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75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3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包括:上模挤压冲头甲、上模挤压冲头乙、切边凹模、下模挤压冲头甲、下模挤压冲头乙、凸模固定板、切边凸模、上模底板、上模垫板、上模套板、导柱、导套、下模套板、下模垫板和下模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自动化的传送系统和成形系统相连接,预成形的一字旋具刀头毛坯杆在成形模具中,上模挤压冲头甲和下模挤压冲头甲的挤压变形、上模挤压冲头乙和下模挤压冲头乙的挤压变形对刀头进行压扁成形,压扁成形结束后,刀头可以随着上下套板的贴合,自动的传送到切边变形的位置,切边凹模和切边凸模的对压扁毛刀头的切边变形,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设计方案实用性很强。

A multi station NC automatic extrusion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position NC automatic extrusion form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extrusion punch A, an upper die extrusion punch B, a trimming die, a lower die extrusion punch A, a lower die extrusion punch B, a punch fixing plate, a trimming punch, an upper die bottom plate, an upper die cushion plate, an upper die sleeve plate, a guide post, a guide sleeve, a lower die sleeve plate, and a lower die extrusion punch B. The lower die cushion plate and the lower die bottom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he forming system. The blank rod of the preformed one-character rotary tool head is in the forming die. The extrusion deformation of the upper die extrusion punch A and the lower die extrusion punch A, the extrusion deformation of the upper die extrusion punch B and the lower die extrusion punch B are carried out on the tool head. After flattening, the tool head can automatically transfer to the position of trimming de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fit of upper and lower sleeve plates, and the trimming deformation of the opposite flattening wool tool head of trimming concave die and trimming punch can save time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design scheme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
技术介绍
细长轴类产品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例如一字旋具,它包含一金属杆,金属杆的两端为刀头和刀尾,刀头为扁状,为拧螺丝的主要施力作用面,刀尾也要成形成扁状,可以插装固定在旋具的圆柄把手上,一字旋具的刀头的成形通常是在人工操作下进行变形加工的,生产率较低,多工位数控自动的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率,与之相配套的挤压成形模就成为现在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201267837的技术提出了锚固夹片毛坯多工位冷挤压模具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利用冷挤压工艺加工锚固夹片毛坯所需的工序多,冷挤压模具设计制造困难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旨在解决一字旋具刀头在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包括:上模挤压冲头甲、上模挤压冲头乙、切边凹模、下模挤压冲头甲、下模挤压冲头乙、凸模固定板、切边凸模、上模底板、上模垫板、上模套板、导柱、导套、下模套板、下模垫板和下模底板;所述上模挤压冲头甲、上模挤压冲头乙和切边凹模位于上模套板内,上模套板与上模垫板相连接,上模垫板与上模底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方式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挤压冲头甲、下模挤压冲头乙、凸模固定板和切边凸模位于下模套板内,下模套板与下模垫板相连接,下模垫板与下模底板相连接,所述切边凸模位于凸模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方式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挤压冲头甲与下模挤压冲头甲相配合,上模挤压冲头乙与下模挤压冲头乙相配合