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及工程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1777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及工程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包括水泵,水泵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水泵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一冷却液流动的高温循环回路,水泵的第二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二冷却液流动的低温循环回路,高温循环回路上沿第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发动机和高温散热器,低温循环回路上沿第二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低温散热器和冷却器组,所述冷却器组内包括水空中冷器。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冷散热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了水泵的空间占用率,同时,采用水空中冷器对冷却液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

Water cooling system and engineering vehicle for construction vehicl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ater-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for engineering vehicles and engineering vehicles. The water cooling and cooling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vehicles comprises a water pump with a first inlet, a first outlet, a second inlet and a second outlet, a high temperature circulating circuit for the flow of the first coolant, a second outlet and a second outlet of the water pump between the first outlet and the first inlet. A cryogenic circulating circuit for the flow of the second coola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inlets, and an engine and a high temperature radiator are arranged in turn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oolant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circulating circuit. A cryogenic radiator and a cooler group are arranged in turn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coolant in the cryogenic circulating circuit. Water air cooler. By using the water cooling and cooling system, the space occupancy rate of the water pump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cooling liquid can be cooled by the water-air cooler, thereby improving the cool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及工程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车辆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及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工程车辆散热系统是保障车辆系统中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液温度要求、发动机增压空气冷却温度要求、车辆传动系统传动油温度要求、车辆液压系统液压油温度要求的关键系统。散热技术是工程车辆的关键技术,决定着工程车辆是否能够高效、可靠的工作。随着对车辆系统节能与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发动机的散热量越来越大,集成空空中冷器的散热器匹配日益困难,风扇消耗功率也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单一风扇与多散热器组合的散热方式,由于风扇的尺寸特征、驱动特征和噪声限制,受限于多散热器的组合方式,受限于动力舱的空间形式,难于高效、可靠地平衡车辆各系统之间的工作温度要求。且采用空空或者引入发动机高温冷却水冷却液压油和传动油,油温变化大,不能满足高效和节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其中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一冷却液流动的高温循环回路,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二冷却液流动的低温循环回路,所述高温循环回路上沿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发动机和高温散热器,所述低温循环回路上沿所述第二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低温散热器和冷却器组,所述冷却器组内包括水空中冷器,所述第一冷却液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能够分别经过所述高温循环回路和所述低温循环回路循环后在所述水泵内混合,形成新的冷却液,并再次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流向所述高温循环回路和所述低温循环回路。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回路上还设有高温节温器,所述高温节温器设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高温散热器之间,所述高温节温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相连通,所述高温节温器的主阀口与所述高温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高温节温器的旁通阀口与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所述低温循环回路上还设有低温节温器,所述低温节温器设于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低温散热器之间,所述低温节温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低温节温器的主阀口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低温节温器的旁通阀口与所述冷却器组的进水口相连通。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所述冷却器组包括水空中冷器、液压油中冷器和传动油中冷器。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所述水空中冷器、所述液压油中冷器和所述传动油中冷器沿所述第二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所述水空中冷器、所述液压油中冷器和所述传动油中冷器之间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二冷却液经过所述水空中冷器、所述液压油中冷器和所述传动油中冷器的分别冷却作用后由所述第二进水口流回所述水泵的内部。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低温散热器和所述高温散热器进行散热的冷却风扇。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所述冷却风扇为吸气式冷却风扇,所述低温散热器、所述高温散热器和所述冷却风扇沿冷却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所述冷却风扇为吹气式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所述低温散热器和所述高温散热器沿冷却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工程车辆,其中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及工程车辆,采用单泵双循环冷却回路对工程车辆进行冷却,能够有效地降低了水泵的空间占用率,方便冷却系统中其他配件的布置,同时,采用水空中冷器对冷却液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通过在低温循环回路中设置低温节温器,能够有效地保证进气温度低且变化浮动小,利于排放且能够保证液压油、传动油温度的相对稳定,且低温循环回路中设有液压油中冷器和传动油中冷器,保证足够的散热能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0:水泵;20:发动机;30:高温散热器;40:低温散热器;50:高温节温器;60:低温节温器;71:水空中冷器、72:液压油冷却器、73:传动油冷却器;80:冷却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其中包括水泵10,水泵10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水泵10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一冷却液流动的高温循环回路,水泵10的第二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二冷却液流动的低温循环回路,高温循环回路上沿第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发动机20和高温散热器30。低温循环回路上沿第二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低温散热器40和冷却器组,冷却器组内包括水空中冷器71,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能够分别经过高温循环回路和低温循环回路循环后在水泵10内混合,形成新的冷却液,并再次通过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流向高温循环回路和低温循环回路。如图1所示,水泵10的左、右两侧位置分别为水泵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水泵10的上、下两侧位置分别为水泵10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中,水泵10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可以设置在水泵10的机体上,也可以通过在水泵10的进水口管路上连接另一个进水管路,从而形成水泵10的两个进水口。水泵10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也可以设置在水泵10的机体上,或者通过在水泵10的出水口管路上连接另一个出水管路,从而形成水泵10的两个出水口。通过在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上分别设置不同的冷却液流通面积,控制冷却液分别流向高温循环回路和低温循环回路的流量,从而控制进入发动机20内部的冷却液的流量设置。根据发动机20的运行情况,设置通入发动机20内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量。水泵10内的一部分冷却液从第一出水口流向发动机20后形成第一冷却液,用于对发动机20进行冷却。对发动机20进行冷却后的第一冷却液通过高温散热器30的散热后通过第一进水口流回至水泵10的内部。水泵10内的另一部分冷却液从第二出水口流向低温散热器40后形成第二冷却液,再经过冷却器组的冷却后通过第二进水口流回至水泵10的内部,并与水泵10内的第一冷却液进行混合,对第一冷却液进行降温,并与第一冷却液混合形成新的冷却液,再次用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及工程车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一冷却液流动的高温循环回路,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二冷却液流动的低温循环回路,所述高温循环回路上沿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发动机和高温散热器,所述低温循环回路上沿所述第二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低温散热器和冷却器组,所述冷却器组内包括水空中冷器,所述第一冷却液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能够分别经过所述高温循环回路和所述低温循环回路循环后在所述水泵内混合,形成新的冷却液,并再次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流向所述高温循环回路和所述低温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一冷却液流动的高温循环回路,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设有用于第二冷却液流动的低温循环回路,所述高温循环回路上沿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发动机和高温散热器,所述低温循环回路上沿所述第二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低温散热器和冷却器组,所述冷却器组内包括水空中冷器,所述第一冷却液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能够分别经过所述高温循环回路和所述低温循环回路循环后在所述水泵内混合,形成新的冷却液,并再次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分别流向所述高温循环回路和所述低温循环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循环回路上还设有高温节温器,所述高温节温器设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高温散热器之间,所述高温节温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相连通,所述高温节温器的主阀口与所述高温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高温节温器的旁通阀口与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循环回路上还设有低温节温器,所述低温节温器设于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低温散热器之间,所述低温节温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井年董方龙张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