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48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气缸;芯轴,芯轴的一端与旋转气缸相连;芯轴外套,套设于芯轴的指定外圆上,指定外圆为芯轴的最大外径部位;轴承,套设于芯轴上,轴承与芯轴外套相间设置;轴承支座,设于轴承的底部,用于支撑轴承;旋转套,套设于远离旋转气缸芯轴的另一端,旋转套位于芯轴另一端的端侧面与轴承之间;定位销,设于旋转套的内部,定位销的轴线与芯轴的轴线相互垂直。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减少了旋转气缸时常损坏现象的发生,有效增强了整体自动输送操作的流畅性,提升了生产效率。

Engine cylinder head valve seat ring rotat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tating mechanism for valve seat ring conduit of engine cylinder head, which includes: a rotating cylinder; a mandrel, one end of the mand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cylinder; a mandrel outer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designated outer circle of the mandrel, and the designated outer circle is the maximum outer diameter part of the mandrel; a bearing is arranged on the mandrel, and the bearing and the mandrel outer sleeve are interphased. Installation; Bearing support,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earing, for supporting the bearing; Rotary sleeve, set far away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ry cylinder mandrel, rotary sleev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ide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mandrel and the bearing; Locating pin, locat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rotary sleeve, the axis of the positioning pin and the axis of the mandrel are mutually perpendicular.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the occurrence of frequent damage of the rotary cylinder is reduced, the fluency of the overall automatic conveying operation is effectively enhanced,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座圈导管通过输送管道进入翻转机构内部,翻转机构将座圈导管进行90度翻转,推料气缸将座圈导管推送到预压装工位,芯轴与外套直接接触式摩擦进行旋转,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容易损坏翻转气缸。(2)容易出现翻转机构卡滞现象,影响装配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气缸;芯轴,芯轴的一端与旋转气缸相连;芯轴外套,套设于芯轴的指定外圆上,指定外圆为芯轴的最大外径部位;轴承,套设于芯轴上,轴承与芯轴外套相间设置;轴承支座,设于轴承的底部,用于支撑轴承;旋转套,套设于远离旋转气缸芯轴的另一端,旋转套位于芯轴另一端的端侧面与轴承之间;定位销,设于旋转套的内部,定位销的轴线与芯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旋转气缸为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的旋转提供了动力,通过芯轴的一端与旋转气缸相连,有利于芯轴被旋转气缸带动旋转,芯轴外套,套设于芯轴的指定外圆上,指定外圆为芯轴的最大外径部位,有利于与芯轴配合,实现芯轴被旋转气缸带动旋转,通过套设于芯轴上的轴承,轴承与芯轴外套相间设置,可以为芯轴的旋转提供支撑点,使得芯轴与芯轴外套以间隙配合方式进行旋转,轴承的设置有效减小了芯轴与芯轴外套的摩擦,降低了旋转气缸的旋转扭矩力,有利于旋转气缸以旋转的形式将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的姿态以指定角度进行旋转,比如90度、180度,通过设于轴承的底部的轴承支座可以支撑轴承,通过套设于远离旋转气缸芯轴的另一端的旋转套以及设于旋转套内部的定位销可以定位被输送进来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有利于实现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由芯轴带动进行翻转,有效增强了整体自动输送操作的流畅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地,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到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由定位销定位,旋转气缸带动芯轴进行旋转,以带动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翻转,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翻转后经推料气缸推送至预压装工位。芯轴以轴承点为支撑与芯轴外套以间隙配合方式被动旋转。优选地,芯轴外套与芯轴以间隙配合方式连接。本方案中,芯轴外套与芯轴以间隙配合方式连接,有利于实现芯轴以轴承为支撑点进行旋转,减少了因芯轴与芯轴外套机械直接接触式摩擦而导致的卡滞现象,而且旋转气缸受到的反作用力大大降低,减少了旋转气缸时常损坏现象的发生,提升了生产效率。优选地,还包括:调节件,设于轴承支座的底部,用于调节轴承支座的高度。本方案中,通过设于轴承支座的底部的调节件,可以调节轴承支座的高度,从而调节轴承的高度,有利于轴承更好地为芯轴的被动旋转提供支撑作用,减少芯轴与芯轴外套之间的摩擦以及降低旋转气缸受到的反作用力。具体地,调节件可以为调节垫。优选地,还包括:锁圈,与定位销配合设置,锁圈套设于定位销上。