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膨胀箱固定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55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架、膨胀箱固定结构及车辆。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膨胀箱支架的强度和刚度不满足要求,重量重。所述支架包括:本体,包括立板和弯折部;固定板,与所述立板连接,并且与所述弯折部相对设置;减重孔,在所述立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支架的两端增设第一加强筋,有效地提高了支架的强度和刚度,通过在所述支架上开设至少一个减重孔,有效地降低了支架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膨胀箱固定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架、膨胀箱固定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以及各企业、事业单位和民营公司等,汽车的使用量也大幅增长,成为了公司、单位运营以及家庭必要的交通工具。在汽车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质量、外观以及使用寿命等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长,甚至是对汽车的内部构造追求轻量化、耐用性能尤为关注。汽车制造商对现有的汽车,在各方面技术上进行不断地改造、革新,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但是,现在的汽车膨胀箱的固定支架,为了保证支架的强度和刚度,一般都采用厚钢板,增加了汽车整体的重量,同时,给汽车维修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很多汽车制造商或汽车研究部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尽量采用了减少支架钢板厚度,或者使用轻量化材料等办法解决上述重量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支架的强度和刚度大幅度下降,因此,膨胀箱的支架的刚度和减轻重量之间相互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支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膨胀箱支架的强度和刚度不满足要求,重量重。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支架,包括:本体,包括立板和弯折部;固定板,与所述立板连接,并且与所述弯折部相对设置;减重孔,在所述立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端。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前述的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通过所述本体的两端的边缘弯折形成。优选的,前述的支架,其中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并且相对设置在所述立板的两端。优选的,前述的支架,其中所述立板与所述弯折部相邻的侧边和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的侧边构成所述本体的内侧边,所述内侧边弯折形成第二加强筋。优选的,前述的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本体的所述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优选的,前述的支架,其中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本体弯折形成,弯折方向与所述弯折部方向相反。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膨胀箱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梁、上述的支架和膨胀箱;所述支架的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梁,所述膨胀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并且所述膨胀箱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优选的,前述的膨胀箱固定结构,其中还包括底梁,设置于所述膨胀箱的下方,在所述底梁上设有弹性支撑件,用于从下方支撑所述膨胀箱。优选的,前述的膨胀箱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弹性支撑件本体,所述弹性支撑件本体为筒状,开口向下,所述弹性支撑件本体内部设有弹簧,通过螺栓将弹性支撑件本体间隔距离地固定于所述底梁上,通过所述弹簧将所述弹性支撑件本体顶紧于所述膨胀箱的底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膨胀箱固定结构。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支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支架的两端增设第一加强筋,有效地提高了支架的强度和刚度,通过在所述支架上开设至少一个减重孔,有效地降低了支架的重量。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的支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的膨胀箱固定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膨胀箱固定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的弹性支撑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支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支架,其包括:本体,包括立板21和弯折部22;固定板23,与立板21连接,并且与弯折部22相对设置;减重孔24,在立板21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25,设置于本体21的两端。通过在立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减重孔,有效地减轻了支架的重量,通过在所述本体的两端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有效地增加了所述支架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实现了支架既减轻了重量同时又增加了强度和刚度。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强筋25通过所述本体的两端的边缘弯折形成。通过将所述本体的边缘弯折形成加强筋结构,有效地增强了支架的强度和刚度。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弯折部22包括第一弯折部221和第二弯折部222,并且相对设置在立板21的两端。所述立板、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形成了大致呈“几”字型。中间用于设置膨胀箱,“几”字的两个齿部用于固定膨胀箱。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立板21与弯折部22相邻的侧边和第一弯折部221和第二弯折部222相对的侧边构成所述本体21的内侧边,所述内侧边弯折形成第二加强筋26。在设置第一加强筋的基础上,在内侧边设置第二加强筋有效地增加了支架的强度和刚度。另外,第一加强筋从支架的外侧加强了支架的强度和刚度,由于支架的所述弯折部分成了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强度大大地降低了,因此,增设第二加强筋有效地增加了内侧边的轻度和刚度。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加强筋26与本体21的弯折部22的弯折方向相反。为了便于在两个“齿”部之间固定膨胀箱,将第二加强筋向相反的方向弯折。使得第二加强筋与膨胀箱之间不发生干涉,同时还能有效地固定膨胀箱。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固定板23通过所述本体21弯折形成,弯折方向与所述弯折部方向相反。为了便于固定支架,将固定板向后弯折,以便于在支架的后部固定支架。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膨胀箱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梁1、上述的支架2和膨胀箱3;支架2的所述固定板23固定于所述支撑梁1,所述膨胀箱3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2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222之间,并且所述膨胀箱3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2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222。通过将支架固定于支撑梁,再将膨胀箱固定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有效地并且合理地固定了膨胀箱,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增加了支架的强度和刚度,使得固定膨胀箱后,支架具有足够支撑膨胀箱的性能。减重孔的设置减轻了支架的重量,同时,为了保证支架的强度和刚度,也可以适当增加支架的厚度。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膨胀箱固定结构还包括底梁5,设置于所述膨胀箱3的下方,在底梁5上设有弹性支撑件4,用于从下方支撑膨胀箱3。在通过支架支撑膨胀箱的基础上,优选在膨胀箱的底部增设弹性支撑件,以便于分担支架所承受的力。同时由于弹性支撑件具有弹性,在汽车行驶的时候,减轻了由于颠簸给膨胀箱带来的振动。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弹性支撑件4包括弹性支撑件本体41,弹性支撑件本体41为筒状,开口向下,弹性支撑件本体41内部设有弹簧42,通过螺栓将弹性支撑件本体41间隔距离地固定于底梁5上,通过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本体,包括立板和弯折部;固定板,与所述立板连接,并且与所述弯折部相对设置;减重孔,在所述立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本体,包括立板和弯折部;固定板,与所述立板连接,并且与所述弯折部相对设置;减重孔,在所述立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通过所述本体的两端的边缘弯折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并且相对设置在所述立板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与所述弯折部相邻的侧边和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的侧边构成所述本体的内侧边,所述内侧边弯折形成第二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本体的所述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本体弯折形成,弯折方向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刘爽尹子安柳一凡胡振凯袁雪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