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坤民专利>正文

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79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它由伞骨和中碟组成,伞骨铰接在中碟上,伞骨和中碟的铰接处设有卡合结构。该装置位于伞骨与中碟的铰接处,不易发现,实现了隐性安装,保持了伞内部的美观性。带有卡合结构的伞骨和中碟可一次成型,不会增加新的工序,可节约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坚固耐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领域,主要指伞的收合固定装置。一般伞具为使开、合伞时操作更为方便,其伞骨需铰接在活动巢上,通过一定的结构来达到伞具收合固定。目前有两种结构,通常的一种结构(见图5)是在活动巢上相应设置卡口,伞中棒上开槽放置弹片,该结构在制作过程中,需经二次加工来设置卡口,工序多,成本高,而且在收伞时,手指常常被卡口与弹片之间的缝隙夹,较不安全;另一种结构(见图6)是公开在中国专利公报上的技术专利99215694.7(公告号CN 2387764Y,公告日2000年7月19日),该专利采用的结构是在活动巢上形成与套管相适配的容置槽,容置槽的开口为内弧形,略小于套管,其槽长大于套管长度的1/2。收伞时,在伞外用手向伞骨中心捏合收合固定结构即可。该结构的缺点是体积大,影响伞的整体外观,而且加工成本高。上述两种方式所采取的固定装置都是设在活动巢与伞中棒之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伞骨与中碟之间设置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不影响伞具外观。本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伞的收合固定装置,由伞骨和中碟组成,伞骨与中碟的铰接处设有卡合结构。所说的卡合结构是设在伞骨的铰接处的弧形凸起;该凸起位于伞骨铰接处端部的一侧面上。本技术的卡合结构是也可以是设在中碟碟片上的凸起和相应伞骨上的的凹槽。上述的凸起是设在碟片内表面外侧的两个对称凸起,凹槽是伞骨相应接触面上的两个球面凹槽。上述的凹槽可上下贯通,成孔状。采用上述结构后,因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安装在伞骨与中碟的铰接处,不易发现,实现了隐性安装,保持了伞内部的美观性。该凸起是利用了铰接的缝隙,在伞收合时,利用凸起刚好将其卡住,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伞骨的自重不会将其打开。带有卡合结构的伞骨和中碟可一次成型,不会增加新的工序,可节约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坚固耐用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分解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2的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3的分解示意图;图4本技术卡合结构组合示意图;图5本技术习用品1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习用品2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参照图1和图4,伞的收合固定装置采用硬塑料制作。它由伞骨1和中碟2组成,伞骨1铰接在中碟2上,伞骨1的铰接处为圆头扁平状,中心为铰接孔11,用铆钉3穿过铰接孔22、11,将伞骨1与中碟2连接在一起。其固定卡合结构是设在伞骨1的铰接处的一个弧形凸起12,位于伞骨1铰接处圆头的一侧,可与伞骨一次成型,在伞收合时,利用本身材料的弹性,凸起12将中碟2内部及碟片21变形,凸起12恰好卡在中碟2里端,与其紧密结合,使伞在自然状态下,不会自行打开。伞需要打开时,用正常力量即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参照图2和图4,伞的收合固定装置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它由伞骨1和中碟2组成,伞骨1铰接在中碟2上,伞骨1的铰接处为圆头扁平状,中心为铰接孔11,用铆钉3穿过铰接孔22、11,将伞骨1与中碟2连接在一起。凸起是设在碟片21内表面外侧的两个对称凸起23,伞骨1相应的接触面上,有两个相互对应的球面凹槽13。收合时,两个凸起23会卡在相应的凹槽13内,使伞保持紧密状态,不会在倒立的自然状态下打开,打开时,只需正常用力即可。本技术提供另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参照图2和图4,伞的收合固定装置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它由伞骨1和中碟2组成,伞骨1铰接在中碟2上,伞骨1的铰接处为圆头扁平状,中心为铰接孔11,用铆钉3穿过铰接孔22、11,将伞骨1与中碟2连接在一起。卡合结构是设在碟片21内表面外侧的两个对称凸起23,该凸起23是在中碟2制作时,用冲压在其表面所形成的凸起23,其对称凹槽是伞骨相应接触面上的贯穿的圆孔14。收合时,两个凸起23会卡在相应的圆孔14内,使伞保持紧密状态,不会在倒立的自然状态下打开,打开时,只需正常用力即可。权利要求1.伞的收合固定装置,由伞骨和中碟组成,其特征在于伞骨和中碟的铰接处设有卡合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卡合结构是设在伞骨的铰接处的弧形凸起,该凸起位于伞骨铰接处端部的一侧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卡合结构是设在中碟碟片上的凸起和相应伞骨上的的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凸起是设在碟片内表面外侧的两个对称凸起,凹槽是伞骨相应接触面上的两个球面凹槽。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凹槽可上下贯通,成孔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伞的收合固定装置,它由伞骨和中碟组成,伞骨铰接在中碟上,伞骨和中碟的铰接处设有卡合结构。该装置位于伞骨与中碟的铰接处,不易发现,实现了隐性安装,保持了伞内部的美观性。带有卡合结构的伞骨和中碟可一次成型,不会增加新的工序,可节约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坚固耐用的特点。文档编号A45B25/12GK2498890SQ01244630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坤民 申请人:李坤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伞的收合固定装置,由伞骨和中碟组成,其特征在于伞骨和中碟的铰接处设有卡合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坤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