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5650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属于发动机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在散热器和补水箱之间设置连通管道,可以防反水同时自动排气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水泵、散热器、排气管,水箱与水泵进口相连,水泵出口与散热器相连,水箱上部设置有补水箱,机油散热器与补水箱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发动机领域。

Engine cooling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gine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engine field;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is to provide a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system with a connecting pipe between the radiator and the water supply tank, which can prevent backwater and automatically exhaust at the same time; the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is: engine cooling water The circulating system includes a water tank, a water pump, a radiator and an exhaust pipe, a water tank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pump, a water pump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radiator, a water supply tank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water tank, and a connecting pipe arranged between the oil radiator and the water supply tank; the invention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eng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属于发动机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多使用胶轮车,由于车辆使用年限长,井下水质差,导致胶轮车冷却水水道积淤杂质、产生空气、拥堵水道,进而导致冷却水流量小,从而容易出现发动机高温、反水现象,损坏发动机,严重的还会出现发动机粘缸现象,导致维修成本高,影响生产进度,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散热器和补水箱之间设置连通管道,可以防反水同时自动排气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水泵、散热器、排气管,水箱与水泵进口相连,水泵出口与散热器相连,散热器包括机油散热器、变矩油散热器、发动机散热器,机油散热器进口与水泵出口相连,机油散热器出口与变矩油散热器进口相连,变矩油散热器出口与发动机散热器进口相连,发动机散热器出口与排气管进口相连,排气管出口与水箱相连,水箱上部设置有补水箱,机油散热器与补水箱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所述的变矩油散热器与发动机撒热器之间设置有进排气歧管。所述的排气管为波纹管。所述的连通管道与机油散热器与补水箱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的补水箱底部与水箱上部相连。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机油散热器与补水箱之间焊接连通管道,在散热器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从连通管道中进入补水箱然后从补水箱中排出,不会影响散热器的流量,确保了系统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水箱、2为水泵、3为机油散热器、4为变矩油散热器、5为发动机散热器、6为排气管、7为进排气歧管、8为连通管道、9为补水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1、水泵2、散热器、排气管6,水箱1与水泵2进口相连,水泵2出口与散热器相连,散热器包括机油散热器3、变矩油散热器4、发动机散热器5,机油散热器3进口与水泵2出口相连,机油散热器3出口与变矩油散热器4进口相连,变矩油散热器4出口与发动机散热器5进口相连,发动机散热器5出口与排气管6进口相连,排气管6出口与水箱1相连,水箱1上部设置有补水箱9,机油散热器3与补水箱9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8,变矩油散热器4与发动机撒热器5之间设置有进排气歧管7,排气管6为波纹管,连通管道8与机油散热器3与补水箱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补水箱9底部与水箱1上部相连。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水泵2将水箱1中的水抽出,水依次经过机油散热器3、变矩油散热器4、发动机散热器5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在进行热交换的时候,散热器内部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会逆向行进,在到达机油散热器3后会沿着连通管道8进入补水箱9中,在进入补水箱9后排出,防止内部产生的气体堵塞水泵2,提高冷却水的流量,增加冷却效率,增加发动机使用寿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水泵(2)、散热器、排气管(6),水箱(1)与水泵(2)进口相连,水泵(2)出口与散热器相连,散热器包括机油散热器(3)、变矩油散热器(4)、发动机散热器(5),机油散热器(3)进口与水泵(2)出口相连,机油散热器(3)出口与变矩油散热器(4)进口相连,变矩油散热器(4)出口与发动机散热器(5)进口相连,发动机散热器(5)出口与排气管(6)进口相连,排气管(6)出口与水箱(1)相连,水箱(1)上部设置有补水箱(9),机油散热器(3)与补水箱(9)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8)。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水泵(2)、散热器、排气管(6),水箱(1)与水泵(2)进口相连,水泵(2)出口与散热器相连,散热器包括机油散热器(3)、变矩油散热器(4)、发动机散热器(5),机油散热器(3)进口与水泵(2)出口相连,机油散热器(3)出口与变矩油散热器(4)进口相连,变矩油散热器(4)出口与发动机散热器(5)进口相连,发动机散热器(5)出口与排气管(6)进口相连,排气管(6)出口与水箱(1)相连,水箱(1)上部设置有补水箱(9),机油散热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永林许国来田瑞翔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