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小燕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22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电池盒的各个侧表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侧向缓冲弹簧;保护框与电池盒之间设置有平移摆臂机构;支撑轴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活塞;各根支撑轴上的第一活塞从上至下插入到套筒后与支撑弹簧一端相固定连接;支撑弹簧另一端与套筒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套筒上均设置有泄压组件;泄压组件上设置有换能装置。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通过万向轮、平移摆臂机构个电池盒的各个侧表面上的侧向缓冲弹簧的缓冲作用,使电池盒能够对横向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该结构能够通过支撑弹簧进行减震,并通过换能装置把震动的冲击能量转换为其他用于汽车上的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储能装置,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电池位于新能源汽车内,往往需要专门的固定机构将电池固定,电池在车上会受到不同的路况的影响,颠簸的路面,急刹车等,均会使电池与其固定装置产生撞击,使电池内部晃动,容易出现蓄电池会因汽车的震动而寿命受到影响,长时间的撞击使固定机构失去作用,影响电池的使用安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减少撞击,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它包括有保护框、电池盒和支撑板;所述电池盒的各个侧表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侧向缓冲弹簧;所述侧向缓冲弹簧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保护框的内侧壁上;所述保护框与电池盒之间设置有平移摆臂机构;所述电池盒的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轮身压紧在保护框的内底壁上;所述支撑板的顶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呈密封状;所述套筒内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保护框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数量等于套筒的数量;所述支撑轴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套筒相匹配;各根支撑轴上的第一活塞从上至下插入到套筒后与支撑弹簧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另一端与套筒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上均设置有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上设置有换能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摆臂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电池盒的侧壁与第一连杆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的与第二连杆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保护框的侧壁上相铰接。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组件包括有储油管、第二活塞、复位弹簧和连接管;所述换能装置为微型水力发电机;所述储油管一端与套筒的底部相接通;储油管另一端与微型水力发电机的进水口相接通;所述微型水力发电机的出水口与连接管一端相接通;所述第二活塞与连接管的内孔相匹配;所述第二活塞嵌入在连接管的内部;所述连接管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柱;所述连接管上远离微型水力发电机的一管口端均朝向固定柱;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二活塞上;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柱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电池盒的各个侧表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侧向缓冲弹簧;侧向缓冲弹簧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保护框的内侧壁上;保护框与电池盒之间设置有平移摆臂机构;电池盒的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的轮身压紧在保护框的内底壁上;万向轮为电池盒提供平稳支撑,使电池盒能够在保护框内滑动;支撑板的顶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套筒;套筒的底端呈密封状;套筒内均设置有支撑弹簧;保护框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支撑轴;支撑轴的数量等于套筒的数量;支撑轴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与套筒相匹配;各根支撑轴上的第一活塞从上至下插入到套筒后与支撑弹簧一端相固定连接;支撑弹簧另一端与套筒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套筒上均设置有泄压组件;泄压组件上设置有换能装置。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万向轮和平移摆臂机构实现电池盒在保护框的内底壁平面上摆动,结合电池盒的各个侧表面上的侧向缓冲弹簧的缓冲作用,使电池盒能够对横向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当支撑板受到纵向方向的冲击力后,使第一活塞相对套筒向下运动,并压缩支撑弹簧,把第一活塞下方的一部液压油分压入到泄压组件进行泄压;该结构能够通过支撑弹簧进行减震,并通过换能装置把震动的冲击能量转换为其他用于汽车上的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保护框;2、侧向缓冲弹簧;3、电池盒;4、万向轮;5、支撑轴;6、第一活塞;7、套筒;8、支撑弹簧;9、储油管;10、换能装置;11、第二活塞;12、复位弹簧;13、连接管;14、固定柱;15、支撑板;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它包括有保护框1、电池盒3和支撑板15;所述电池盒3的各个侧表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侧向缓冲弹簧2;所述侧向缓冲弹簧2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保护框1的内侧壁