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酮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895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银杏酮酯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银杏酮酯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银杏酮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优选的制备步骤及其条件,能够获得具有优质的银杏酮酯胶囊。相比常规方法制备的银杏酮酯胶囊,其质量稳定、不合格率低,不同批次的银杏酮酯胶囊一致性好。特别是,银杏酮酯胶囊能够有效控制银杏酸,防止在银杏酮酯胶囊中使用高银杏酸的原料,从而有效提高银杏酮酯胶囊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杏酮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涉及一种银杏酮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意识逐渐增强。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性甘,苦,涩,平,归心、肺经,《中药志》中记载银杏叶能“敛肺气,平咳喘,止带浊”。银杏酮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银杏叶提取物产品,它是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L.的干燥叶经加工制成的提取物。银杏酮酯包括有多种形式的制剂,其中,银杏酮酯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浅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和粉末;气微,味微苦,主要用于治疗血瘀型胸痹及血瘀型轻度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冠心病、心绞痛,活血化瘀,疗效显著。由于银杏酮酯胶囊的显著疗效,市场上相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掺假、掺杂现象严重,具体如人为添加槲皮素等黄酮苷元,使测得的总黄酮醇苷含量结果明显增高,从而表面上符合银杏酮酯胶囊的技术要求,实际影响药品内在质量。同时,市场上相关产品中银杏酸含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添加高银杏酸的原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现有的制法及其质量标准具有局限性,难以保证银杏酮酯胶囊的质量稳定,使银杏酮酯胶囊的不合格率高。为保证不同批次的银杏酮酯胶囊一致性,需要对银杏酮酯胶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酮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质量稳定、不合格率低的银杏酮酯胶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银杏酮酯胶囊,由银杏酮酯原料与辅料混合后制粒装入胶囊而得,以胶囊每粒装载重量0.2g计,符合下列条件:1)芦丁(C27H30O16,CAS号为153-18-4)的含量≤1.60mg/粒;2)槲皮素(C15H10O7,CAS号为117-39-5)的含量≤0.160mg/粒;3)白果内酯(C15H18O8,CAS号为33570-04-6)的含量为1.04-2.08mg/粒;4)银杏内酯J(C20H24O10,CAS号为107438-79-9)的含量为0.04-0.20mg/粒;5)乙醇残留的含量≤0.2mg/粒;6)双黄酮的含量≤0.008mg/粒,所述双黄酮包括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C30H18O10,CAS号为1617-53-4)、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Bilobetin,C31H20O10,CAS号为521-32-4)、白果双黄酮(Ginkgetin,C32H22O10,CAS号为481-46-9);7)染料木苷(Genistin,CAS号为529-59-9)的含量为0,银杏内酯M(ginkgolideM,CAS号为15291-78-8)的含量为0。优选地,所述芦丁的含量≤1.28mg/粒。优选地,所述槲皮素的含量≤0.152mg/粒。优选地,所述乙醇残留的含量≤0.08mg/粒。优选地,所述白果内酯的含量为1.44-1.92mg/粒。优选地,所述银杏内酯J的含量为0.12-0.20mg/粒。优选地,所述双黄酮的含量≤0.004mg/粒。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C27H30O16)计,为14.08-26.40mg/粒。更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17.6-22mg/粒。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19.6-22mg/粒。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401进行计算。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萜类内酯含量以白果内酯(C15H18O8,CAS号为33570-04-6)、银杏内酯A(C20H24O9,CAS号为15291-75-5)、银杏内酯B(C20H24O10,CAS号为15291-77-7)和银杏内酯C(C20H24O11,CAS号为15291-76-6)的总量计,为2.4-4.8mg/粒。所述萜类内酯含量按干燥品计算。更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萜类内酯含量以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总量计,为3.6-4.8mg/粒。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银杏酸的含量≤2μg/粒。更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银杏酸的含量≤1μg/粒。更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银杏酸以银杏酸C13:0(C20H32O3,CAS号为20261-38-5)、银杏酸C15:1(C22H34O3,CAS号为22910-60-7)、银杏酸C17:1(C24H38O3,CAS号为111047-30-4)的总量进行表征。所述总银杏酸的含量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和0431进行计算。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黄酮醇苷含量为9.6-14.0mg/粒。所述总黄酮醇苷含量按干燥品计算。