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525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包括第三泥芯和砂箱,所述第三泥芯设置于砂箱内部,所述第三泥芯一侧设有第一泥芯和第四泥芯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泥芯和第五泥芯,所述第一泥芯、第二泥芯和第三泥芯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三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设置于第一螺杆底部,所述第四泥芯、第五泥芯和第三泥芯通过第二螺杆和第四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螺杆设置于第二螺杆底部,所述砂箱顶部设有横浇道,所述横浇道顶部设有直浇道以及底部设有上内浇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螺杆组装式结构使铸件的浇注排气顺畅,生产出高质量的铸件,底注反雨淋多点分散阶梯式内浇口浇注工艺,使铁水浇注均匀,能够快速充满型腔,排气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数控龙门铣床身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
技术介绍
数控龙门铣床身为重型数控立柱等类型的机床设计的重要功能附件,它相对机床本体独立,是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完成垂直直线进给功能。同时它可实现机床的一些辅助功能,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因此,床身刚性与动态性能对与之搭配的机床的整机加工性能,包括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等有很大影响,但是现有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中,在浇注时,侵入金属液进入,回造成型腔内气体上浮排出,气体排出往往不充分,导致铸件质量不好,精度较差。因此,技术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通过整个螺杆组装式结构使铸件的浇注排气顺畅,生产出高质量的铸件,底注反雨淋多点分散阶梯式内浇口浇注工艺,使铁水浇注均匀,能够快速充满型腔,排气顺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包括第三泥芯和砂箱,所述第三泥芯设置于砂箱内部,所述第三泥芯一侧设有第一泥芯和第四泥芯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泥芯和第五泥芯,所述第一泥芯、第二泥芯和第三泥芯通过第一螺杆和第三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设置于第一螺杆底部,所述第四泥芯、第五泥芯和第三泥芯通过第二螺杆和第四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螺杆设置于第二螺杆底部,所述砂箱顶部设有横浇道,所述横浇道顶部设有直浇道以及底部设有上内浇道,所述上内浇道底部设有下内浇道。优选的,所述横浇道设置于U型,所述上内浇道均匀分布于横浇道底部,所述下内浇道与上内浇道一体化成型,所述下内浇道设置为弯钩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的操作步骤,所述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将第三泥芯放置好,然后将第一泥芯和第四泥芯放置在第三泥芯左侧,然后将第二泥芯和第五泥芯放置在第三泥芯右侧;步骤二:将第一泥芯、第二泥芯、第四泥芯、第五泥芯用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与第三泥芯固定连接为一个泥芯整体;步骤三: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与第一泥芯、第二泥芯、第四泥芯、第五泥芯和第三泥芯上的砂芯气道相连通;步骤四:然后将用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与第一泥芯、第二泥芯、第四泥芯、第五泥芯和第三泥芯连接为一体的整个泥芯放入砂箱中,并且第一泥芯、第二泥芯、第四泥芯、第五泥芯和第三泥芯与砂箱之间的间隙即为型腔;步骤五:在砂箱顶部设置浇注系统辅助装置;步骤六:浇注时,铁水由HT300灰铸铁制成,铁水通过直浇道引入然后进入横浇道进行分布;步骤七:最后经横浇道底部的多个上内浇道进行均匀按序引注,铁水经过上内浇道进入下内浇道最后经浇口进入步骤四中的型腔内;步骤八:浇注完成后,冷却成型,再进行脱模。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多个螺杆将第三泥芯与第一泥芯、第二泥芯、第四泥芯、第五泥芯固定为一体,并且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与第一泥芯、第二泥芯、第四泥芯、第五泥芯和第三泥芯上的砂芯气道相连通,整个螺杆组装式结构更加有利于铸件的浇注排气,使整个排气系统顺畅,生产出高质量的铸件;2、铁水通过直浇道引入然后进入横浇道进行分布,最后经横浇道底部的多个上内浇道进行均匀按序引注,铁水经过上内浇道进入下内浇道最后经浇口进入型腔内,这种底注反雨淋多点分散阶梯式内浇口浇注工艺,使铁水浇注均匀,能够快速充满型腔,排气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铸造工艺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螺杆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螺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泥芯、2第二泥芯、3第三泥芯、4第四泥芯、5第五泥芯、6第一螺杆、7第二螺杆、8第三螺杆、9第四螺杆、10直浇道、11横浇道、12上内浇道、13