上;所述保护框1与电池盒3之间设置有平移摆臂机构;所述电池盒3的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万向轮4的轮身压紧在保护框1的内底壁上;通过万向轮4和平移摆臂机构实现电池盒3在保护框1的内底壁平面上摆动,结合电池盒3的各个侧表面上的侧向缓冲弹簧2的缓冲作用,使电池盒3能够对横向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所述支撑板15的顶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套筒7;所述套筒7的底端呈密封状;所述套筒7内均设置有支撑弹簧8;所述保护框1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支撑轴5;所述支撑轴5的数量等于套筒7的数量;所述支撑轴5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与套筒7相匹配;各根支撑轴5上的第一活塞6从上至下插入到套筒7后与支撑弹簧8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8另一端与套筒7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上均设置有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上设置有换能装置10;当支撑板15受到纵向方向的冲击力后,使第一活塞6相对套筒7向下运动,并压缩支撑弹簧8,把第一活塞6下方的一部液压油分压入到泄压组件进行泄压;该结构能够通过支撑弹簧8进行减震,并通过换能装置10把震动的冲击能量转换为其他用于汽车上的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平移摆臂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16和第二连杆17;所述电池盒3的侧壁与第一连杆16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6另一端的与第二连杆17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7另一端与保护框1的侧壁上相铰接;通过第一连杆16与第二连杆17之间的连接,实现电池盒3在保护框1上大范围平面摆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泄压组件包括有储油管9、第二活塞11、复位弹簧12和连接管13;所述换能装置10为微型水力发电机;在本专利技术中,微型水力发电机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故此不详说;所述储油管9一端与套筒7的底部相接通;储油管9另一端与微型水力发电机的进水口相接通;所述微型水力发电机的出水口与连接管13一端相接通;所述第二活塞11与连接管13的内孔相匹配;所述第二活塞11嵌入在连接管13的内部;所述连接管13固定在支撑板15上;所述支撑板15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柱14;所述连接管13上远离微型水力发电机的一管口端均朝向固定柱14;所述复位弹簧12一端固定在第二活塞11上;复位弹簧12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柱14上;套筒7在第一活塞6下方的空间以及储油管9的内部均注满液压油;微型水力发电机的输出端接通在充电电路系统上(图中没有示出),当支撑板15受到纵向方向的冲击力后,使第一活塞6相对套筒7向下运动,并压缩支撑弹簧8,把第一活塞6下方的一部液压油分压入到储油管9,储油管9内的液压油经过微型水力发电机后消耗一部分能量,然后推动的第二活塞11在连接管13内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12;缩复位弹簧12复位过程中把储油管9一部分的液压油重新压入到套筒7内实现复位;由于连接管13的末端使开放的,所以第一活塞6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保护框(1)、电池盒(3)和支撑板(15);所述电池盒(3)的各个侧表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侧向缓冲弹簧(2);所述侧向缓冲弹簧(2)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保护框(1)的内侧壁上;所述保护框(1)与电池盒(3)之间设置有平移摆臂机构;所述电池盒(3)的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万向轮(4)的轮身压紧在保护框(1)的内底壁上;所述支撑板(15)的顶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套筒(7);所述套筒(7)的底端呈密封状;所述套筒(7)内均设置有支撑弹簧(8);所述保护框(1)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支撑轴(5);所述支撑轴(5)的数量等于套筒(7)的数量;所述支撑轴(5)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与套筒(7)相匹配;各根支撑轴(5)上的第一活塞(6)从上至下插入到套筒(7)后与支撑弹簧(8)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8)另一端与套筒(7)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上均设置有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上设置有换能装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保护框(1)、电池盒(3)和支撑板(15);所述电池盒(3)的各个侧表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侧向缓冲弹簧(2);所述侧向缓冲弹簧(2)的末端分别压紧在保护框(1)的内侧壁上;所述保护框(1)与电池盒(3)之间设置有平移摆臂机构;所述电池盒(3)的底部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万向轮(4)的轮身压紧在保护框(1)的内底壁上;所述支撑板(15)的顶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套筒(7);所述套筒(7)的底端呈密封状;所述套筒(7)内均设置有支撑弹簧(8);所述保护框(1)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支撑轴(5);所述支撑轴(5)的数量等于套筒(7)的数量;所述支撑轴(5)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与套筒(7)相匹配;各根支撑轴(5)上的第一活塞(6)从上至下插入到套筒(7)后与支撑弹簧(8)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8)另一端与套筒(7)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7)上均设置有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上设置有换能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梁小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