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顶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22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体顶盖结构,包含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形成一用于室外气体流入的送风通道;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风向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外进风口,外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壳体上开设一内循环进风口,以及设有至少一个内出风口;外循环状态下,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关闭时,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开启,所述外进风口与所述内出风口连通;内循环状态下,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开启时,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关闭,所述外进风口与所述内出风口隔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层结构的壳体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车体顶盖的强度、隔音和隔热等效果,同时还通过在双层结构的壳体之间设置的通风循环通道,有效地提高车内空气循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体顶盖结构
本技术是用于车体顶部,属于农业机械配件相关领域,尤指一种车体顶盖结构。
技术介绍
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顶盖具有密封、隔音、隔热及保护头部的功能,可提高驾驶室内部舒适性。目前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传统驾驶室顶盖存在以下问题:1.一般由外顶及顶内饰组成,二者之间形成单个腔体,因此隔音、隔热效果较差;2.空调循环方式单一,要么只设置外循环、要么只设置内循环,空调/制热效果差;即使同时设置了内、外空调循环,在内外空调循环状态进行切换时,采用的是机械控制即需要人工操控,操纵不方便;3.驾驶室顶盖周圈大多没有采用防渗漏水设计,竖直流下的水会沿着下盖的边沿渗入驾驶室框架内部;4.驾驶室顶盖上端大多没有采用防积水结构设计,多为凹槽设计,容易产生积水。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驾驶室制造经济性,增强强度、隔音隔热、密封效果,改善驾驶室内部空调制冷/制热性能,同时改善驾驶室防渗漏水性能的车体顶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车体顶盖结构,通过内外壳体的双层结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车体顶盖的强度、隔音和隔热等效果,通过外壳体的双层塑料一体成型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体顶盖结构,用于设置在车体的顶部,与驾驶室框架梁连接,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形成一用于室外气体流入的送风通道;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风向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外进风口,外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壳体上开设一内循环进风口,以及设有至少一个内出风口;外循环状态下,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关闭时,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开启,所述外进风口与所述内出风口连通;内循环状态下,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开启时,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关闭,所述外进风口与所述内出风口隔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顶盖结构,用于设置在车体的顶部,与驾驶室框架梁连接,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形成一用于室外气体流入的送风通道;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风向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外进风口,外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壳体上开设一内循环进风口,以及设有至少一个内出风口;外循环状态下,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关闭时,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开启,所述外进风口与所述内出风口连通;内循环状态下,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开启时,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关闭,所述外进风口与所述内出风口隔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由上下设置的上外壳体和下外壳体构成,且所述上外壳体和下外壳体为注塑一体成型的密封结构;所述上外壳体与所述下外壳体均由中心向上凸起与四周向外延伸一延伸段构成的阶梯状结构;所述上外壳体与所述下外壳体的所述凸起的顶面为一体成型,两者四周形成所述送风通道;所述外进风口开设在所述下外壳体的所述延伸段上,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开设在所述下外壳体的所述凸起的侧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体的延伸段与所述凸起的侧边连接处设置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由朝向所述上外壳体方向凹陷构成;所述支撑柱通过一螺栓贯穿所述上外壳体和所述下外壳体与所框架梁顶端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体与所述框架梁顶端之间通过一密封层进行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体的延伸段向外倾斜向下延伸一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的尾端向下延伸一连接段,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太林黄友庆徐庆武王军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