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客车
,具体的,涉及一种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转向系统由最初的机械式转向系统发展至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转变为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再有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转变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中电动助力系统是由电动助力机提供转向助力,降低了能耗,调整简单,装配灵活,在多种状况下都能够提供转向助力,同时电动助力机连接有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通过车速、扭矩角度等因素控制电动助力机提供相应强度的转向助力。在现有技术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电动助力构件安装于方向管柱上,但是这种安装结构安装与维修不便,并提高了方向管柱制造带来复杂性,另一种是采用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动助力结合的循环球式转向机,但是这种转向系统的结构复杂,体积大且布置不便,成本高。为了解决转向助力系统中上述提到的问题,以得到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应用方便等特点的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8)、设置在输入轴(1)与输出轴(8)外部的壳体(5)、扭力杆(2)、扭矩转角传感器(4)与输出轴(8)传动连接的涡轮(6)、蜗杆(11)、与蜗杆(11)连接的电机(12)以及与电机(12)通讯连接的ECU控制单元,所述输入轴(1)与输出轴(8)同轴线设置,输入轴(1)与输出轴(8)两者通过扭力杆(2)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1)与输出轴(8)连接端的外圆上设置有扭矩转角传感器(4),扭矩转角传感器(4)的内圆一部分与输入轴(1)的外壁连接,扭矩转角传感器(4)内圆的另一部分与输出轴(8)的外壁连接,所述扭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8)、设置在输入轴(1)与输出轴(8)外部的壳体(5)、扭力杆(2)、扭矩转角传感器(4)与输出轴(8)传动连接的涡轮(6)、蜗杆(11)、与蜗杆(11)连接的电机(12)以及与电机(12)通讯连接的ECU控制单元,所述输入轴(1)与输出轴(8)同轴线设置,输入轴(1)与输出轴(8)两者通过扭力杆(2)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1)与输出轴(8)连接端的外圆上设置有扭矩转角传感器(4),扭矩转角传感器(4)的内圆一部分与输入轴(1)的外壁连接,扭矩转角传感器(4)内圆的另一部分与输出轴(8)的外壁连接,所述扭矩转角传感器(4)与ECU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扭矩转角传感器(4)检测输入轴(1)的转矩和转角信号,并将转矩和转角的电信号输出至ECU控制单元;所述输入轴(1)与输出轴(8)的外壁上套接有若干轴承(10),轴承(10)的外环固定在壳体(5)的内部,壳体(5)的外壳固定安装在客车的底架上;所述壳体(5)的左右两端面上分别固定有左端盖(3)与右端盖(7),左端盖(3)与右端盖(7)中分别穿过输入轴(1)与输出轴(8),左端盖(3)与右端盖(7)中均内置有油封结构(9);所述输出轴(8)的外壁上通过平键(14)固定连接有涡轮(6),涡轮(6)的两侧设置有隔套(13),隔套(13)套接在输出轴(8)的外壁上,涡轮(6)与所述蜗杆(11)为一对可逆减速传动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与输出轴(8)两者连接一端均开有轴向内孔,轴向内孔的外端设置有径向销孔,输入轴(1)与输出轴的轴向内孔中设置有扭力杆(2),扭力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插入径向销孔中与输入轴(1)和输出轴(8)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电动助力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尚志,何晨,凌杰,汪金辰,李雁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