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栽培系统,该栽培系统包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栽培槽,该栽培槽包含栽培框及固定铺设在栽培框上的防水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的灌溉装置,用于供给营养水;铺设在灌溉装置之上的保水层;及设置在保水层之上的栽培床,该栽培床包含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透水层、透根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栽培系统能够最大限度节约营养水,通过调整透水层纤维垫的透水率,以满足不同植物对水分的不同要求,能实现对营养水供应的有效控制,增加植物的收割量,及提高植物的高品质化;且该透水层及培土层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还能实现自动化地收割及除根,大大地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植物栽培方面栽培容器,具体来说,涉及有关应用调整过透水率的纤维素材的植物栽培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调整种植场地水分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种植场地水分量多,整体水分均一化需要花费时间。而且,由于种植场地表面和从植物自身的蒸发量的原因,通常种植场地的水分量里会有变化。作为不使用土壤栽培蔬菜等植物的方法是人们普遍都知道的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等的水耕栽培方法。NFT是指在制作营养液浅流状态时,在频道式栽培床上铺盖栽培土壤,在栽培土壤里插入植物苗的栽培方式。NFT方式的植物栽培装置是在表面上有缓斜度平箱上配备形成好的频道式栽培床。在频道式栽培床的倾斜上部,储藏在营养液罐中的营养液通过供水管连续的或者间断的一点点地向种植栽培地供给营养液。供给频道式栽培床的营养液,在频道式栽培床上制作浅流沿斜面流下,从斜面下部排水;排水后的营养液回流入营养罐内。在频道式栽培床上面,栽培土壤上种植的植物苗复数排列。然后,在栽培土壤上,频道式栽培床上流下的营养液经常或间断地供给营养液。由于植物苗的吸收还有蒸发的原因一旦营养液减少,由于营养罐上装有测试仪,所以可以检测出营养罐内水面的高低。一旦测试出水面的偏低,通过供营养液装置,营养罐内的新营养液供给植物栽培床。这样,由于在NFT方式中利用营养液的浅流进行灌水,栽培土壤内上部的植物的根不会浸水,能让根充分地吸收氧气。然而,如何充分利用水分,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还未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在收割植物时,特别是在植物栽培地里植物密布的种植情况下,不让植物有损害地从预制板上收割植物也是费功夫的。进一步地,收割植物后,作为植物栽培地使用岩棉等情况下,若要再利用植物栽培地,则在植物栽培地里除去植物的根是有必要的。但是,植物的根复杂地互相缠绕在植物栽培地里,通过有机分解处理除去植物的根是有必要的,但会费劳力消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栽培系统,该系统能利用毛细孔现象通过控制透水层的透水量以充分利用营养水,并且,该系统能方便收割,除去收割的植物的根,使得栽培地可再利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栽培系统,该栽培系统包含 设置在地面上的栽培槽,该栽培槽包含栽培框及固定铺设在栽培框上的防水层; 设置在防水层之上的灌溉装置,用于供给营养水;铺设在灌溉装置之上的保水层;及设置在保水层之上的栽培床,该栽培床包含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透水层、透根层。上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该栽培系统还包含铺设在栽培床之上的多用途塑料布层。上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所述的栽培槽还包含设置在栽培框底部,铺设在地面上的起隔离作用的隔离层,以隔离来自地面的水、病源菌和害虫。上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所述的灌溉装置选择滴灌管,其均勻间隔铺设在防水层上,以滴灌方式供给营养水。上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所述的保水层是采用吸水聚酯纤维做成的柔软状垫子,其吸水量为自重的6倍以上。上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所述的栽培床还包含设置在最上层的定植泡沫板层,该定植泡沫板层上设置有若干均勻布置的通孔,用于定植植物幼苗。上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所述的栽培床还包含设置在定植泡沫板层与透根层之间的培土层。上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所述的透水层为高密度纤维垫,是采用极细纤维高密度平织制成,能过滤病原菌,透水但不透根,该高密度纤维垫每平方米克重为100g 200g,所述的极细纤维直径小于15微米。上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所述的透水层包含若干层不同密度、透水率不同的纤维垫的组合,以精确地控制所栽培植物的水分量,可以很容易地在提高植物栽培的水分量时,增加该植物的收割量,而在消减水分量时可以提高该植物的高品质化。上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中,所述的透根层为亲水性塑料布,能使得植物的根自由扩展,选择聚乙烯醇、透明纸、无纺布等。