更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黄酮醇苷含量为12.0-14.0mg/粒。更优选地,所述总黄酮醇苷主要是以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为苷元形成的苷,含有游离的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更优选地,所述总黄酮醇苷含量按公式(1)进行计算,所述公式(1)为: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槲皮素与山柰素(C16H12O6,CAS号为491-54-3)的色谱峰面积比为0.8-1.2,异鼠李素(C16H12O7,CAS号为207-545-5480-19-3)与槲皮素的色谱峰面积比>0.15。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银杏黄酮水解后生成3种苷元(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具有一定比例关系,该比例关系可在一定程度反映产品原料及工艺正常,可用以控制产品质量。按现有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方法计算槲皮素与山柰素、异鼠李素与槲皮素的色谱峰面积比。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的指纹图谱包括符合如图1所示的4个共有指纹峰:所述1号峰为芦丁的指纹峰,所述6号峰为槲皮素的指纹峰,所述7号峰为山柰素的指纹峰,所述8号峰为异鼠李素的指纹峰。优选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的指纹图谱与供试品的色谱图的相似度≥0.90。当供试品与银杏酮酯胶囊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较,按照《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版)计算。上述银杏酮酯胶囊中的芦丁含量、槲皮素含量、白果内酯含量、银杏内酯J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萜类内酯含量、银杏酮酯胶囊的指纹图谱均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中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双黄酮含量、总银杏酸含量、银杏内酯M含量、染料木苷含量按照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上述%均为质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银杏酮酯胶囊的制备方法,按组分配比,将银杏酮酯原料、糊精、淀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羧甲淀粉钠,混匀、制颗粒、干燥,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即得所需银杏酮酯胶囊。较佳地,所述银杏酮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组分配比,取淀粉分成淀粉第一部分和淀粉第二部分,将淀粉第二部分制成淀粉浆,再将银杏酮酯原料、糊精、淀粉第一部分、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羧甲淀粉钠进行预混,喷入淀粉浆后制粒、干燥;B)将制粒、干燥获得的颗粒过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进行混合;C)将混合获得的颗粒进行胶囊填充,即得所需银杏酮酯胶囊。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淀粉浆为玉米淀粉浆。所述淀粉浆作为黏合剂用于制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酮酯胶囊,由银杏酮酯原料与辅料混合后制粒装入胶囊而得,以胶囊每粒装载重量0.2g计,符合下列条件:1)芦丁的含量≤1.60mg/粒;2)槲皮素的含量≤0.160mg/粒;3)白果内酯的含量为1.04‑2.08mg/粒;4)银杏内酯J的含量为0.04‑0.20mg/粒;5)乙醇残留的含量≤0.2mg/粒;6)双黄酮的含量≤0.008mg/粒,所述双黄酮包括穗花杉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白果双黄酮;7)染料木苷的含量为0,银杏内酯M的含量为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酮酯胶囊,由银杏酮酯原料与辅料混合后制粒装入胶囊而得,以胶囊每粒装载重量0.2g计,符合下列条件:1)芦丁的含量≤1.60mg/粒;2)槲皮素的含量≤0.160mg/粒;3)白果内酯的含量为1.04-2.08mg/粒;4)银杏内酯J的含量为0.04-0.20mg/粒;5)乙醇残留的含量≤0.2mg/粒;6)双黄酮的含量≤0.008mg/粒,所述双黄酮包括穗花杉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白果双黄酮;7)染料木苷的含量为0,银杏内酯M的含量为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酮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14.08-26.40mg/粒;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萜类内酯含量以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总量计,为2.4-4.8mg/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酮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银杏酸的含量≤2μg/粒,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银杏酸以银杏酸C13:0、银杏酸C15:1、银杏酸C17:1的总量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酮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总黄酮醇苷含量为9.6-14.0mg/粒;所述银杏酮酯胶囊中槲皮素与山柰素的色谱峰面积比为0.8-1.2,异鼠李素与槲皮素的色谱峰面积比>0.15。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银杏酮酯胶囊的制备方法,按组分配比,将银杏酮酯原料、糊精、淀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羧甲淀粉钠,混匀、制颗粒、干燥,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即得所需银杏酮酯胶囊。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丹高崎王军朱宝中李存发张雪怡韦亚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