本方案中,通过与定位销配合设置的锁圈,锁圈套设于定位销上,有利于进一步准确稳定地定位输送进来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提升生产效率。优选地,轴承设置2个,轴承支座与轴承一一对应,其中一个轴承与旋转气缸相邻设置。本方案中,通过设置2个轴承,轴承支座与轴承一一对应,其中一个轴承与旋转气缸相邻设置,为芯轴由旋转气缸带动而被动旋转提供了稳固的支撑。优选地,还包括:轴承套,套设于轴承上。本方案中,通过套设于轴承上的轴承套,一方面,提升了装配便利性,另一方面,可以调节轴承的松紧,再一方面,还能减少轴承的轴向移动现象的发生。优选地,轴承套与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本方案中,轴承套与轴承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进一步有利于减少在旋转气缸带动芯轴旋转过程中,轴承的轴向移动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发挥轴承的支撑作用,提升稳固性。优选地,还包括:限位挡块,设于远离旋转气缸的芯轴的另一端的端侧面上;限位撞块,设于旋转气缸上,限位撞块与限位挡块配合设置。本方案中,通过设于远离旋转气缸的芯轴的另一端的端侧面上,与设于旋转气缸上的限位撞块相互配合,可以在限位挡块碰到限位撞块时,停止芯轴的正向旋转或者反向旋转,有利于实现指定角度的旋转,也即提升了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的翻转的准确性,有利于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优选地,还包括:支撑台,设于调节件的底部,支撑台的水平面面积不小于高于调节件的所有部件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支撑架,设于支撑台的底部,支撑架架脚处设有滚轮。本方案中,通过支撑台和支撑架,可以支撑整个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支撑架架脚处设有滚轮,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的移动便利性。优选地,旋转气缸为90度旋转气缸或180度旋转气缸。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配合设置旋转气缸、芯轴、芯轴外套、轴承等,使得芯轴以轴承为支撑点进行被动旋转,减少了因芯轴与芯轴外套机械直接接触式摩擦而导致的卡滞现象,而且旋转气缸受到的反作用力大大降低,减少了旋转气缸时常损坏现象的发生,有效增强了整体自动输送操作的流畅性,提升了生产效率,在实现将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进行准确有效翻转的同时,也减少了机构损坏,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2旋转气缸,104芯轴,106芯轴外套,108轴承,110轴承支座,112旋转套,114定位销,116调节件,118锁圈,120限位挡块,122支撑台,124支撑架,126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气缸102;芯轴104,芯轴104的一端与旋转气缸102相连;芯轴外套106,套设于芯轴104的指定外圆上,指定外圆为芯轴104的最大外径部位;轴承108,套设于芯轴104上,轴承108与芯轴外套106相间设置;轴承支座110,设于轴承108的底部,用于支撑轴承108;旋转套112,套设于远离旋转气缸102芯轴104的另一端,旋转套112位于芯轴104另一端的端侧面与轴承108之间;定位销114,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气缸;芯轴,所述芯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气缸相连;芯轴外套,套设于所述芯轴的指定外圆上,所述指定外圆为所述芯轴的最大外径部位;轴承,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轴承与所述芯轴外套相间设置;轴承支座,设于所述轴承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轴承;旋转套,套设于远离所述旋转气缸所述芯轴的另一端,所述旋转套位于所述芯轴另一端的端侧面与所述轴承之间;定位销,设于所述旋转套的内部,所述定位销的轴线与所述芯轴的轴线相互垂直,其中,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到所述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由所述定位销定位,所述旋转气缸带动所述芯轴进行旋转,以带动所述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翻转,所述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翻转后经推料气缸推送至预压装工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气缸;芯轴,所述芯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气缸相连;芯轴外套,套设于所述芯轴的指定外圆上,所述指定外圆为所述芯轴的最大外径部位;轴承,套设于所述芯轴上,所述轴承与所述芯轴外套相间设置;轴承支座,设于所述轴承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轴承;旋转套,套设于远离所述旋转气缸所述芯轴的另一端,所述旋转套位于所述芯轴另一端的端侧面与所述轴承之间;定位销,设于所述旋转套的内部,所述定位销的轴线与所述芯轴的轴线相互垂直,其中,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到所述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由所述定位销定位,所述旋转气缸带动所述芯轴进行旋转,以带动所述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翻转,所述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翻转后经推料气缸推送至预压装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外套与所述芯轴以间隙配合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设于所述轴承支座的底部,用于调节所述轴承支座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导管旋转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建李那那王友波惠青
申请(专利权)人:海纳川滨州轻量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