土壤中的水分主要包含吸湿水、重力水和毛管水。吸湿水被风干土壤所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水汽分子,称为吸湿水。吸湿水所受到的分子引力很大,厚度极小,无溶解能力。只有在105°C以上的高温下才转化为气态水时才会移动,所以对作物生长一般没有多大意义。重力水进入土壤的水分超过土壤所能保持的田间持水量时,那些超出的水分因受重力作用沿较大的孔隙向下渗透。这种受重力作用而下渗的水分即称为重力水。重力水虽然能为作物利用,但很快就会渗到根系范围以外,所以对作物持续供应水分的用处不大。毛管水是由毛管孔隙中水分弯月面的毛管力所保持的水分。土壤孔隙的毛管作用,因孔隙直径大小而有所不同。当孔隙直径大于8毫米时无毛管现象;直径由8毫米降至 0. 1毫米时,毛管现象便逐渐表现出来;毛管直径为0. 1 0. 001毫米范围内时,毛管作用最明显。孔径小于0.001毫米时,则土壤孔限为膜状水所充满,则不起毛管作用。毛管水全部可供作物吸收利用,有溶解养分的能力,受毛管力的影响也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不断满足作物的需要。所以,毛管水是作物最有效的土壤水分。毛管水为最能为农作物吸收,并且能最大溶解养分的水。在本专利技术的栽培系统中, 保水层从底面吸收毛管水,并提供给透水层,透水层能均勻地扩展渗透的毛管水,以均勻地缓慢地对植物的根部供水,将营养水的用量控制在极少的范围,大大地减少了的水、肥料的使用量,大幅度地消减了栽培成本。而且,本专利技术的透水层通过选择和组合不同密度的纤维垫,调整纤维垫的透水率,以满足不同植物对水分的不同要求,从而提高植物的品质和收割量。而且,因透水层不透根,栽培结束后,通过洗涤处理,可以反复使用多次,更加大幅度地消减了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栽培系统,还包含可供植物的根扩展的透根层,能方便收割及除去植物的根,使得培土层可重复利用。总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栽培系统能够最大限度节约营养水,能满足不同植物对营养水的不同需求,实现对营养水供应的有效控制,增加植物的收割量,及提高植物的高品质化;且该透水层及培土层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且能实现自动化地收割及除根,大大地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栽培系统包含设置在地面10上的栽培槽20,该栽培槽20包含栽培框21及固定铺设在栽培框21上的防水层22。该栽培框21用于固定该栽培系统,通常由聚酯管或氯乙烯管制成。该防水层22选用防水止水的塑料布,其能储存水分, 阻止水分流向其他方向,防止污染土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水层22选用氯乙烯塑料布。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栽培槽20内还铺设绝热材料,以保持栽培槽 20处于较为稳定的温度环境。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地面上先覆盖塑料布层作为隔离层(图中未示),以隔离来自地面的水、病源菌和害虫,然后在该塑料布层(即隔离层)上设置聚酯管或氯乙烯管制成的栽培框21。该植物栽培系统还包含设置在所述防水层22之上的灌溉装置30,该灌溉装置30 用于供给营养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灌溉装置选用滴灌管,该滴灌管能均勻间隔地铺设在防水层22上,以滴灌的方式满足长距离均一地供给营养水。该植物栽培系统还包含铺设在灌溉装置30之上的保水层40,该保水层40具有良好的新水性,即使在干燥的状态下也能瞬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栽培系统包含:设置在地面(10)上的栽培槽(20),该栽培槽(20)包含栽培框(21)及固定铺设在栽培框(21)上的防水层(22);设置在防水层(22)之上的灌溉装置(30),用于供给营养水;铺设在灌溉装置(30)之上的保水层(40);及设置在保水层(40)之上的栽培床(50),该栽培床(50)包含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透水层(51)、透根层(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栽培系统包含设置在地面(10 )上的栽培槽(20 ),该栽培槽(20 )包含栽培框(21)及固定铺设在栽培框(21)上的防水层(22);设置在防水层(22 )之上的灌溉装置(30 ),用于供给营养水;铺设在灌溉装置(30)之上的保水层(40);及设置在保水层(40)之上的栽培床(50),该栽培床(50)包含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透水层(51)、透根层(5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栽培系统还包含铺设在栽培床 (50 )之上的多用途塑料布层(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槽(20)还包含设置在栽培框(21)底部,铺设在地面(10)上的起隔离作用的隔离层,以隔离来自地面的水、病源菌和害虫。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溉装置(30)选择滴灌管, 其均勻间隔铺设在防水层(22)上,以滴灌方式供给营养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枫,沈加敏,李鋆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思美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