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液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12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药药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液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和设置在搅拌罐本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下端设有底部搅拌装置,底部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形的连接套筒和搅拌网,连接套筒套设在搅拌轴上,连接套筒的侧面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上设有螺栓;搅拌网由若干搅拌环构成,搅拌环呈外凸弧形的倒J状结构,搅拌环为柔性搅拌环,搅拌环的弧形端与连接套筒的底部连接,搅拌环的另一端与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搅拌环围绕同一中心轴线设置。连接套筒可以相对搅拌轴上下移动,进而改变连接套筒和搅拌轴底端之间的搅拌环的高度和弯曲程度,从而可以适应圆锥体的直径大小和高度,可以对圆锥体内的药液进行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液搅拌罐
本技术涉及医药药品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药液搅拌罐。
技术介绍
在医药药品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药品进行搅拌,申请号为20162109985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医药药品制备的搅拌灌装设备,搅拌罐内还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两侧设有固定安装杆,固定安装杆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搅拌杆,搅拌罐分为圆柱体部分和圆锥体部分,圆柱体部分为上部分,圆锥体部分为下部分,圆锥体部分的底面圆的直径从上到下慢慢变小,当搅拌轴进行搅拌时存在搅拌死角,搅拌杆只对圆柱体部分进行搅拌,位于圆锥体部分的药液没有进行搅拌,导致药液搅拌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均匀的药液搅拌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液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搅拌罐本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底部搅拌装置,所述底部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形的连接套筒和搅拌网,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搅拌轴上,所述连接套筒的侧面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上设有固定连接套筒在搅拌轴上的螺栓;所述搅拌网由若干搅拌环构成,所述搅拌环呈外凸弧形的倒J状结构,所述搅拌环为柔性搅拌环,所述搅拌环的弧形端与连接套筒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的另一端与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围绕同一中心轴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上端的两侧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连接纵向的刀片,所述刀片为柔性刀片。进一步的,还包括盖子,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所述盖子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盖子的上表面设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搅拌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部搅拌装置上下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连接套筒通过螺栓紧固,可以在搅拌轴上进行移动,进而改变在连接套筒和搅拌轴底端之间的搅拌环的高度和弯曲程度,从而可以适应圆锥体的直径大小和高度,可以对圆锥体内不同高度的药液进行搅拌,当连接套筒到达搅拌轴底部时,搅拌环构成花瓣状对搅拌罐的圆锥体部分中的药液充分搅拌,不存在搅拌死角,且搅拌环为柔性搅拌环,可以减少对搅拌罐内壁的刮擦。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药液搅拌罐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药液搅拌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搅拌罐本体;2、搅拌轴;21、搅拌杆;22、柔性刀片;3、连接套筒;31、螺纹通孔;32、螺栓;4、搅拌网;41、搅拌环。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连接套筒可以相对搅拌轴上下移动,进而改变在连接套筒和搅拌轴底端之间的搅拌环的高度和弯曲程度,从而可以适应圆锥体的直径大小和高度,可以对圆锥体内的药液进行搅拌。请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药液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搅拌罐本体1内的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的下端设有底部搅拌装置,所述底部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形的连接套筒3和搅拌网4,所述连接套筒3套设在搅拌轴2上,所述连接套筒3的侧面开设有螺纹通孔31,所述螺纹通孔31上设有固定连接套筒3在搅拌轴2上的螺栓32;所述搅拌网4由若干搅拌环41构成,所述搅拌环41呈外凸弧形的倒J状结构,所述搅拌环41为柔性搅拌环41,所述搅拌环41的弧形端与连接套筒3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41的另一端与搅拌轴2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41围绕同一中心轴线设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搅拌环41初始状态时为外凸弧形的倒J字形,搅拌环41上大下小,若干搅拌环41组成搅拌网4,向下移动连接套筒3,搅拌环41向外弯曲程度加大,此时,搅拌环41的高度降低,水平方向搅拌环41的宽度增大,加大了对药液的搅拌面积,当连接套筒3移动到搅拌轴2底部时,搅拌环41呈现花瓣状,转动搅拌轴2,可以对搅拌罐的圆锥体内的药液进行充分搅拌。