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暑止吐冲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品
,具体涉及一种消暑止吐冲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医会把中暑问题分为“阳暑”和“阴暑”。其中阳暑问题,通常是见于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劳动者、运动人士,症状是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兼休息,甚至会出现热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而阴暑问题,则是引致大部分中暑现象的原因。所谓“阴暑”,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通常是都市人以错误的方式解暑引起,如在在暴晒后突然受冷。这会引致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在当下的大暑天,解暑需要适度防晒,避免出入温差太大的环境,并在因闷热而感到不适时,尽快往阴凉通风处让身体散热,并要适当补充水分。如能利用清早、黄昏或夜间做适量运动,不但可健康地排汗,而且更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增加能量消耗和减肥。在盛夏或高温区域的人们需要不断地喝茶、水、可乐、冰水、果汁等饮料来降低体温、补充体液,可现有市场上的饮料止渴效果都不理想。单纯大量补充水分和微量元素虽然可解除中暑、口干舌燥等症状,但大量饮水加大了肾脏和膀胱的压力,而且排尿次数的增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暑止吐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质量份计,称取1~3份藿香、2~4份干橘皮、3~6份甘草、0.5~1.2份薄荷叶、5~8份茶叶、0.3~0.7份苦竹叶、1~2.5份白茅根、1~3份葛根、0.2~0.5份半边莲、0.5~0.9份茵陈和1~4份枇杷叶备用;步骤二.将藿香、干橘皮、甘草、薄荷叶、茶叶、苦竹叶、白茅根、葛根、半边莲、茵陈和枇杷叶清洗、干燥后,加入100~120质量份水进行第一次提取,在90~100℃温度下提取2~4 h,将第一次提取液用双层纱布过滤后备用,向第一次提取后滤渣中加入60~80质量份水进行第二次提取,在9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暑止吐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质量份计,称取1~3份藿香、2~4份干橘皮、3~6份甘草、0.5~1.2份薄荷叶、5~8份茶叶、0.3~0.7份苦竹叶、1~2.5份白茅根、1~3份葛根、0.2~0.5份半边莲、0.5~0.9份茵陈和1~4份枇杷叶备用;步骤二.将藿香、干橘皮、甘草、薄荷叶、茶叶、苦竹叶、白茅根、葛根、半边莲、茵陈和枇杷叶清洗、干燥后,加入100~120质量份水进行第一次提取,在90~100℃温度下提取2~4h,将第一次提取液用双层纱布过滤后备用,向第一次提取后滤渣中加入60~80质量份水进行第二次提取,在90~100℃温度下提取1~2h,将第二次提取液用双层纱布过滤后备用,向第二次提取后滤渣中加入30~40质量份水进行第三次提取,在90~100℃温度下提取30~45min,将第三次提取液用双层纱布过滤后备用;步骤三.将三次提取液合并,在80~90℃水浴中加热30~60min;步骤四.称取0.5~0.8质量份大孔树脂用40~60质量份95wt.%乙醇浸泡15~20h,然后用95wt.%乙醇淋洗,直至洗出液加适量水后无白色浑浊现象出现时为止,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无醇,将大孔树脂滤出,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备用;步骤五.将处理后的大孔树脂加入到步骤三水浴后提取液中,然后在25~35℃、110~130r/min条件下恒温水浴震荡吸附20~25h后过滤;步骤六.将滤出的树脂置于80~100质量份50~70vt.%乙醇溶液中,于25~35℃、110~130r/min条件下恒温水浴震荡解吸20~25h,将解吸液放入旋转蒸发仪内蒸干30~40min,最终制得所述消暑止吐冲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暑止吐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