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管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96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管成型机,包括箱体、驱动装置、成型装置和限位装置,成型装置包括两组相互配合使用的凸轮和凹轮,凹轮上设有环形半圆状凹槽,凸轮上设有环形半圆状凸起,凹槽和凸起之间的间隙与带钢的厚度相适应,凹轮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限位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半管成型的出口端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以及横板,限位组件包括底座、L形支柱、转轴和滚轮,两组限位组件的上端分别设有螺栓安装孔Ⅰ,横板与限位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半管的一次成型,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高效连续化生产,并能有效防止半管发生跑偏,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系数,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管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辊压成型机,具体是一种半管成型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粮食业、轻工业、饲料业等等行业,蒸汽导管都是通过在设备容器壁外布置圆管,并通过蒸汽来保温干燥的。但是采用该种结构后圆管与容器壁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小,传热效果较差。因此,一些生产厂家采用半管夹套换热,但是半管结构加工存在很大困难,不仅不易卷制成型而且在半管结构卷制出口处易发生晃动,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导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半管成型机,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管成型机,包括箱体,还包括驱动装置、成型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两组相互配合使用的凸轮和凹轮,所述相互配合使用的凸轮和凹轮安装在箱体上端,所述凹轮上设置有环形半圆状凹槽,所述凸轮上设置有环形半圆状凸起,所述环形半圆状凹槽和环形半圆状凸起之间的间隙与带钢的厚度相适应,所述凹轮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限位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半管成型的出口端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以及横板,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底座、L形支柱、转轴和滚轮,所述L形支柱的横段与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和横段上,所述滚轮与转轴键连接,所述两组限位组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Ⅰ,所述横板与限位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平行设置的中间轴、输出轴Ⅰ、输出轴Ⅱ,以及平行设置的凹轮轴Ⅰ、凹轮轴Ⅱ,所述凹轮轴Ⅰ与凹轮轴Ⅱ的下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内部,上端分别与凹轮对应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中间轴相连接,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传动轮Ⅰ,所述输出轴Ⅰ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传动轮Ⅱ和锥齿轮Ⅰ,所述输出轴Ⅱ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传动轮Ⅲ和锥齿轮Ⅱ,所述凹轮轴Ⅰ上设置有锥齿轮Ⅲ,所述凹轮轴Ⅱ上设置有锥齿轮Ⅳ,所述传动轮Ⅰ分别与传动轮Ⅱ和传动轮Ⅲ啮合配合,所述锥齿轮Ⅲ与锥齿轮Ⅰ啮合配合,所述锥齿轮Ⅳ与锥齿轮Ⅱ啮合配合。所述驱动电机采用励磁调速电机。上述输出轴Ⅰ与凹轮轴Ⅰ垂直设置,所述输出轴Ⅱ与凹轮轴Ⅱ垂直设置。上述横板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垫。上述底座设置为方形,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Ⅱ,所述底座与箱体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1、通过设置两组配合使用的凸轮和凹轮,通过辊压能够实现半管的一次成型,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高效连续化生产;2、通过设置限位装置,能够在半管成型出口处对半管进行限位,防止其由于晃动而产生跑偏的现象,进而减少工作人员进行导正,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系数,并且限位装置的底座与箱体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不同工作需求灵活调节限位装置的位置,操作灵活方便;3、本技术中驱动装置采用励磁调速电机,能够通过中间轴、输出轴Ⅰ、输出轴Ⅱ带动凹轮轴Ⅰ、凹轮轴Ⅱ转动以实现对带钢的辊压,并且能够通过调节电机实现出料速度的调整,应用灵活。