下内浇道、14浇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包括第三泥芯3和砂箱,所述第三泥芯3设置于砂箱内部,所述第三泥芯3一侧设有第一泥芯1和第四泥芯4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泥芯2和第五泥芯5,所述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和第三泥芯3通过第一螺杆6和第三螺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8设置于第一螺杆6底部,所述第四泥芯4、第五泥芯5和第三泥芯3通过第二螺杆7和第四螺杆9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螺杆9设置于第二螺杆7底部,所述砂箱顶部设有横浇道11,所述横浇道11顶部设有直浇道10以及底部设有上内浇道12,所述上内浇道12底部设有下内浇道13,所述横浇道11设置于U型,所述上内浇道12均匀分布于横浇道11底部,所述下内浇道13与上内浇道12一体化成型,所述下内浇道13设置为弯钩状,在浇注时,形成底注反雨淋多点分散阶梯式内浇口浇注工艺,使铁水浇注均匀,能够快速充满型腔,排气顺畅。实施例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的操作步骤,所述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将第三泥芯3放置好,然后将第一泥芯1和第四泥芯4放置在第三泥芯3左侧,然后将第二泥芯2和第五泥芯5放置在第三泥芯3右侧;步骤二:将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第四泥芯4、第五泥芯5用第一螺杆6、第二螺杆7、第三螺杆8、第四螺杆9与第三泥芯3固定连接为一个泥芯整体;步骤三:将第一螺杆6、第二螺杆7、第三螺杆8、第四螺杆9与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第四泥芯4、第五泥芯5和第三泥芯3上的砂芯气道相连通;步骤四:然后将用第一螺杆6、第二螺杆7、第三螺杆8、第四螺杆9与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第四泥芯4、第五泥芯5和第三泥芯3连接为一体的整个泥芯放入砂箱中,并且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第四泥芯4、第五泥芯5和第三泥芯3与砂箱之间的间隙即为型腔;步骤五:在砂箱顶部设置浇注系统辅助装置;步骤六:浇注时,铁水由HT300灰铸铁制成,铁水通过直浇道10引入然后进入横浇道11进行分布;步骤七:最后经横浇道11底部的多个上内浇道12进行均匀按序引注,铁水经过上内浇道12进入下内浇道13最后经浇口14进入步骤四中的型腔内;步骤八:浇注完成后,冷却成型,再进行脱模。本技术工作原理:安装时,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3,将第三泥芯3放置好,然后将第一泥芯1和第四泥芯4放置在第三泥芯3左侧,然后将第二泥芯2和第五泥芯5放置在第三泥芯3右侧,将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第四泥芯4、第五泥芯5用第一螺杆6、第二螺杆7、第三螺杆8、第四螺杆9与第三泥芯3固定连接为一个泥芯整体,将第一螺杆6、第二螺杆7、第三螺杆8、第四螺杆9与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第四泥芯4、第五泥芯5和第三泥芯3上的砂芯气道相连通,然后将用第一螺杆6、第二螺杆7、第三螺杆8、第四螺杆9与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第四泥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包括第三泥芯(3)和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泥芯(3)设置于砂箱内部,所述第三泥芯(3)一侧设有第一泥芯(1)和第四泥芯(4)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泥芯(2)和第五泥芯(5),所述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和第三泥芯(3)通过第一螺杆(6)和第三螺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8)设置于第一螺杆(6)底部,所述第四泥芯(4)、第五泥芯(5)和第三泥芯(3)通过第二螺杆(7)和第四螺杆(9)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螺杆(9)设置于第二螺杆(7)底部,所述砂箱顶部设有横浇道(11),所述横浇道(11)顶部设有直浇道(10)以及底部设有上内浇道(12),所述上内浇道(12)底部设有下内浇道(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大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特种排气系统,包括第三泥芯(3)和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泥芯(3)设置于砂箱内部,所述第三泥芯(3)一侧设有第一泥芯(1)和第四泥芯(4)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泥芯(2)和第五泥芯(5),所述第一泥芯(1)、第二泥芯(2)和第三泥芯(3)通过第一螺杆(6)和第三螺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8)设置于第一螺杆(6)底部,所述第四泥芯(4)、第五泥芯(5)和第三泥芯(3)通过第二螺杆(7)和第四螺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明何文东姬唱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久弘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