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坤民专利>正文

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81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在伞支骨与活动巢相铰接处分别形成相互卡合的凸棱和凹槽。该装置确实达到了伞的收合目的,并使开、收伞操作容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
,与伞的收合固定装置有关。通常,伞的收合固定是通过设置在伞中棒内的弹片与活动巢上卡口配合来实现,如图3所示;或是通过设置在伞中棒下管内的弹片与上管下端卡口配合来实现;亦或是直接通过绳子捆绑来实现,如图4所示。其中,前两种收伞需将活动巢或上管往下拉,以令弹片与卡口配合,因弹片的薄、硬,收伞时,手指常常被卡口与弹片之间缝隙夹住,产生疼痛,且开伞需按压弹片,以令弹片退出卡口,也因弹片的薄、硬,手指按压弹片时会产生疼痛;后一种收伞后若不及时捆住绳子,伞把向上竖直拿伞时,活动巢又会下滑,令伞倒着张开;总之,上述收合固定装置均会造成使用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以确实达到伞的收合目的,并使开、收伞操作容易。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伞支骨与活动巢相铰接处分别形成相互卡合的凸棱和凹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收伞时,只需将活动巢向把手方向拉动至伞收合,再在伞支骨与活动巢相铰接处,用手由伞布外向伞骨中心一捏,即可将伞收合固定,确实达到伞的收合目的;开伞时,则只需稍加施力,将活动巢向把手相反的方向推动,即可开伞。该装置开、收伞操作皆很方便、容易。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后使用状态图;图3是习用品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习用品二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2所示,在伞支骨1与活动巢2相铰接处分别形成相互卡合的凹槽11和凸棱21。收伞时,将活动巢2向把手方向拉动至伞收合,再在伞支骨1与活动巢2相铰接处,用手由伞布外向伞骨中心一捏,即可将伞收合固定,达到伞的收合目的;开伞时,则稍加施力,将活动巢2向把手相反的方向推动,即可开伞。权利要求1.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伞支骨与活动巢相铰接处分别形成相互卡合的卡合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伞支骨与活动巢上卡合结构为相互配合的凸棱和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在伞支骨与活动巢相铰接处分别形成相互卡合的凸棱和凹槽。该装置确实达到了伞的收合目的,并使开、收伞操作容易。文档编号A45B25/00GK2358733SQ9824627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坤民 申请人:李坤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伞支骨与活动巢相铰接处分别形成相互卡合的卡合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坤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