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凸轮,2为凹轮,3为箱体,4为限位装置,5为传动轮Ⅱ,6为输出轴Ⅰ,7为传动轮Ⅰ,8为中间轴,9为传动轮Ⅲ,10为输出轴Ⅱ,11为滚轮,12为锥齿轮Ⅱ,13为锥齿轮Ⅳ,14为凹轮轴Ⅱ,15为底座,16为L形支柱,17为横板,18为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管成型机,包括箱体3,还包括驱动装置、成型装置和限位装置4,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两组相互配合使用的凸轮1和凹轮2,所述相互配合使用的凸轮1和凹轮2安装在箱体3上端,所述凹轮2上设置有环形半圆状凹槽,所述凸轮1上设置有环形半圆状凸起,所述环形半圆状凹槽和环形半圆状凸起之间的间隙与带钢的厚度相适应,所述凹轮2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限位装置4可拆卸安装在半管成型的出口端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以及横板17,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底座15、L形支柱16、转轴18和滚轮11,所述L形支柱16的横段与底座15平行设置,所述转轴18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15和横段上,所述滚轮11与转轴18键连接,所述两组限位组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Ⅰ,所述横板17与限位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板17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垫。底座15设置为方形,底座15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Ⅱ,底座15与箱体3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装置4,能够在半管成型出口处对半管进行限位,防止其由于晃动而产生跑偏的现象,进而减少工作人员进行导正,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系数,并且限位装置的底座15与箱体3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不同工作需求灵活调节限位装置4的位置,操作灵活方便。上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平行设置的中间轴8、输出轴Ⅰ6、输出轴Ⅱ10,以及平行设置的凹轮轴Ⅰ、凹轮轴Ⅱ14,所述凹轮轴Ⅰ与凹轮轴Ⅱ14的下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3内部,上端分别与凹轮2对应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中间轴8相连接,所述中间轴8上设置有传动轮Ⅰ7,所述输出轴Ⅰ6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传动轮Ⅱ5和锥齿轮Ⅰ,所述输出轴Ⅱ10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传动轮Ⅲ9和锥齿轮Ⅱ12,所述凹轮轴Ⅰ上设置有锥齿轮Ⅲ,所述凹轮轴Ⅱ14上设置有锥齿轮Ⅳ13,所述传动轮Ⅰ7分别与传动轮Ⅱ5和传动轮Ⅲ9啮合配合,所述锥齿轮Ⅲ与锥齿轮Ⅰ啮合配合,所述锥齿轮Ⅳ13与锥齿轮Ⅱ12啮合配合。上述输出轴Ⅰ6与凹轮轴Ⅰ垂直设置,输出轴Ⅱ10与凹轮轴14垂直设置。上述驱动电机采用励磁调速电机,能够对出料速度进行调节。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组配合使用的凸轮1和凹轮2,通过辊压能够实现半管的一次成型,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高效连续化生产值得推广。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半管成型机,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成型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两组相互配合使用的凸轮和凹轮,所述相互配合使用的凸轮和凹轮安装在箱体上端,所述凹轮上设置有环形半圆状凹槽,所述凸轮上设置有环形半圆状凸起,所述环形半圆状凹槽和环形半圆状凸起之间的间隙与带钢的厚度相适应,所述凹轮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限位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半管成型的出口端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以及横板,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底座、L形支柱、转轴和滚轮,所述L形支柱的横段与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和横段上,所述滚轮与转轴键连接,所述两组限位组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Ⅰ,所述横板与限位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半管成型机,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成型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两组相互配合使用的凸轮和凹轮,所述相互配合使用的凸轮和凹轮安装在箱体上端,所述凹轮上设置有环形半圆状凹槽,所述凸轮上设置有环形半圆状凸起,所述环形半圆状凹槽和环形半圆状凸起之间的间隙与带钢的厚度相适应,所述凹轮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限位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半管成型的出口端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以及横板,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底座、L形支柱、转轴和滚轮,所述L形支柱的横段与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和横段上,所述滚轮与转轴键连接,所述两组限位组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Ⅰ,所述横板与限位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管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平行设置的中间轴、输出轴Ⅰ、输出轴Ⅱ,以及平行设置的凹轮轴Ⅰ、凹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亮韩文来张树虎孙恒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明航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