,切边凹模和切边凸模相配合;所述导柱位于下模底板上,导柱依次贯通穿过下模垫板、下模套板、上模套板和上模垫板的孔,下模垫板、下模套板、上模套板和上模垫板的孔内配有与导柱相配合的导套;所述下模挤压冲头甲、下模挤压冲头乙和凸模固定板依次排列在下模套板内;所述导柱、导套位于下模挤压冲头、下模挤压冲头和凸模固定板的两端部位,所述导柱、导套位于下模套板一侧的两个直角部位;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与自动化的传送系统和成形系统相连接,预成形的一字旋具刀头毛坯杆在成形模具中,一个刀头的成形需要上模套板和下模套板在导柱导套的引导下进行贴合,上模挤压冲头甲和下模挤压冲头甲的挤压变形、上模挤压冲头乙和下模挤压冲头乙的挤压变形对刀头进行压扁成形,压扁成形结束后,刀头可以随着上下套板的贴合,自动的传送到切边变形的位置,切边凹模和切边凸模的对压扁毛刀头的切边变形,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设计方案实用性很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挤压冲头甲,2.上模挤压冲头乙,3.切边凹模,4.下模挤压冲头甲,5.下模挤压冲头乙,6.凸模固定板,7.切边凸模,8.上模底板,9.上模垫板,10.上模套板,11.导柱,12.导套,13.下模套板,14.下模垫板,15.下模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包括:上模挤压冲头甲1、上模挤压冲头乙2、切边凹模3、下模挤压冲头甲4、下模挤压冲头乙5、凸模固定板6、切边凸模7、上模底板8、上模垫板9、上模套板10、导柱11、导套12、下模套板13、下模垫板14和下模底板15;所述上模挤压冲头甲1、上模挤压冲头乙2和切边凹模3位于上模套板10内,上模套板10与上模垫板9相连接,上模垫板9与上模底板8相连接,所述连接方式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挤压冲头甲4、下模挤压冲头乙5、凸模固定板6和切边凸模7位于下模套板13内,下模套板13与下模垫板14相连接,下模垫板14与下模底板15相连接,所述切边凸模7位于凸模固定板6上,所述连接方式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挤压冲头甲1与下模挤压冲头甲4相配合,上模挤压冲头乙2与下模挤压冲头乙5相配合,切边凹模3和切边凸模7相配合;所述导柱11位于下模底板15上,导柱11依次贯通穿过下模垫板14、下模套板13、上模套板10和上模垫板9的孔,下模垫板14、下模套板13、上模套板10和上模垫板9的孔内配有与导柱11相配合的导套12;所述下模挤压冲头甲4、下模挤压冲头乙5和凸模固定板6依次排列在下模套板13上;所述导柱11、导套12位于下模挤压冲头、下模挤压冲头和凸模固定板6的两端部位,所述导柱11、导套12位于下模套板13一侧的两个直角部位;本实施例采用的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与自动化的传送系统和成形系统相连接,预成形的一字旋具刀头毛坯杆在成形模具中,一个刀头的成形需要上模套板10和下模套板13在导柱11导套12的引导下进行贴合,上模挤压冲头甲1和下模挤压冲头甲4的挤压变形、上模挤压冲头乙2和下模挤压冲头乙5的挤压变形对刀头进行压扁成形,压扁成形结束后,刀头可以随着上下套板的贴合,自动的传送到切边变形的位置,切边凹模3和切边凸模7的对压扁毛刀头的切边变形,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挤压冲头甲(1)、上模挤压冲头乙(2)、切边凹模(3)、下模挤压冲头甲(4)、下模挤压冲头乙(5)、凸模固定板(6)、切边凸模(7)、上模底板(8)、上模垫板(9)、上模套板(10)、导柱(11)、导套(12)、下模套板(13)、下模垫板(14)和下模底板(15);所述上模挤压冲头甲(1)、上模挤压冲头乙(2)和切边凹模(3)位于上模套板(10)内,上模套板(10)与上模垫板(9)相连接,上模垫板(9)与上模底板(8)相连接,所述连接方式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挤压冲头甲(4)、下模挤压冲头乙(5)、凸模固定板(6)和切边凸模(7)位于下模套板(13)内,下模套板(13)与下模垫板(14)相连接,下模垫板(14)与下模底板(15)相连接,所述切边凸模(7)位于凸模固定板(6)上,所述连接方式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挤压冲头甲(1)与下模挤压冲头甲(4)相配合,上模挤压冲头乙(2)与下模挤压冲头乙(5)相配合,切边凹模(3)和切边凸模(7)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数控自动挤压成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挤压冲头甲(1)、上模挤压冲头乙(2)、切边凹模(3)、下模挤压冲头甲(4)、下模挤压冲头乙(5)、凸模固定板(6)、切边凸模(7)、上模底板(8)、上模垫板(9)、上模套板(10)、导柱(11)、导套(12)、下模套板(13)、下模垫板(14)和下模底板(15);所述上模挤压冲头甲(1)、上模挤压冲头乙(2)和切边凹模(3)位于上模套板(10)内,上模套板(10)与上模垫板(9)相连接,上模垫板(9)与上模底板(8)相连接,所述连接方式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挤压冲头甲(4)、下模挤压冲头乙(5)、凸模固定板(6)和切边凸模(7)位于下模套板(13)内,下模套板(13)与下模垫板(14)相连接,下模垫板(14)与下模底板(15)相连接,所述切边凸模(7)位于凸模固定板(6)上,所述连接方式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挤压冲头甲(1)与下模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轩王建斌王建鹏王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市蓝牙数控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