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勇专利>正文

一种隔热罩及包括隔热罩的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53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热罩以及包括这种隔热罩的散热器,隔热罩包括一层金属薄板材料,隔热罩的内层进一步可以包括一层耐高温材料。该隔热罩安装在散热器的顶部,可以隔绝集气管与散热器接触的高温部位,防止人员误碰烫伤。隔绝了高温区,供热介质的流通温度可升高,加热将更迅速。隔热罩与散热器是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减小隔热罩和散热器之间的热传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罩及包括隔热罩的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散热器的隔热罩以及包括隔热罩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集中供热无法覆盖到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是采用烧煤来解决冬季采暖问题,煤炉是最主要的供热设备。然而烧煤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并且煤炉供热效率低下。如何既环保高效又低价地解决农村地区冬季供热取暖问题,已成当前国家很重视的问题。当前的煤炉采暖系统的末端普遍采用暖气片散热,此种供热方式安全卫生并且效率高。目前常用的家用散热器多为铸铁和不锈钢材质,此外散热器一般在地上安装,人很容易接触到,当散热器温度升高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散热器的隔热罩,以解决当散热器温度升高时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散热器的隔热罩,包括:一层金属层,并包括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接的连接部件,隔热罩的金属层为耐腐蚀材质,金属层的厚度为1~3mm。隔热罩内侧进一步包括一层耐高温材料。隔热罩的横截面为U型,U型隔热罩的两侧设置有孔或设置有L型弯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隔热罩的散热器的,包括:散热器主体和位于散热器主体的上部并与散热器主体相连接的隔热罩,隔热罩包括一层金属层,并包括与散热器主体相连接的连接部件。进一步地,散热器主体是翅片散热器。散热器主体包括螺纹座,隔热罩的横截面为U型,U型隔热罩的两侧设置有孔,隔热罩通过螺纹紧固件和散热器主体相连接;或者U型隔热罩的两侧设置有L型弯板,隔热罩通过L型弯板和散热器主体相连接。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来自宽度方向的间隙为5-50mm,来自高度方向的间隙为50-100mm。散热器的隔热罩至少分为2段。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散热器顶部安装包括金属材料的隔热罩,可以有效的将散热器的高温区和外界隔绝,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烫伤。同时,缩短了散热器的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主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罩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的横截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的内侧的U型弯板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主体的截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主体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主体上焊接的U型弯板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主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侧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主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罩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侧视图。如图1所示,隔热罩1可以安装于散热器主体3的上部,并通过紧固件21和散热器主体3相连接。紧固件21可以是螺钉、螺栓或者铆钉等,本实施例以螺栓连接为例,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紧固件21的数量可以是图1所示的4个,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如图2的散热器主体3的翅片的波峰处装有螺纹座4。如图3所示的隔热罩1两侧设置有孔11,使得螺栓21透过孔11,将隔热罩1和散热器主体3完成如图1所示的连接固定。隔热罩1优选厚度为1~3mm的金属薄板,通过折弯或压型成如图3所示的截面为U型的长条形状,金属薄板可以是不锈钢材质,也可以是其他金属材质,或者金属薄板表面镀防锈材质,如镀锌、镀铝或镀铬等。隔热罩1还可以制成外部为金属材料、内部附着一层耐高温绝热材料的罩体。如图4所示,隔热罩1和散热器主体3之间存在一定间隙。隔热罩1和散热器主体3之间的间隙是L1、L2和L3,其中来自宽度方向的间隙L1为5-50mm,L2为5-50mm,来自高度方向的间隙L3为50-100mm。第二实施例:图5至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的横截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的内侧的L型弯板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主体的截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主体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主体上焊接的U型弯板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主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侧视图。如图5所示的隔热罩6内部焊接有多个L型折弯板22,对应如图6的散热器主体7的翅片的波峰处焊接有如图10所示的U型弯板5,L型折弯板22与弯板5相互配合。安装隔热罩时,只要将隔热罩6上的L型折弯板22对准散热器主体7上的U型弯板5插入即可。安装关系如图12所示的散热器主体和隔热罩安装的侧视图所示。如图11所示,此种安装的主要优点是连接件折弯板22和弯板5不外露,因此整体更加美观。在此实施例中的隔热罩6的材质同实施例1,隔热罩1优选厚度为1~3mm的金属薄板,通过折弯或压型成如图3所示的长条形状,金属薄板可以是不锈钢材质,也可以是其他金属材质,或者金属薄板表面镀防锈材质,如镀锌、镀铝或镀铬等。隔热罩还可以制成外部为金属材料、内部附着一层耐高温绝热材料的罩体。同样,隔热罩1和散热器主体7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其中来自宽度方向的间隙为5-50mm,来自高度方向的间隙为50-100mm。第三实施例:图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的安装主视图。第一实施例隔热罩1和第二实施例隔热罩6可以采用如图13所示的分段式结构,可以分成2段或多段,图13显示了隔热罩分成了第一隔热罩13和第二隔热罩14两段,隔热罩和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通过螺栓21连接,也可以是第二实施例中的通过L型弯板22连接。在此实施例中的隔热罩的材质同实施例1,隔热罩优选厚度为1~3mm的金属薄板,通过折弯或压型成如图3所示的长条形状,金属薄板可以是不锈钢材质,也可以是其他金属材质,或者金属薄板表面镀防锈材质,如镀锌、镀铝或镀铬等。隔热罩还可以制成外部为金属材料、内部附着一层耐高温绝热材料的罩体。同样,隔热罩和散热器主体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其中来自宽度方向的间隙5-50mm,来自高度方向的间隙为50-100mm。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散热器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包括一层金属层,并包括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接的连接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散热器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包括一层金属层,并包括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接的连接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的金属层为耐腐蚀材质,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1~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内侧进一步包括一层耐高温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U型隔热罩的两侧设置有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U型隔热罩的两侧设置有L型弯板。6.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和位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上部并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相连接的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包括一层金属层,并包括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相连接的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刘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