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连接套筒3通过螺栓32紧固,可以在搅拌轴2上进行移动,进而改变在连接套筒3和搅拌轴2底端之间的搅拌环41的高度和弯曲程度,从而可以适应圆锥体的直径大小和高度,可以对圆锥体内不同高度的药液进行搅拌,当连接套筒3到达搅拌轴2底部时,搅拌环41构成花瓣状对搅拌罐的圆锥体部分中的药液充分搅拌,不存在搅拌死角,且搅拌环41为柔性搅拌环41,可以减少对搅拌罐内壁的刮擦。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2上端的两侧设有搅拌杆21,所述搅拌杆21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2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21的另一端连接纵向的刀片,所述刀片为柔性刀片2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搅拌杆21连接的刀片可以将搅拌罐内壁的药液刮下来,柔性刀片22可以降低对搅拌罐内壁的损伤。进一步的,还包括盖子,所述搅拌轴2的上端穿过所述盖子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轴2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盖子的上表面设有把手。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有把手方便拿起盖子,方便对与盖子连接的搅拌轴2、搅拌杆21、底部搅拌装置进行清洗。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搅拌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部搅拌装置上下设置。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位于上方的底部搅拌装置的搅拌环41的长度大于位于下方的底部搅拌装置的搅拌环41的长度,连接套筒3向下移动,搅拌网4的高度和直径发生改变,位于上方的底部搅拌装置的搅拌网4直径大于下方的搅拌网4直径,从而可以增大搅拌范围,两个底部搅拌装置使得底部的药液搅拌更均匀。实施例一一种药液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搅拌罐本体1内的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的下端设有底部搅拌装置,所述底部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形的连接套筒3和搅拌网4,所述连接套筒3套设在搅拌轴2上,所述连接套筒3的侧面开设有螺纹通孔31,所述螺纹通孔31上设有固定连接套筒3在搅拌轴2上的螺栓32;所述搅拌网4由若干搅拌环41构成,所述搅拌环41呈外凸弧形的倒J状结构,所述搅拌环41为柔性搅拌环41,所述搅拌环41的弧形端与连接套筒3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41的另一端与搅拌轴2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41围绕同一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搅拌轴2上端的两侧设有搅拌杆21,所述搅拌杆21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2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21的另一端连接纵向的刀片,所述刀片为柔性刀片22。还包括盖子,所述搅拌轴2的上端穿过所述盖子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轴2转动。所述盖子的上表面设有把手。所述底部搅拌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部搅拌装置上下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药液搅拌罐,连接套筒通过螺栓紧固,可以在搅拌轴上进行移动,进而改变在连接套筒和搅拌轴底端之间的搅拌环的高度和弯曲程度,从而可以适应圆锥体的直径大小和高度,可以对圆锥体内不同高度的药液进行搅拌,当连接套筒到达搅拌轴底部时,搅拌环构成花瓣状对搅拌罐的圆锥体部分中的药液充分搅拌,不存在搅拌死角,且搅拌环为柔性搅拌环,可以减少对搅拌罐内壁的刮擦。与搅拌杆连接的刀片可以将搅拌罐内壁的药液刮下来,柔性刀片可以降低对搅拌罐内壁的损伤。设有把手方便拿起盖子,方便对与盖子连接的搅拌轴、搅拌杆、底部搅拌装置进行清洗。位于上方的底部搅拌装置的搅拌环的长度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液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搅拌罐本体内的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底部搅拌装置,所述底部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形的连接套筒和搅拌网,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搅拌轴上,所述连接套筒的侧面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上设有固定连接套筒在搅拌轴上的螺栓;所述搅拌网由若干搅拌环构成,所述搅拌环呈外凸弧形的倒J状结构,所述搅拌环为柔性搅拌环,所述搅拌环的弧形端与连接套筒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的另一端与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围绕同一中心轴线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液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搅拌罐本体内的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底部搅拌装置,所述底部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形的连接套筒和搅拌网,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搅拌轴上,所述连接套筒的侧面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上设有固定连接套筒在搅拌轴上的螺栓;所述搅拌网由若干搅拌环构成,所述搅拌环呈外凸弧形的倒J状结构,所述搅拌环为柔性搅拌环,所述搅拌环的弧形端与连接套筒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的另一端与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所述搅拌环围绕同一中心轴线设置。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增金雷斌
申请(专利权)人:蓝佳堂生物医药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