑洞,直接浇灌到容腔内,水或者营养液通过内侧壁上的渗水孔进入到基质中,更干净,同时从侧面吸水或营养液时更能浇灌均匀;容器内设置有容器隔板,将容器分为基质部和盛水部,盆底设置有漏水凹槽,用于盛装多余的水,防止多余的水滞留在基质中影响透气性,使植物烂根;在缺水状态下,吸水条可以将盛水部的水运输到基质部中,这样就可以保持基质的湿润,防止植物根部缺水,漏水凹槽顶部的漏水孔可以使高于漏水孔的水流出,防止过多的水影响植物的生长;防老化层可以阻隔紫外线,防止容器老化,更耐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植物栽培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植物栽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植物栽培系统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植物栽培系统中栽培容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植物栽培系统中栽培容器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植物栽培系统中栽培容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植物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架1,其上平行设置有2?6个隔板2,用于摆放栽培容器5,在隔板2上放置有多个栽培容器5,在每个隔板2的四周设置有挡板3,用于阻挡容器滑落的同时,防止多余的水流出;在隔板2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槽4,集水槽4为宽度与隔板2 —致的凹槽,当栽培容器5中的水过量时,从底部流出到隔板2上,隔板上的水流向更低位置的集水槽4里用于下一步的回收;水箱6,设置在栽培架I的上部,形成高差用于浇水或者营养液,水箱6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7,上部设置有第一残液入口 8,顶部设置有入水口 9,出水口 7通过多个水管10分别与多个栽培容器5相连,用于浇水或营养液,每个水管10上设置有阀门11,用于控制是否灌溉;残液回收箱12,其顶部设置有第二残液入口 13和残液出口 14,残液出口 14通过管路15与第一残液入口 8相连,在管路15上设置有水栗16,水栗16将残液回收箱12中的回收的残液输送到水箱6中,第二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架(1),其上平行设置有2~6个隔板(2),在每个所述隔板(2)的四周设置有挡板(3),在所述隔板(2)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槽(4),所述集水槽(4)为宽度与所述隔板(2)一致的凹槽,在所述隔板(2)上放置有多个栽培容器(5);水箱(6),设置在所述栽培架(1)的上部,所述水箱(6)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7),上部设置有第一残液入口(8),顶部设置有入水口(9),所述出水口(7)通过多个水管(10)分别与所述多个栽培容器(5)相连,每个所述水管(10)上设置有阀门(11);残液回收箱(12),其顶部设置有第二残液入口(13)和残液出口(14),所述残液出口(14)通过管路(15)与所述第一残液入口(8)相连,在所述管路(15)上设置有水泵(16),所述第二残液入口(13)通过多个残液回收管路(17)分别与多个所述集水槽(4)的底部相连;在每个所述隔板(2)的上部设置有补光灯,与补光灯控制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辉付红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桃洲园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