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拟茎点霉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中新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离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77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拟茎点霉TJ507a(Phomopsis sp.TJ507a)菌株,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6651,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该菌株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制备得到了两个新甾体类化合物青拟甾酮A(Phomopsterone A)和青拟甾酮B(Phomopsterone B),所得化合物具有对NO合成酶以及RAW264.7细胞抑制活性,为开发新的抑制NO合成酶的抗炎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拟茎点霉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中新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离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从拟茎点霉菌株中分离制备新甾体类化合物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拟茎点霉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中新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离应用。
技术介绍
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反应,可能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一氧化氮(NO)在人体内扮演着传递重要讯息和调节细胞功能的角色。作为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NO参与免疫反应、神经传导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内源性的NO是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氧化L-精氨酸产生。研究表明,过量的NO引起会DNA损伤、线粒体呼吸抑制等,特别是NO与超氧负离子形成过氧亚硝酸盐阴离子等活性氮,对关键蛋白进行氮化修饰,进而改变信号途径,间接和直接介导NO的细胞毒性效应;此外多重级联信号被活化,这些信号通路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炎症级联瀑布反应,推动炎症发展,导致多种疾病,如败血性休克、哮喘、炎症性肠病、癌症等。对于由NO生成过多而导致的疾病,开发NOS抑制剂作为抗炎新药应用于临床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植物内生菌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植物中,是产生结构新颖及重要药理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拟茎点霉TJ507a(Phomopsis sp TJ507a)菌株,于2016年11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66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拟茎点霉TJ507a(PhomopsisspTJ507a)菌株,于2016年11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NO:M2016651。2.从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茎点霉TJ507a(Phomopsissp.TJ507a)菌株中分离纯化制备以下式(1)所示化合物(化合物1、化合物2)的方法,化合物1:青拟甾酮A(PhomopsteroneA)化合物2:青拟甾酮B(PhomopsteroneB)式(1)包括以下步骤:S1.种子培养基的制备: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茎点霉TJ507a(Phomopsissp.TJ507a)菌株接入种子培养基,恒温箱培养,得到种子培养基;所述恒温箱培养的条件为:28℃,培养时间为5~7天;所述种子培养基的组分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20g,自来水1000mL;S2.接种:采用固体发酵方式,在发酵瓶中加入大米固体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慧薛永波汪建平吴野解双双张锦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